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明臣良,君昏臣佞”之说探析

2014-08-15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贤臣奸臣臣子

孙 晶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辽宁抚顺 113000)

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贤臣是国家的栋梁和支柱,而奸臣则危害严重。奸臣轻者导君为恶、挥霍浪费、贪污肥私、鱼肉人民、自私自利;重者制造内讧、弑君篡位、通敌卖国、排斥忠良、滥杀无辜,所以忠奸之辨是耗费君主、臣子们精力最大的工作。君主和臣子们都牢记亲君子,远小人的古训,汲汲于君子、小人之分,忠臣、奸臣之辨。贤臣与奸臣的出现原因复杂,既有个人主观上的品德原因,也有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但在封建专制度下,君主意志凌驾于国家和人民意志之上,所以臣子贤否,主要取决于君,“君明臣良”,贤臣涌现,君主首当其功;“君昏臣佞”,奸臣形成,主要责任也应由君主来负。

在《资治通鉴·唐纪八》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情:唐太宗贞观元年,有一位大臣上书太宗,老调重弹,请去侫臣。上问曰:“侫臣为谁?”语气中透着不快。对曰:“臣居山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太宗曰:“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常窃耻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对于为何不能采用此大臣的建议,唐太宗说道:“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①唐太宗此言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臣良”的前提是“君明”。尽管古人对此有过论述,但此言出自一位帝王之口,以前还从未有之,可见太宗皇帝的智慧和开阔胸襟。

唐太宗与隋炀帝本是同时代的君主,但为什么在唐太宗的周围没有一个奸臣?在隋炀帝的周围没有一个忠臣?而且,为什么隋炀帝的奸臣到了唐代却都变成了忠臣?唯一的解释就是“君明臣良,君昏臣佞”这一道理。隋末唐初,大臣中由“奸”转“忠”的典型是裴矩。隋朝其做丞相时,人们皆视裴矩为奸臣。他非常会讨隋炀帝的欢心,隋炀帝要“每日引矩至御坐”②。隋炀帝素喜追逐奇珍,渔猎女色,在东都洛阳时裴矩便“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者以十数万。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皆被服鲜丽,终月乃罢。”炀帝对此十分欢心,赞扬裴矩道:“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③为满足隋炀帝好大喜功的虚荣心,其又进言远征高丽,结果大败而归,隋国力遭到严重消耗。由上可知隋时裴矩是人们心中不折不扣的奸臣。唐太宗刚刚继位之时,急谋改良吏治,他暗中遣人向一些官吏行贿,以查廉否。结果有的官吏接受了贿赂,太宗大怒,欲治其罪。当时已为民部尚书的裴矩慷慨陈词,对太宗劝谏道:“为吏受贿,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④唐太宗听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并召文武五品以上者告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⑤司马光对裴矩在隋唐两朝的截然不同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他言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⑥就是说臣子是忠是佞,主要取决于君主,君明则臣良,君昏则臣佞。臣子即是君主的影子,影随身动。炀帝好大喜功,喜谀恶直,荒淫残暴,追逐奇珍,渔猎女色。裴矩便谀奉其意,俯顺其情,黩武拓边、虚张声势,粉饰太平,裴矩的佞臣之名由是铸之。而唐太宗则为一代开明贤君,他不仅时常自省其身,而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正是因为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且从善如流,所以才有了裴矩忠于职守,据理力争,坚持直谏。可见,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下,大臣贤否主要取决于君主,“君明臣良,君昏臣佞”。

