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派装饰艺术在现代家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2014-08-15张善庆
张善庆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在装饰风格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丰富多彩的审美风格也渐渐进入设计师们的视野。徽派风格作为皖南地区徽文化的整体缩影,以其充满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以及丰富的人文思想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将这些特色合理地运用到家居环境设计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居住环境的人文品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皖南徽派装饰艺术对家居环境设计中的影响
历史上,徽州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凝聚提炼成为了徽州学,它是徽州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精华和总结[1]32,它包括了徽州文化的各种形式,例如徽派园林、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戏剧等。其中徽派风格建筑,给人感觉流畅平静,统一而整体,充满和谐美;竹影飒飒,人景合一,充满自然美;雅致低调、清丽简单充满朴素美。徽派建筑中室内环境细节的地方充满着地域文化的艺术装饰风格,在白墙灰瓦的建造和看起来低调朴素的外观雅致的石雕、砖雕、木雕上,都蕴含着对徽州特色传统文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复杂且简单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别致的风格,对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宗教伦理、地域环境、文化思想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目前,现代室内设计正趋于国际化,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信息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使人们较快地汲取和融合其他民族或国家最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人们会选择最好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2]64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室内设计师的认同,但同时也应该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髓充分地应用到家居环境设计中。
“环境”是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因素之一。建筑的艺术氛围由环境营造,而室内装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很大一部分又由建筑决定,环境氛围,建筑结构,室内装饰三者应该在风格统一的条件下达到平衡。室内装饰应该合理利用环境以及空间的特点,如徽派风格中对水的运用,则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在建筑艺术上对环境以及空间的特征的灵活运用和极高造诣。背山面水的宏村,水流湍湍,让宏村的魅力变得特别生动轻灵,古建筑的外面均有小溪绕墙而过,将生活和美景融为一体。从风水的角度来说村落的整体布局呈现“卧牛”状,别具匠心地将自然与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奇思妙想可谓是建筑及装饰领域的杰出代表。
二、皖南徽派装饰艺术平易近人,富有深刻内涵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来重视图腾文化,古朴、美丽、多变的图腾文化自然十分昌盛。作为一种奇异、古朴的文化现象,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图腾,原始社会的人类,发展和进步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图腾文化的发展。图腾作为历史上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对后期人类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影响,其本身也具有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宗教、伦理、民俗为装饰艺术重要的三个表现主体,吉祥主题正是其中民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之一。民间说的“讨口彩”即谐音造型,是一种会意的象征手法,常借画面表现升官发财、富贵安康等传统民俗文化较常见的内容。主要造型有:福(蝙蝠)如东海、喜(喜鹊)上眉(梅花)梢等;利用形象直接寓意的则选用祥禽瑞鸟(松鹤延年)、花卉果木(富贵牡丹)、人物神仙(福禄寿星)等形象来表示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生活美满的憧憬和愿望。
从古至今吉祥文案作为一种图腾文化,一直被人使用至今,其充满了种种吉祥寓意。在徽州古民居的室内室外的装饰艺术中,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对福、禄、寿的渴望,“合家万事兴”,“出门遇贵人”等作为一种生存观念被一代一代的传承着。这些美好的期盼既是对世间太平的祝福,也是对创造美好未来的憧憬。无论个人的身份高低,环境好坏,大家都希望长寿、富裕、欢喜、平安。
