APP下载

农村药物规范化治疗冠心病现况及意义

2014-08-15王纯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阻滞剂规范化血小板

王纯叶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广东 惠州 516007

1 冠心病患者药物规范化治疗现状

1.1 经济条件受限

病人经济条件受到,文化意识,居住偏远就医条件差等限制,往往在疾病早期未得到积极治疗,用药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差,意识观念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经济条件有限,长期用药经济负担重;思想观念限制认为中药比西药安全及中药治根治本的错误想法,拒绝长期服用西药,以上均限制了规范化治疗的进程。

1.2 从医人员素质受限

对疾病规范化治疗意义认识不足;基层医院从业人员长期不参加系统规范化培训,知识老化,对规范化治疗具体措施掌握不够;对药物治疗的多样性作用认识有限,对药物的规范化治疗进展情况了解不足,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上均对药物规范化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1.3 药物应用种类有限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药物规范化治疗,尤其是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基本药物理念引入,导致农村乡镇卫生院及其诊所药物选择范围越来越狭窄,就冠心病基本药物来说,他汀类药物只有辛伐他汀一种,如出现肝酶异常需停用辛伐他汀的情况,无可待选择药物;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仅限阿斯匹林(25 mg、100 mg两种常释剂型);β受体阻滞剂选择范围限于普萘洛尔片、阿替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50 mg两种常释剂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体拮抗剂仅有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可供选择。

2 冠心病患者药物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意义

2.1 血小板聚集抑制药

以小剂量阿斯匹林为代表,作为冠心病危险人群的一级预防用药,双嘧达莫近几年逐渐应用减少;临床上氯吡格雷随着PCI手术的开展是目前国际医疗界公认与阿斯匹林联合抗血小板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必需药物。

2.2 他汀类药物抗AS和CHD的多向效应[1]

不全通过降脂的单一作用起效,而是通过稳定斑块,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向效应协同完成。由于其具有使粥样斑块脂质核缩小或消退,使病变斑块稳定,使冠脉内皮功能正常化等特点,因此我们主张他汀类作为CHD和AS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大大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2.3 β受体阻滞剂[2]作用机制

(1)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从而抑制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2)抑制神经激素活性和RAAS系统的相互作用;(3)降低血压;(4)缓解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冠脉血流重新分配,降低心肌梗死[3];(5)减慢心率;(6)减少心律失常包括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提高心室颤动阀值,降低猝死。用于生活方式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冠脉血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重构→心室扩张→心力衰竭→终末期心脏病;阻滞心血管事件链各环节,提高患者生存率[3],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地位不可取代,可减少住院率,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恶化[4]。

2.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受体拮抗剂[5]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集,抗心血管增生重构,保护血管内皮,消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对抗心肌缺血及心肌保护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共同拮抗RAAS系统作用,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率,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恶化及心脏性猝死发生[4]。

3 结论

目前我们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规范化药物治疗降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猝死事件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缓患者心力衰竭→终末期心脏病等恶性事件发生,减少住院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缓解率、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药物规范化治疗临床意义。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新农村建设逐渐深入的同时,农村人口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其中就包括没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观念,主动就医及遵医行为已较前明显好转,随着时间推移必将更好改善;因此,基层单位(乡镇卫生院及诊所)需对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更新丰富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更希望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关注、重视规范化治疗的现况及重要意义,切实采取措施,增加基层医院基本药物种类及数目,使药物的应用、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化。

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药物的规范化治疗可使患者得到全面、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使医生对疾病治疗有据可依,降低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风险及发生率;因此,药物的规范化治疗需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及关注。

[1] 黄 峻.《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精要[J].中高血压杂志,2011(2):109-11.

[2] 葛咏梅,张立江.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572-3.

[3] 钱俊峰,姜 红,葛均波.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5):700-3.

[4] 游洁芸,杨承健.炎症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2552-4.

[5]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5:162.

[6] 姜玉霞.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7例临床观察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31-2.

[7] 刘万车,李永新,陈淑玲,等.β-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分类及其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07,28(13):1528-32.

[8] 曹雅昇,胡大一,王宏宇,等.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现状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07-9.

猜你喜欢

阻滞剂规范化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