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折射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与挑战
2014-08-15本刊编辑部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5月20日在京举行二十周年庆典。大公二十年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初级阶段。“二十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以大公为代表的新兴评级机构,最近几年登上国际舞台,发挥了强大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说。上世纪80年代,信用评级业已在美国诞生八九十年,而在中国,人们尚不知“信用”为何物、“评级”有何用。1988年我国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正式确立了评级机构在债券发行中的地位。此后,我国涌现出一批与企业发债和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评级机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目前国内评级机构近百家,其中具有一定竞争力、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只有几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他表示,当前我国评级业发展面临着评级需求不足、恶性竞争、多头监管与监管不足并存等问题,且多年得不到改观,制约了行业发展。“整体来看,评级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小地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外资抢滩。在我国评级业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长驱直入,短时间内通过收购中资评级公司,控制了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评级市场,严重侵蚀了我国金融话语权。2006年穆迪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2007年,惠誉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2008年标普与上海新世纪开始战略合作……在规模较大的四家全国性评级机构中,只有大公国际拒绝了外资的合资要求,成为“硕果仅存”的本土信用评级公司。专家认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全面失守”,主要由于我国在信用评级体系初创时期,缺乏相关经验和前瞻意识,产生了盲目崇拜美国评级模式的心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监管部门和评级机构对评级业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足。与外资合作以获得技术支持的初衷也太简单。”吴晶妹表示,信用评级直接决定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我们以市场换技术所付出的代价太大。评级市场被外资全面渗透是我们改革开放交的学费。
历史机遇。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本土评级机构的崛起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长期垄断全球评级市场的穆迪、惠誉、标准普尔三家评级机构不仅未能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而是通过事先无预警、事后大规模下调评级的行为,对危机的加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独立性、专业性和职业道德受到广泛质疑。在此历史背景下,以大公国际为代表的中国评级机构,开始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7月大公国际发布50个典型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成为首个非西方评级机构发布国家主权信用等级,尤其是对美国的信用等级从A A A降至A A,引起国际社会轰动。此后,大公三次下调美国信用等级,初步确立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如果忽视大公的评级将是一个错误!”
任重道远。“当前国际信用评级格局正呈现机构多元化、评级方法理念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的特点。但要打破垄断,关键还是中国。”吴晶妹说。她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应该依靠自己的评级机构维护自己作为债权人的利益。投资给谁,谁值得投资,应该是中国说了算,而不是由美国的评级机构决定。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民族评级机构独创了信用评级理论,具备充分的评级能力和影响力。中国理应具有评级自信,中国机构也应该相信民族评级机构。争夺金融话语权,评级机构要打造过硬本领,政策方面也要“给力”。“在中国要不要争取评级话语权、如何争取评级话语权的问题上,有关方面的认识远远不够。以至于信用行业发展环境、信用评级制度环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还不能匹配中华民族崛起的需要。仅仅依靠大公这样的民族评级机构难以完成这样的战略任务。”关建中说。江涌表示,三大评级机构的权力主要来自于美国政府授予的垄断经营权。我们的民族评级机构也应该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要鼓励企业优先选择民族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在市场需求方面给它们机会,而不是盲目相信西方。“要把信用评级纳入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的高度给予重视,我们本土的评级机构才能真正有能力与西方抗衡。”吴晶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