作为徽派风格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徽派风格吉祥文案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进化、改造,成为了徽州人民世代传承的重要符号,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广泛应用,并且人们对它的功效笃定的坚信着。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人们都有对未来吉祥如意的企盼,对健康长寿的祝福,而这一点正好可以被现代家居装饰充分利用。这些图案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改进,完全可以满足当代都市人的需求,让人们的生活增添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这些图腾既可以成为设计中的精华核心,也可以成为生动形象的点缀。通过这种方式的借鉴,让设计的作品更有说服力、生命力,并且能很好的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其连绵不绝。
三、家居环境设计中皖南徽派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造型、材料、空间、色彩是徽派风格装饰表现形式的几个要素,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徽州地域,文人风格深刻的渗透进了建筑及装饰雕刻艺术中。徽派建筑风格以白墙、灰瓦、马头墙为外形表现形式,以天井、大宅、中堂为室内结构特点,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点缀。其设计风格奔放、质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徽派风格装饰形象生动,结构、造型注重艺术张力,场景别致新颖,疏密相间,栩栩如生,主次分明,同时充满了吉祥的寓意。
具有徽派风格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富含丰富的文化思想及审美价值:天、地、人统一的世界观,提倡伦理、孝道、向学的礼法观,祈祷福、禄、寿、喜的生活观,盼望家宅平安、吉祥富足的美好未来。
在我国,木雕作为雕塑的一个重要门类而存在,从表现手法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根雕、浮雕、圆雕。从材料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紫檀雕、楠木雕、樟木雕、沉香雕、龙眼雕、银杏雕、樟木雕等等,仔细观察即可发现其选料均具有硬度强、材质密、不易变形等特点。用树根为原材料,充分利用其原始形态,将自然外形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则成为“根雕”。为了让木雕不易腐烂、变形,同时使外形表达更充分,少数木雕还经过上色处理。
徽派风格的木雕,木料选用广泛。采用的材料多是软木木质或者次级硬质木,樟木、杉木、松木、白果木等均是其选择范围。但是徽派风格木雕的题材却非常丰富,画面的构图、线条美以及雕刻技法均是其着重考虑的因素,其精美绝伦的打尺幅雕花在世界上十分著名。徽派木雕的图案充分表达了拥有者的身份以及内涵,充满了各种希望与美好的祝福,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小说故事等均在其内容范围。这些题材均富有文化审美情趣及历史研究价值,可以说几乎每一件都是妙品。古徽州村落的木雕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从日常使用的桌、椅、板凳、箱子,到门、窗、床、柜、文房四宝,庭院厅堂中的栏杆、梁柱、屏风,无论城乡,凡是在徽州的家庭用具和建筑,都可以欣赏到徽州木雕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砖雕是由青砖经过精细雕刻而成的工艺品。其前身是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古代雕刻艺术形式。其表达内容主要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这些内容在古代建筑雕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功能主要用于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内部部件和外墙墙面[3]19-20。而由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也在砖雕的广义范围之列。而徽派风格中的砖雕是古代徽州盛产品质坚硬的青灰砖块上通过仔细的雕刻打磨而成型的建筑装饰,古徽州建筑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对砖雕运用较多,因为可以使建筑看起来别致又不失严肃。青灰砖烧制过程中非常严苛,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中均一丝不苟,致使其坚固又不失细腻,非常适用于雕刻等艺术的再创造。从艺术的角度上说,砖雕这一艺术形式,远观近赏皆宜,视觉效果非常完整。
从内容来说,徽派风格的砖雕以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三星拱月,松鹤延年、喜上梅梢、岁寒三友等人们喜闻乐见及充满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从这个角度民间砖雕十分实用并且具有观赏性,外形简洁,充满活力,能长时间保持坚固的建筑构件,并且能够抵挡阳光和雨水。
