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联合海上医疗救护演练伤员化妆的组织
2014-08-15马宝岚石红光刘海燕
马宝岚,石红光,施 露,刘海燕*
(1.解放军第401医院体检中心,青岛 266071;2.解放军第401医院肾内科,青岛 266071;3.解放军第401医院护理部,青岛 266071)
军地联合海上实战化医疗救护演练,是我军运用医院船、救护艇、救护直升机等新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融入地方卫勤机动力量,首次开展的军地联合海上医疗救护演练。演练时间短,批量通过伤员多,且伤员的伤情设计突出现代海战伤特点,伤情重、伤类复杂,逼真的模拟伤员化妆及伤情表演,贴近实战,为实现海上医疗救护的实战化、模块化、信息化、标准化提供了条件。
1 资料
1.1 模拟伤员伤情设计与特点 批量通过伤员共60名;其中危重2名,重伤33名,中等伤20名,轻伤5名。伤情由全军高级卫勤专家设计,贴近现代海战伤情特点;伤类为炸伤、烧伤、挤压伤、撞击伤、冲击伤、刃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等,伤型有海水淹溺、烧伤、吸入伤、骨折、穿透伤、贯通伤,胸腹部开放伤、四肢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等,复合伤多、伤类伤型复杂、伤情重。
1.2 化妆人员与模拟伤员配置与难点 模拟伤员化妆任务由医院船医疗队检伤分类组负责。分类组医务人员共11人,军人5名、非现役文职2名、地方人员4名,分别抽组于山东、湖南、厦门不同军地三级甲等医院,均系首次配合。模拟伤员由学兵队60人承担。此次实战化演练化妆要求高,伤情表演、伤口化妆效果要贴近实战。训练时间只有6天,通过伤员多、伤情复杂,现代海战伤伤情特点仅有理论知识,无实战及临床检伤救治经验,化妆组人员首次合作,缺乏伤员化妆经验。
2 模拟伤员化妆的组织实施
2.1 化妆物品及伤员化妆技术准备 实战化化妆物品:凡士林、护肤油、油彩、水彩、爽身粉、调色盘、毛笔、墨水、胭脂、紫色唇膏、褐色眼影、擦镜纸、剪刀、搪瓷缸、医用棉球、镜子、胶布、白色硬纸片、伤标、分类牌、07版伤票、07版野战病历、旧军装、战救器材。化妆组医务人员化妆技术培训内容:①掌握摸拟伤员的伤情特点:包括受伤史、初救措施、现场症状、体征和初步诊断;②掌握实战化伤员各类各部伤情的化妆方法与技巧,不同伤因伤口特征;③熟练各部包扎方法及伤情对敷料的要求,做到快、准、轻、牢;④熟练掌握不同伤类、伤势对卧位的要求;⑤了解各类伤员处置去向,正确使用伤标及分类牌,避免误送。
2.2 实战化模拟伤员准备 专人负责实战化伤员培训:①伤情培训[1]:对模拟伤员进行编号,做好伤情卡,分配至伤员,要求每个伤员尽快熟悉角色伤情。②伤情表演训练:伤员的伤情、症状、体征、主诉要与自己的伤情卡一致。如休克伤员表情淡漠,又要神志尚清,眼睛可半睁半闭,眼球凝视,面部表情呆板,呼吸浅而快。军医询问时,只作含糊、无力的问答,但经过救治后,应呼伤口痛,表示口渴欲饮;开放性及张力性气胸伤员,呼吸困难是主要特征,呼吸可快而不规则,发出粗糙的鼾声,同时可表现出健侧呼吸动度明显加大,两肩及口角也随着呼吸上下活动。开放性气胸在实行封闭术后可表演呼吸好转。张力性气胸在穿刺排气后,呼吸可稍好转,放置闭式引流,呼吸基本好转;重度颅脑伤伤员,可表演昏迷和舌后坠。表演时眼睛闭呈昏睡状,呼吸深而快,不规则,发出粗糙的鼾声。军医询问时,呼之不应;恶心、呕吐症状,为提高表演的真实性和增加紧张的气分,可做连续恶心、呕吐动作,先干呕数次,再将预先含在口内食物吐出,在做此动作时,精神上尽量想厌恶欲吐的东西,以加深刺激形成反射性呕吐,以取得真实效果;发烧及急性病容,除面部用红油彩化妆外,还可用其他方法加强效果。表演前吃辣椒、闭气方法便面部、耳鼻潮红,军医检查体温前,事先在口内含以热水,检查后咽下,加速体温计温度上升等;脉搏血压,预先用胶布写好,贴在相应的健侧处;病理反射用胶布写上病理反射阳性或阴性,贴在军医需要检查的部位右侧或健侧;腹部外伤伤员曲身、侧卧或仰卧,双手护住腹部,持续性疼痛随着腹部检查及翻身动作而加重。
2.3 化妆现场组织管理 护士长负责指挥,保障化妆用品到位,根据场地设定化妆功能区。明确化妆流程:对伤员进行分组→悬挂电子伤票、伤情卡→局部包扎→悬挂伤标-面部化妆→出血效果→烧伤效果→服装效果→核对伤员信息、伤情、化妆效果、搬运体位。对化妆组人员进行分组,做到各负其责,紧张有序:①局部包扎2人,负责组织并指导伤兵根据伤情卡提示进行相互包扎;②烧伤化妆2人,负责烧伤外观化妆;③面部化妆1人,对照伤情卡进行描画;④局部出血1人完成,负责对已完成包扎的伤员描画出血效果;⑤伤标提示1人,根据伤情卡悬挂伤标;⑥服装效果1人完成,负责对炸伤、烧伤伤员的服装进行效果处理;⑦伤员检查核对2人,负责核对伤情卡、电子伤票、伤标悬挂师是否正确,对生命体征进行标记,对伤员搬运体位进行指导。
2.4 实战化模拟伤员的化妆 化妆工作于演练前90~120分钟展开,并相对固定化妆用品。根据不同的伤部和伤情选择需要的敷料和化妆品,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协作、准确逼真地实施伤口包扎和描画。最后,根据伤因及受伤部位对服装进行裁剪、烧毁,如有条件进行爆炸处理。
