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医学研究生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探讨*

2014-08-15冯任南郭福川牛玉存孙长颢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哈尔滨150081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英文研究生医学

冯任南,赵 艳,郭福川,牛玉存,孙长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哈尔滨150081; 通讯作者)

科研的进步需要国际间的不断交流与沟通,英语是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工具。作为以科研为主体的研究生,其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研的水平和成果的转化。因此,医学研究生要不断阅读文献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把握科学发展动向,不断挑战科学前沿。在日常科研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把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国际同仁,以期碰撞出更激烈的思想火花,促进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如果说,英文阅读是英语运用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解决了知识如何让我们“请进来”的问题,那么怎样让成果成功地“走出去”,正是英文论文写作所要探讨的关键。

通过对本校研究生的调查发现,85.6%的研究生反映,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虽然对于单个词汇的理解比较全面,但是当这些词语连成句子的时候就出现了理解困难,从而在对整篇文献的理解上产生了障碍。还有71.8%的同学表示,即使看懂了的文献的内容,也很难形成清晰的记忆,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回忆,无法回忆出文章的细节。很多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以及继续深造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国外期刊返回的审稿意见来看,我国研究生的文章,普遍存在英语不够地道,中式英语表达过多,不能完整流畅地表述其科研思路,容易使国外同行产生理解上的障碍。

近几年来,由于传统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在思想上不被重视,加上当前研究生科研压力飙升,有些医学院校对学生英语技能培养和训练有逐步放松的趋势,直接造成课程设置上的滞后和英语教学阶段“重考试,轻能力”的现实情况,教、学、用三者的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素质、英语基本功和英语技能明显下滑,进一步加剧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匮乏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困难,在毕业后会很难甚至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给自身的继续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和阻碍,对社会来说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科学设置英语写作课程,加强学生的英语素质、英语基本功和英语技能训练,形成产、学、研的可持续发展[1,2]。

对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只简单地进行课堂教学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方面,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更应该强调实际应用。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媒介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目前,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制约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提高的瓶颈,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3],就以上问题对医学专业英语写作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1 把握关键,抓住根本

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其先进与否直接体现在制度是否能够适应当前课程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们在实际学习工作中的需求,是否能够推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历来把语言学教育定位在掌握技能、培养能力这一简单的层面上,却忽略了语言的产生是基于一定文化基础。换句话说,全球的各种语言是在人类文化的土壤上孕育的,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文化是基础,语言是表现。

因此,学习语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听、说、读、写”训练,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技能,更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不同于我们母语所承载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只学习“技能”就会造成语言不够地道,采用中式思维方式而造成表述障碍。真正的语言教学要依托其承载的文化积淀,所以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应不断渗透西方医学的文化背景,建立西方医学的思维模式,才能产生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最终能够完美“输出”科研成果。

2 方法创新,勇于尝试

有了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研究生阶段英语的学习并不需要从单词、句子开始。但是作为不同于本科教学的更高层次的教学,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作为过渡,然后再进行提高。所以,我们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一共包含三个阶段:

2.1 衔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承上启下的缓冲期,和本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目的是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行热身。因此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时间设置在一个月内为宜。

2.1.1 西方医学溯源 溯源,即追溯历史。我们所提到的溯源不简简单单是学习西方医学史。与中华几千年的医学史相比,西方医学的发展只能算沧海一粟。但是当前国外科研水平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发展的迅速,与其科研思想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溯源的目的就是要学习这种思想的培养过程,从无到有,从渺小到壮大,建立一套科学的思维模式。随着溯源的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词语的词源,进而理解英文医学术语的来源、构成和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相关术语的理解。

2.1.2 母语式教学,听说先行 语言学习的最好方法当属母语式学习。继续强化本科时已经进行的听说训练,不仅为今后的国际交流打下良好的沟通基础,更是对文化背景学习的巩固。因此,可以通过英语课题汇报、模拟学术会议、国际交流等形式构建英语应用环境。通过将学术中地道的英文反复运用,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最终构建专业英语的思维模式。

2.2 厚积阶段 这一阶段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主体阶段,所占时间最长,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2.1 专业文献阅读 我国已故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曾被问及“做学问可有捷径”,他给出了一个至今都被人们广为流传的比喻:“水喝多了,尿就有了。”阅读专业文献的过程便是喝水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才能接触到广泛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掌握英文论文的行文规范,做到厚积而薄发。医学硕士研究生平时阅读的英文文献主要为生物医学科研论文,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和特殊句式,行文有其自身特别的规范,例如常用被动语态阐释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把范文中单词的选择、句式的构建、篇章的组织等进行特别讲解,来培养学生对文体、文化背景等知识的学习。此外,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文献阅读分析课程十分必要。首先,以学科为单位开展课程,针对性较强,可以深入了解到国际上本学科的发展动态,针对性强;其次,所阅读文献均属于本专业,知识背景纯净,专一性强;最后,以学科为单位适宜进行小班式教学,且时间比较灵活,可以运用互动式、小组互助式等以学生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法。

2.2.2 仿写点评 以 Nature、Scienc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一流的生物医学类杂志为范文的选材来源,教师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讲评后,让学生们根据给定的内容进行仿写,并允许学生将所学过的一些妙词佳句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学生们可以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加以领会、消化后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升华成一项英语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仿写文章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点评:首先,词汇、时态、语态是否符合文章的要求;第二,句子的表述是否符合专业英语的语言特征,是否能够全面地表达意思;第三,整个文章的结构、行文逻辑是否符合相关杂志的要求。

2.3 薄发阶段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历了以上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充分掌握了英文论文的选词、组句、谋篇等写作的基本技能,已经初步具备了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短时间内写出英文论文初稿也不再那么困难,甚至有驾轻就熟的感觉。但是更多的经验需要在今后长时间的实践中去摸索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本文从制度层面进行剖析,阐述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医学研究生真正具备当代医学研究者应有的专业英语文献写作能力。但是在这项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1] 冯任南,李颖,孙长颢,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546 -548.

[2] 冯任南,孙长颢,牛玉存,等.预防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81 -584.

[3] 麻微微,肖荣,苑林宏,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42 -144.

猜你喜欢

英文研究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