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下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4-08-15秦成逊
吴 慧,秦成逊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一、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1.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气候和方位条件
冰城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松花江畔,是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素有天鹅项下的珍珠之美誉。哈尔滨的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特色突出,冰雪文化、异域文化、森林文化、金源文化、民族文化是哈尔滨借资源特色打出的五张文化旅游品牌。国际公认的世界三大旅游资源—冰雪、森林与海洋,哈尔滨占有两项,而且是垄断性的资源。
哈尔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利。是东北区的铁路枢纽。48条铁路干线贯穿全国各省市。与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城市距离约在200公里左右,是这三省临界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冰城哈尔滨与俄罗斯交界,冰城哈尔滨与俄罗斯是“贸易伙伴”,冰城哈尔滨拥有优厚的发展边境生态旅游产业的地理优势。俄罗斯是冰城哈尔滨主要的旅游创汇国家之一。2013年哈尔滨接待世界各地游人数达96.8万人,俄罗斯人占94.8﹪,所以,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哈尔滨市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增加生态旅游外汇收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
冰城哈尔滨是地处中国版图上最高纬度省会城市,处于纬度 43°22′~53°33 ′之间极特殊地理位置塑造了哈尔滨市丰富的气候天气,长久而寒冷的冬天和厚厚的积雪塑造了哈尔滨世界冰雪品牌形象。冰城哈尔滨在0°以下的天气时间可长达6个月。积雪厚度在40cm左右,河流冰封天数可达130-170天。冰厚80-100cm。山体坡度适中。雪期长,具有发展滑雪旅游的后发优势。2012年哈尔滨市政府与国家旅游局一起举办了国际冰雪旅游论坛,邀请了俄罗斯、韩国、英国、加拿大等19个国家从事生态旅游滑雪项目。促使冰城哈尔滨更深入把握滑雪旅游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开阔了视野。冰雕、雪塑、冬泳等冬季旅游项目也非常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得天独厚的气候天气使哈尔滨成为发展冰雪旅游最佳的区域。
3.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民族风情
冰城哈尔滨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石器时代早期,冰城哈尔滨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之一。另外,冰城哈尔滨也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哈尔滨市内有极乐寺、文庙等大量文物遗址。
冰城哈尔滨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哈尔滨包括朝鲜、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等47个少数民族,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极少的民族之一,驯鹿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鄂温克少数民族有其它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生活在哈尔滨讷河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桦皮在鄂温克人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桦皮文化”,鄂温克少数民族特色浓郁。奇克镇辺江地区有一个边境村,其80%人口具有俄罗斯血统,其异国风情浓郁,独具一格。
4.哈尔滨市红色旅游资源前景广阔
哈尔滨市有着革命历史文化悠久,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烈士你陵园、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遗址都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展馆。731部队以细菌实验的方法残杀了成千上万的无辜老百姓。给人留下愤恨的感情。萧红故居位于呼兰区。萧红是30年代在文坛史上的文学“洛神”,鲁迅和矛盾给了她“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之美誉,给文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萧红故居是哈尔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二、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当前,冰城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尽管在旅游、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生态旅游产业尚处于低级粗放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单一,缺乏特色。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影响生态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1.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低级粗放阶段
尽管哈尔滨的生态旅游发展迅猛,相继开发了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开发不容乐观。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如何解决等诸多理论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解决。哈尔滨一些商家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将保护环境放在次要位置。过度的开采,乱砍伐,已造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工程建设造成的景观污染,在生态旅游区,工程建设不当,破坏了生态旅游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风格意境,有些单位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到生态旅游区及其周边地区去开山取石,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致使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恶化。一些生态旅游区由于低素质的游客践踏下降,使病虫害有机可乘,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因地面磨损而失去原来的面貌,任意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如游客对景物的随意刻画、涂抹,在不少景区都能看到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刻痕。对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造成了威胁。
2.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单一,缺乏特色
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是该市最具有潜力、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项目,但是其冰雪生态旅游开发与东北三省等地方的冰雪生态旅游项目相似,由于冰城哈尔滨地处于中国最北端,因此生态旅游的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冰城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单一,缺乏特色,应该开展一些越野滑雪和雪上游乐园。没有有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和城镇为主的建设。而哈尔滨夏季旅游资源开发比冬季开发投资、项目少。影响了冰城哈尔滨夏季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哈尔滨生态旅游无论是资源优势、物种、文化、民族风情,他们大多数半成或是粗放产品,比较知名的精细企业生产规模有限,而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关键是在生态旅游方面精通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效益,制约了产业发展,市场的需求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尚未很好的结合。生态旅游产业与市场接轨的问题难以解决。
三、促进哈尔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大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入发掘生态旅游产业资项项目
以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为条件,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做到生态、社会、经济等的统一。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思。推广和介绍生态环境保护成功经验,将环境保护建设与生态旅游产品建设、生态旅游企业形象建设结合在一起,创建名牌产品和企业。在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头脑中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要将环境治理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为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应该突显出冰城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
冰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及其突出,以及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且雪质好、雪量大,而且雪受到的污染少,为冰城哈尔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哈尔滨虽然开展了以冰雪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但是这些旅游项目开发单一,与其他省市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相比较落后。所以,应该开发一些吸引人特色旅游,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冰城哈尔滨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让人们亲身体验到冰雪带来的刺激与挑战。这样不仅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带来哈尔滨的经济效益。所以,冰城哈尔滨市在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的同时,更注重其创新。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制定出不同的观赏景点路线,充分利用好夏季凉爽这一特点,开发山水避暑度假带、森林湿地避暑度假区。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而且带来经济效益。
3.促进哈尔滨市生态旅游市场的形成
市场开拓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产业能否健康长期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地开拓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掌握市场供求信息。积极开发新特色旅游项目,增加旅游项目的科技含量,搞好市场调查,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情况的调查,全方位掌握市场信息。搞好招商工作,组织各类特色旅游龙头与国际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旅游领域。
四、结论。
目前,虽然哈尔滨市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成就,但是一直尚处于低级粗放阶段、产业发展单一,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该市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哈尔滨生态旅游具体问题,哈尔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样不但会促进该市整个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整个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崔涛.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论文,2007(4).
[2]魏伊.哈尔滨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3(5).
[3]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