贤臣涌现,君主首当其功;奸臣出现,主要责任也应由君主来负。但在专制社会里,君主的圣明是不可置疑的,贤臣涌现,君主首当其功自不必说,但对于奸臣的出现君主不仅不会承担责任,相反,奸臣还要为昏君的罪恶负责。史学家们或者是出于不愿,或者是由于不敢,总之很少论及“君明臣良,君昏臣佞”的道理。而且,奸臣的作用还需加以夸大,以作为君主在给国家、社会造成灾难时可以据此推卸历史责任的一块“遮羞布”。由此奸臣们的作用普遍被夸大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奸臣的能量再大,一般也多是在皇帝的控制之下,奸臣得济其奸,在于得到了昏君的支持或放纵。明世宗年间,奸臣严嵩遭贬,御史林润等人欲趁热打铁,置严嵩于死地,便以冤杀杨继盛、沈炼一案攻严嵩,深知内情的徐阶告诫林润,“杨、沈之狱,嵩巧取上旨,今显及之。是彰上过也。”⑦道出了杨、沈之狱的真正责任者。这类例子很多,如南宋岳飞冤狱的铸成,如果没有高宗赵构的支持,秦桧怎能撼动拥兵一方、名震天下的实力派人物岳飞?又怎能破坏宋太祖制定的“不杀大臣”的祖训?在此,秦桧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固然可恶,但如果放过了“纣”和“虎”,也有违历史的客观。

形成“君明臣良,君昏臣佞”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贤臣与奸臣的形成,自然有其自身品德上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贤臣是品格高尚的人,而奸臣都是一些品格低下的人,必须承认这一点,否则就解释不通“国难出忠臣”这句古语了,就难以理解屈原、海瑞他们人格的超凡。但是,圣贤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多数人来说,制度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皇位世袭制”下,君主的贤明与否只能听天由命,出现昏君也是十分正常。“君主专制”体制下,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臣子的赏罚升迁由皇帝决定,臣子只对皇帝负责,于是,能够博得皇帝的好感就成了做官的关键。为臣子者逢迎皇帝,也是人之常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帝能励精图治、公正廉明,以国家为重,自会在群臣中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良臣循吏自会层出不穷;相反,如果皇帝玩物丧志、喜谀恶直、刚愎自用,自会有奸邪小人逢君之恶。每一个王朝的中晚期都是政治黑暗,奸臣当道。

其实,很多奸臣并非一开始就是奸臣,他们有的有利国利民的政绩,从而获得普遍的好感,才得以占据高位,祸国殃民。此外,君主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要想获得其赏识,奸臣还需颇具才干,如隋朝巨奸杨素辅助文帝统一天下,军功赫赫,而且下笔成章,文词华丽,可谓是文武全才。又如北宋的蔡京不论政局如何变化,他都能稳居高位,就因为他能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总之,奸臣办事干练,能量过人,凡奸佞之徒,没有一个是蠢材。此外,奸臣们还各有所长,如秦末的赵高精通律例、北宋的蔡京长于书画、明朝的严嵩诗文书画俱佳,而共同的特点是相貌出众、仪表堂堂、谈吐不凡,颇有表演才能。可以设想,假如他们遇到明主贤君,或受制于制度因素的限制而不敢为恶、无从为恶,其中一些人会建功立业,在历史上留下功臣、名臣的形象。

“君明臣良,君昏臣佞”的封建社会已成为过去,但却发人深思。在实行人治,随意性很大的封建专制官场上,能够自律、能够不背弃良心者凤毛麟角,君明臣良虽然令人向往,但圣明的君主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不应把国家、人民的利益寄托于专制统治者们的人性优劣、憎恶喜好上,人的品格都是高尚与邪恶并存,如果能建立一种健全的监督制度和严密的法律体系,限制人性恶的方面发挥,使官僚们纵有为恶之欲,也无法为恶、不敢为恶,这样对国家、社会、人民甚至对专制统治者们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也为今天制度和法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

注 释:

①、④~⑥《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②③《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

⑦《明鉴纲目》嘉靖四十四年;

[1]喻大华.从忠奸之辨到君明臣良——中国古代官员选任中的认识误区[J].东北之窗,2011,3,(15).

[2]南怀瑾.忠奸之辨[J].领导文萃,2004,5,(16).

[3]朱书民.裴矩的佞与诤[J].解放军报 2012,7,(17).

[4]徐永林.中国古代诚信源流及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贤臣奸臣臣子
用人之道:请君子 治小人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远小人之难
甘棠遗爱
奸臣的后人难做人
《水浒传》中的宋代文官研究
臣子与飞蛾
臣子与飞蛾
论“要吃饭,不要吃……”
皇帝喜欢奸臣的十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