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2014-08-15李越敏杨金峰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医院陕西户县710300
李越敏,杨金峰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医院,陕西 户县 7103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4%,在老年人身上尤其好发。笔者自2010年~2013年对我院35例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切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年龄63~85岁,其中男9例,女26例。骨折按AO分型:A1型、A2型、A3型例数分别为19例、12例、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和摔伤例数分别为3例和32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入院后行患肢骨牵引,术前积极配合进行各项检查,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及时会诊,控制并发症,使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1.2.2 手术方法:麻醉方式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躺于骨科手术床上,体位取平卧位,采用Watson-Jones髋关节切口。由股骨大转子顶点向下作一切口,长度为12 cm左右,依次顺利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选择股外侧肌嵴处行股外侧肌分离,对骨折端进行充分显露,并牵引、复位骨折。尽最大努力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C”形臂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待骨折复位满意后,将解剖型锁定钢板妥善放置。通常情况下放置于股骨外侧稍偏后位置,钢板顶端与大转子顶端对齐,用克氏针对钢板进行妥善固定后,先将1枚普通孔的螺丝钉打入,再于“C”形臂透视下置锁定钉固定骨折近端及远端。最后使患肢放松,对患肢外旋畸形和双下肢长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对骨折固定情况也要进行密切观察,并再次采用“C”形臂透视患肢髋关节,等其处于合适的位置,对创面进行多次反复冲洗,留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1.2.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48~72 h拔除切口引流管。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屈伸练习,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肢髋关节也要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活动,2周后活动度接近正常。术后根据随访到的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负重功能的锻炼,由部分负重慢慢过渡到扶拐或在步行器保护下行走锻炼,再慢慢过渡到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并发症,特别需要对有无深静脉血栓、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本组35例,手术时间50~85 min,平均60 min;平均出血量160 ml。无死亡病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1例,经相应处理后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压疮及应激性溃疡发生。35例均获随访,时间4~12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8周,最长12周,平均10周。依据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1],优2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突出,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但患者卧床时间长,不能早期活动,长期卧床使得肺部、泌尿系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老年患者的生命会构成重大的威胁。因此,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学者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主张尽早行手术治疗[2],尽早下地活动。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成功的关键在于接骨板和锁定螺钉结合后可以产生有效的把持力,固定可靠,术后很少会出现钉道松动、螺钉退出等并发症,其与动力髋螺钉比较有明显优势。与此同时,髓内固定方式也存在诸如置钉困难等不足之处,所以相对而言,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最佳[3-4]。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适应证广泛,手术方法简单,设计遵循自然形态,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固定稳定牢靠,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 刘云鹏,刘 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6-217.
[2] 姜 磊,禹宝庆,付青格.闭合复位PF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59.
[3] 谭相齐,张文祥,季祝勇,等.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临床医学,2010,30(3):69.
[4] 杨广忠,欧阳夏辉,陈江涛.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