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现状及其系统化构建

2014-08-15梁文宇连南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东清远513300

江西建材 2014年15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层面制度

■梁文宇 ■连南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东 清远 5133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以及民用住宅的建设体系日趋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并对基本的建设条件进行保障与监控,在施工现场需要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此种作业的开展不仅在源头上避免了劣质材料以及施工不遵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更能够形成以材料检测带动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机制。与我国安全建设以及平安施工的基本理念与要求相吻合。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具体的形成因素来考虑,造成不遵从现象的原因可以分为人为与系统两个方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系统的将其展开,并对目前建筑材料检测的现状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善,最终形成更为科学、有效性更高的执行对策。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类似的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 建筑材料检测现状

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体系已久沿袭了上个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基本框架。其实际的工作已经与当下的施工环境存在很大的落差。此方面的不足容易造成检测的不遵从以及不准确等现象。使得检测结果无法更好的为当下的施工建设提供帮助。在具体的因素分析层面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主要面对如下问题:

1.1 软硬件更新缓慢

建筑材料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混凝土混合比、材料不同部位的规定成分、含泥量、坚固性、压碎值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依赖先进的设备,尤其是近些年所推广的无伤害以及同步取样法检测对于设备以及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现阶段此行业的发展多以政府为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设备的更新受到政府层面预算的影响,因此在部分地区检测设备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要求。另一个层面部分检测人员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对于部分设备尤其是新进设备的掌握程度不足,成为了检测过程中的短板。此种情况在部分地区成为了其工作开展的限制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以及检测时效性差等问题。

1.2 制度执行不完善

在制度层面,我国的政府要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开展同步的建筑材料检测。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以及设备等因素,此项规定与要求无法得到具体的落实。表现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主要形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影响:第一,检测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对具体的检测指标的规定层面并不完善。部分可选择指标在报告中没有得到合理的表现。此种现象不仅造成了部分企业单位在材料检测过程中的造假;更容易存在检测环节的不遵从。第二,在检测的过程中现场环境以及实际施工条件对于检测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检测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与湿度的不同;检测样品中的加荷速度不统一等,这样的差别均能够造成检测样品与实际施工材料的属性差异,进而降低了检测报告对实际施工评价的准确性。第三,检测执行体系不到位,部分检测项目缺乏必要的现场检测,单纯的以施工单位报告申请的模式来进行。由于上述三点现象的存在导致了部分检测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不清、执行不明等现状。

1.3 取样方式合规性较差

在取样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取样缺乏现场随机取样的缓解,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企业报送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检测方面人力资源的不足所照成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遵从因素;第二,在取样的过程中检测方面为了降低工作量,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相关的取点要求。表现在检测报告方面则存在以偏概全,以点盖面等形式主义问题。这样的取样方式无疑是从样品本身降低了检测的合规性与指导意义。长此以往使得建筑材料检测形同虚设。

2 建筑材料检测系统化构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下建筑材料检测环节中存在一定的不遵从现象。这样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并切实的为工程建设把关。本文认为需要将材料检测形成整体的系统化来进行推行。在具体的系统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

建筑材料的检测关乎到建筑的安全性,进而对人们生命财产负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文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人力资源以及物理资源等两个方面共同着手构建适当的资源保障体系。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立法与法规。在政策层面为相关的检测企业培养相应人才以及人员上岗提供必要的保障。如提高材料检测人员的入门门槛等;同时,国家在相关人员与管理的过程中必要的监管以及职业责任与道德教育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构建更为事宜的人员团队;第二,在设备层面企业以及相关政府应该适当的对技术革新与设备引进提供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做到技术与要求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第三,企业应该积极的走入到学校中去,尤其是部分职业教育学校,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养更为专业的检测人员。

2.2 完善相关的执行细则

相关的制度建设是建筑材料检测系统化的必要基础。在具体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可以从制度的完善以及细节的制定等两个层面来进行考量。制度的完善需要我国根据目前建筑行业以及建筑材料检测单位的实际操作经验与技术革新对制度进行相应的细则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出台更为系统的国家标准为主要方式。后续标准的出台需要对采样环节、检测环节、报告环节等进行更为具体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指标。而具体的操作细节可以采用中央框架,地方细则的方式来进行。此种构建模式能够使得标准更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针对当地的建筑条件提供必要的针对性参考。

2.3 加强监管与体系化建设来强调取样的合规性

在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强大的监督做保障。第一,采用专人责任制的方式对材料质量进行把关。以报告书签字责任为原则,系统的深化责任制的落实;第二,在检测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其合规性。如采样位点GPRS定位;采样视频;检测原始数据联网等。第三,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道德建设、增加监管与投诉渠道也是可行的方法。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举报热线,并与后续的建筑使用相联动。形成“建筑-检测-用户”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1]戴珺珺,隋丽源.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08:195.

[2]孙秀梅.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技术分析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216 -217.

[3]俞峰.建筑材料检测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190.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层面制度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