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2014-08-15麻怡婷陕西汉中3201医院急诊科陕西汉中723000
麻怡婷(陕西汉中3201医院急诊科,陕西 汉中 723000)
小儿肺炎是指由于各种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促、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炎性反应性疾病[1]。患儿因年龄小,病情进展快,易合并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发展成重症肺炎,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合理高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重症肺炎患儿预后意义重大[2]。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儿,男38例,女26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4.19±2.56)岁。所有患儿均符合WHO提出的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吸氧、抗菌治疗调节免疫等方法治疗,严重呼吸衰竭者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患儿给予利尿、强心等处理。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3.1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救药品,器材的相关治疗及应用,及时的做好治疗工作与急救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每天定期对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水拖地2次以上,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室温控制在24℃左右,相对湿度为55%~60%。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定时翻身检查皮肤受压部位是否出现压疮。保持口腔的清洁,进食喂奶后应多饮水,预防鹅口疮、口腔炎等口腔疾病,保持正常进食。
1.3.2 呼吸道护理:呼吸道通畅是气体交换与分泌物排泄的保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年龄不同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对于婴幼儿患者给予面罩吸氧,年龄稍长患儿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于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儿,给予人工呼吸器。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拍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雾化治疗,有必要时行吸痰,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窒息的可能性。吸痰应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1.3.3 饮食指导 重症肺炎患儿常伴高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时给予乳酶生、多酶片等帮助患儿消化。对于呼吸次数多,发热及水分散失较多的患儿,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增加尿量以促进细菌及毒素的排出,利于疾病的康复。
1.3.4 治疗护理: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有突发呼吸急促,呼吸>60次/min,心率>180次/min,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时,应考虑心力衰竭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减慢输液滴速,患儿取半卧位,减轻腹内脏器压迫横膈,准备好强心利尿药物,做好抢救准备。当患儿有呼吸困难,呼吸节律深快,有点头样及抽泣样呼吸出现时,应考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应立即取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胃内容物反流造成的误吸。
1.4 疗效标准:显效:经治疗3~5 d后,患儿咳嗽、气喘、症状消失,查体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有效:经治疗7 d后,患儿咳嗽、气促缓解,查体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减少。无效:经治疗7 d后,重症肺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26例,满意度为81.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2例,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情进展快,早期发现危险征兆,准确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早期处理各种并发症,利于提高重症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患儿病死率。本组在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的同时,给予饮食指导,积极控制炎性反应,防止窒息的发生,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可准确判断患儿的病情,保障治疗有效实施,利于患儿的全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麦 红.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6):989.
[2] 古声凌,莫 微,刘 杰,等.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0):3243.
[3] 李春娟,李 欢,谭晓玲,等.小儿重症肺炎68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