2.4.1 面部化妆 根据伤员受伤后的全身反应,突出伤情特征:①休克:白唇膏或白油彩涂唇甲并抹匀;面颈及上肢暴露部位用白凡士林打底,均匀涂布痱子粉;②紫绀:浅紫唇膏涂唇甲,面颈及上肢暴露皮肤经白凡士林打底后均匀涂布淡紫色油彩,再抹上青色粉底;③颜面潮红:面颈部黄凡士林打底后抹上清稀人造血。面部化装应能反映伤员受伤后全身反应的“真”实表现,主要采用油彩化出伤病员面部在不同伤情时呈现的体征。
2.4.2 局部化妆 根据不同致伤原因所造成的伤口特点进行化妆。①枪伤伤口小,内有血凝块,创缘整齐,贯通枪伤,入口小,出口大,用黑褐色画出周边;②炸伤伤口大,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附着血痂。先用眉笔勾勒伤口形态,再在“伤口”中心涂暗红夹杂散在黑色,中心色深,外周色浅,用人造血液滴在“伤口”下方显示出血,在伤口及其周围用睫毛膏画出异物感;③烧伤:Ⅰ度烧伤用浅红色画出红斑。Ⅱ度烧伤的水泡用擦镜纸制作,将擦镜纸撕成周围毛边的小块,放在红斑的底色上,用凡士林粘成泡状,再涂上凡士林。Ⅲ度烧伤用黑色和褐色油彩画出焦痂;挫伤特点是局部的瘀斑及肿胀,调配颜色画出瘀斑及肿胀效果;将人造血液喷在包扎的敷料上,显示已处置的伤口有渗血;④弹片切割伤,用红褐色画上边缘整齐的条状伤口;⑤渗血,在皮肤或敷料上沾涂人造血;⑥流血,用抽吸人造血的注射器于伤口下缘推出1~3条或数条带血珠的顺位流血线[2]。
2.4.3 伤口包扎 ①出血伤口或内脏冲击伤加压包扎后再固定,动脉出血予钳夹止血;②骨折处局部包扎后上夹板,再固定于躯干或健肢;③空腔脏器脱出处罩碗后再包扎;④开放性气胸用胶皮加敷料封闭伤口加压包扎,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固定活瓣功能的排气针;闭合性气胸于患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P腋中线安置排气针;⑤昏迷者舌钳固定于偏头侧衣领上;⑥呕吐者嘱其咀嚼食物顺嘴角流于衣服上。
3 体会
现代海战是高科技、高技术兵器,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立体战争。舰船一旦被击中,瞬间内可出现大批不同类型的伤员,造成海上医疗救护、后送任务的突发性和复杂性[3]。海上救护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影响伤病员生命的主要伤害,迅速准确,对生命重危者应边分类边救治。掌握“快、简、准”三要决:即速度要快、程序要简、重要检查、正确判断[4]。本次演练设置在短时间内通过大批现代海战伤伤员,由于实战化模拟伤员的实现,使伤情更加贴近实战,很好地表现了海战导致的各类型、各部位伤的外观症状,为医务人员快速检伤分类、展开救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模拟伤员的逼真表演,增加了海上医疗救护演练的实战气氛,有效地渲染战场气氛,提高医疗队员的海上医疗救护能力,激发队员的爱伤观念、责任感与使命感,为首次军地融合海上医疗救护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发挥积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充分的化妆前准备,为实现实战化效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演练前针对实战化伤员的伤情设计进行化妆用品的准备,伤员的伤情及表演技术的培训,演练现场的实战化效果充分体现。二是严密的组织与规范的流程,是实现快速准确有序化妆的有力措施。根据化妆组成员的技能情况进行人员合理分组,明确各组的职责与任务,使工作目标分解,易于完成,实现快速高效高标准完成任务的目标。三是科学严格的技能培训,是实现实战化效果的技术保障。请有关专家对伤员、担架队、化妆组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针对性培训,使得在短时间内出色完成任务得到实现。
[1] 李玉萍,刘 灏,彭朗鸣,等.做好模拟伤员的设置化妆增强卫勤演习效果[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 ,25(2):138-139.
[2] 苏 宁,廖小玲,许海玲,等.初论海上医疗救护演练模拟伤员的化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 ,20(11):98.
[3] 陈国良,吴俊生,吴俊良,等.海上医疗救护训练教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7-44.
[4] 谢培增,陈大军,李灵杰,等.医院船医疗队海上医疗救护模拟展开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6):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