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益的对策探讨
2014-08-15郑国昌惠州市田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1
■郑国昌 ■惠州市田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1
基于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现状,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全社会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影响。农田水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总称,主要包括农村水利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三项。农村水利建设是指田间灌排工程、抗旱水源工程以及小型水库、蓄水池和引水工程等等,是为了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而修建的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诸多因素还尚未很好的解决。因此本文从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解决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和我国水资源缺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行确保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对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的基本建设却关注不够,没有明显的改良。我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存在水环境恶劣、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有些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严重影响农田灌溉,部分地区的内河流并没有加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主要实施人员,没有引起一定的关注,监管不力、举措不明的现象大有存在。即使基础建设相对完善的地区,也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政府对农业扶植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水利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多,由于基础建设的缺乏和不完善,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问题越来越突出。
2.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问题2.1.1 资金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则设备无法充分调动、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效益则难以发挥。目前,政府在技术研发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而非基础建设,导致无法对症下药,难以具体实施。造成政府虽然对水利工程作出财政补给,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2.1.2 农村水利服务体系问题
当前的水利工作繁重,但是政府为了消减人员、合并或撤销机构,导致了乡镇水利服务体系弱化的问题。水管站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管理部门,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农田水利机构人员不足,使得现有机构不能够对农田水利建设不能高效的进行,这是管理导向的决策性不足,只有及时调整方略,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
2.1.3 后期维护问题
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不当,仍然功亏一篑。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各个部门的执行能力不一致,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修理或者随意更改施工路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成本加大、供水不利,效益欠佳。
2.2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技术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主要是由于不能掌握小畦灌溉技术所致。因为相当一部分农田有着面积小、不平整的特点,小畦灌溉技术不足导致灌溉用的水资源粗放管理,利用率不高。再加上,基层工作人员包括大多数的农民技术水平有限、节水意识不强,导致水利工程的效益不能最大化。
3 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益的措施
3.1 健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运行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目前仍不完善,各地区政府要依据本地现实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运行规范,各水利设施可以制定不同的薪水报酬、奖惩措施。政府应对效益好的水利单位进行嘉奖,对效益差、污染环境的水利单位不仅要进行批评,也要采用罚款等方式进行处罚。由于税费改革,基本水费取消,乡村组织和政府基本上不再给予资金投入,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临严重赤字,工作人员工资没有保证,日常维护更无从谈起。保证水利工程单位的日常维护的归属应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实行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竞争,保护产权所有人经济利益,促使水利工程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2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领导
一个单位想要取得更好的效益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单位领导层正确的决策。水利工程不能只重视建设,轻视建后管理工作,要完善渠道运行管理制度,组织专人进行渠道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清除渠堤中的杂草,防止蚁穴、鼠洞的破坏,在灌溉前可以派人巡线,如果渠道存在严重缺陷,应推迟灌溉时间。政府部门的官员应深刻认识水利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亲自管理,定期到现场视察。各地区也应将农业生产周边环境、水利设施利用程度作为当地主管部门的政绩考核依据之一。地方政府要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民丰收为目标,认真研究水利修建新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改变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现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3 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工程筹资渠道
水利单位资金不足是长期阻碍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因之一。作为水利工程人员,拓宽农田水利工程筹资渠道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首先国家要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不仅要保证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也不能忽视,当地政府也应就行适当资金投入,并有监督机构保证资金确实用到水利工程上;其次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投资,比如邀请本地华侨,加强故乡建设;当地农民也可以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指导工作,工作组可以深入村中,给群众讲清道理,循循善诱,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3.4 提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无论在设计、建设方面,还是在维护维修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帮助基层搞好规划,项目设计时与其他区域技术人员积极探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现场施工时,划线打桩、测量计算、施工指导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可以举办农民水利建设施工技能培训班,印发施工技术培训资料,技术人员对农民群众进行面对面指导,培养农民技术骨干。水利设施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学习,水利局定期举办培训、考核项目,对新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参加考核,考核优秀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物质奖励。
3.5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周边环境保护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农民增收,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标准,一方面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一方面保障农田排涝能力达标。目前农村水环境较差,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浪费金钱,还对周边水源进行污染,危害村民身体健康。可以对群众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向群众解释使用生物肥料好处,发动群众全面保护自身居住环境。
4 总结
我国人均水资源极度匮乏,如何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很有现实意义。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益可以缓解农业对水资源巨大需求的压力,也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环节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制定详尽科学的运行体制、保证管理人员具有强烈责任感、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等各方面进行提升,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刘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探讨[J].科技风,2013,1(15).
[2]张向东.对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研究与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