徽派风格的砖雕让人感到一种自然、朴素、平静而流畅的审美趣味,主要是因为保留了材料本身的颜色,并且具有古徽州浓浓的乡土气息,从明清开始就成为了徽派风格艺术中重要的一份子。古徽州砖雕著名代表作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4]83等。从宋代开始徽州砖雕登上了历史舞台,鼎盛时期是明清两朝。明朝徽州砖雕主要表现技法有浅浮雕和平雕。奔放、质朴、大气是其主要特征,塑造造型主要依靠线条,不是很讲究变化以及视觉透视,但装饰性强且比较对称。清朝徽州砖雕的主要表现技法为圆雕和深浮雕,并且善用镂空,最为甚者镂空效果有十几层之多,自然美景,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均集中在一个画面中,让人一览无余。因其深受新安画派的影响而形成了细腻繁复的特征,整体构图充满艺术感。例如,同是著名旅游景点的皖南西递,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能找到砖雕艺术的影子。砖雕艺术,看似很难融入现代室内装饰,其实只要稍加思索,就发现无论是地砖、吊顶、主题墙都可以将砖雕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家居环境设计中,在莲花砖雕主题墙的作用下整体空间显得既稳重又不乏个性,非常典雅高贵。
此外,石雕艺术在我国悠久的雕刻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境内发现很多岩石雕刻遗迹,在广东、香港、澳门出土的岩刻中,开凿雕刻的手法表现了许多繁复的抽象图形,其中最大的一幅3米×5米大小的岩石雕刻正式在珠海南水镇高栏岛出土,其用线十分清晰流畅,岩刻中人物和船舶的轮廓清晰可见。据考证此岩石雕刻为青铜时代的作品,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000多年。
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大规模的位于岭南的石室墓是南越王赵昧墓,墓葬外的巨型石块重量达到2600公斤。墓中出土了浮雕卷云纹的青白玉雕角杯、丝缕玉衣、龙虎并体玉带钩、兽首衔璧、龙凤纹重环玉佩以及玉璧和青玉圆雕舞女等共244件的玉器,这些珍品,运用了开料塑形、打孔、雕制、抛光等工序和方法,体现了当时匠人的绝顶工艺。砺石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等在南越王墓中的发现,证明了在当时石器雕刻也是被人们所重视的工艺之一。
由青石制成的漏窗,雕刻方法细致圆润,其花纹给人以潇洒俊逸之感,外形形象生动。不仅如此,青石漏窗看起来还能使外墙画面更加丰富,让人容易产生连绵不断,若隐若现的感觉。“衣锦还乡”“贵人相助”正是其谐音表现的吉祥含义,这对于在外经商以及做官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徽州向来被称为雕刻之乡,徽州石雕的技法从汉朝开始,于魏晋南北朝得到发展,在唐朝达到鼎盛。
海内外对徽州石雕的评价一直极高,“石破天惊”“独具匠心”“引人入胜”等赞不绝口,这是因为其既有古典韵味,同时兼备雅致简约的现代艺术风格所致。
石雕作为一种工艺品,在皖南地区的徽派风格建筑中主要运用在门前石狮、石鼓、庭院假山等等。在现代家居环境设计中,同样可以用来点缀空间,例如门口玄关鞋柜,可以用石鼓型石雕来代替。客厅以及卧室,都可以用石雕的小型盆景、假山等来装饰。石雕的充分运用可以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装饰元素更加多元,不仅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官,同时提升整体装饰的文化档次。
四、皖南徽派装饰艺术在家居环境设计中的前景与展望
家居环境设计在我国建国初期发展比较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家居环境设计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西方家居环境设计技术、思想与文化。家居环境设计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抛弃了时代精神和传统民族文化,就失去了艺术文化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徽派风格家居环境装饰作为成就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的表象,是一种传统艺术和民族审美情趣的具体形式,它是民族艺术精髓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完美融合。在当代,很多家居环境设计师能够通过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借鉴地方文化精髓来丰富自己的作品、美化人居环境并丰富文化生活[5]27。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内涵生动地表达出来,将其普适性、独特性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发挥到极致,也成为很多设计师的奋斗目标之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依靠多变的表现方式、古朴美观的外形、独特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寓意内涵来和现代的室内装饰做结合,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徽派风格的传统文化艺术,正是现代家居环境装饰的大宝藏,也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最好诠释。
[1]葛勇.建筑装饰材料[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2]李德超.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
[3]周长亮.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春阳.建筑材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丁文剑.建筑环境与中国居家理念[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