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2014-08-15丁永永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563000

吉林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颈丛臂丛血氧

丁永永(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 遵义 563000)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因手术区域多受颈丛及臂丛神经双重支配,因此单纯颈丛或臂丛麻醉方法多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现临床中多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方法。我院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方法麻醉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5~70岁,体重47~83 kg,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6~70岁,体重45~82 kg,采用颈丛麻醉。

1.2 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前30分钟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试验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先行臂丛麻醉,气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手臂紧贴身体,于肌间沟靠近肩胛舌骨肌处进行穿刺,穿刺点处常规消毒、铺斤,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后向足方向进入,直到患者指尖出现异感,并回抽无回血等,注入1%利多卡因及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麻醉药物25 ml,约15 min后行颈丛麻醉,选择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及颈外静脉交点下0.5 cm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7号穿刺针垂直刺入,至第四颈椎横突处稍退针回抽无回血及脑脊液,注入相同麻醉药物3~5 ml,再退至颈浅筋膜下注入3~5 ml;对照组单纯采用颈丛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监测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

1.3 麻醉效果:阻滞范围和深度符合手术要求为麻醉完善;阻滞范围和深度不能达到手术要求,需要镇痛镇静药等辅助才能完成手术为不完善;阻滞范围和深度完全不能满足手术要求,需要改变麻醉方式为无效。并记录患者有无膈神经、喉返神经阻滞及麻醉药品中毒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效果能达到麻醉完善的患者为1 0 0%,心率为(97.3±6.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9.3±24.6)mm Hg(1 mm Hg=0.1333 kPa),每个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为(98.2±1.5)%,颈丛麻醉效果达到麻醉完善的患者为8 3.26%,心率为(97.2±6.5)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8.9±23.6)mm Hg,每个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为(97.9±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丛神经由C1~C4脊神经前支组成,臂丛神经由C5~T1脊神经组成,部分患者臂丛神经中有C4及T2脊神经细支参与,而肩关节区域内皮肤、肌肉由锁骨上神经及臂丛神经支配,锁骨内侧部分胸大肌及外侧三角肌由臂丛神经支配;起源于锁骨柄、锁骨内侧端的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窝及肩部的皮肤由颈丛神经支配[1]。单纯颈丛麻醉可以消除手术切口处疼痛,但对于锁骨周围肌肉、筋膜等无作用,因此在进行拉钩、骨折断端复位等强刺激操作时患者常常出现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需要应用镇静止痛药物,因此肩部手术应对臂丛神经及颈丛神经进行双重阻滞,否则常常会出现阻滞不完全等情况[2]。并且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均控制良好,麻醉时间长、效果佳,无不良反应。在锁骨骨折中,因骨折造成出血及神经水肿,能够影响到药物的弥散作用,对阻滞麻醉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通过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可消除以上不利影响[3]。虽然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效果满意,但需要两次穿刺操作,用药量增加,因此组织损伤增加,不良反应增加[4]。因此无菌操作、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及椎管内、间隔用药或加入肾上腺素减慢药物吸收进而防止药物中毒等显得尤为重要[5]。综上所述,颈丛臂丛联合麻醉亦存在缺点,但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效果佳、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为一种较为完善,并值得在临床推广的麻醉方法。

[1] 阮立云.颈4复合肌间沟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7(1):62.

[2] 庄收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0.

[3] 邓奋奎,张 丽,唐梅姿.高龄老年人麻醉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32(1):13.

[4] Klaastad O,Smendby O,Thompson GE,et al.Distribution of local anesthtic in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a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Anesthesiology,2012,96(6):1315.

[5] 薛富善.周围神经阻滞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

猜你喜欢

颈丛臂丛血氧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用于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臂丛颈丛浅支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