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014-08-15王晓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大学生

王晓斌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发展、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他媒体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等,道德背负着太多的“罪过”。有人说道德在不断滑坡,有人说道德体系正走向崩溃……无论是否偏激或夸张,可当我们收到“亲友”的求救短信,却不得不纠结地打电话求证的时候;当我们路过摔倒老人的身边,却踌躇要不要扶的时候;当我们被请求公开作证,却无情地拒绝的时候……我们深深感受到道德被人们无奈地边缘化了。大学担负着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任务,大学培养的学生承担着将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任务。[1]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作为特殊青年群体的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但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因此,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及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中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如刘海洋、马加爵、林森浩等个案,确实令人毛骨悚然。

1.社会公德意识单薄,缺乏法治意识。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带动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正义、规范诚信等道德伦理建设滞后,特别是当失信能给人们带来较大收益时,更促使市场主体做逆向选择,从而背离了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很容易把从身边观察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当做社会的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道德意识,以至于做出一些违背法律的事情。

2.价值趋向功利化,政治觉悟不高。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较大,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惟利是图、损人利己、追求物质利益及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产生了较大冲击波,致使“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趋向,他们往往以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为出发点来看待政治进步,有的人把追求政治进步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甚至产生了“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悲观消极观点。

3.自我定位不准,缺乏协作和担当精神。社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缺乏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更缺乏对社会和他人奉献精神;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支持,却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与批评,自以为是,遇到挫折就丧失理智、怨天尤人,缺乏担当的勇气,导致精神抑郁,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4.人文素质弱化。人文素质体现在如何较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侧重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使得很多大学生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工具性知识轻品德修养,重外在功利性追求轻内在文化涵育,学习过于实用性而缺少人文涵养。

5.知行不一。道德理论水平的提高与日常行为脱节。大学生绝大部分在思想上都能认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真正认清自己肩负的道德责任,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进行行为选择时,往往会把所接受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实践中产生偏差。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观念上、道德上的倾斜和错位,使他们的道德素养发生了一些偏颇。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见死不救”;“老人摔倒,没人敢扶”;“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假羊肉”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发生;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时有曝光……虽说这些极端事件毕竟是少数,但对嗅觉敏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也极易削弱其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减弱其对道德准则的信任感,造成对社会不平衡心理,对社会出现疑问和否定态度等。

2.家庭溺爱所致。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独享“小太阳”待遇。许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原则满足,凡事代办包办现象严重,对所犯错误百般袒护,对未来期望值过高……如此种种,导致他们惟我独尊,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自理能力较差,是非观念淡薄;养成了贪图舒适、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只知索取,不知感恩,一旦家庭供给不能及时满足,可能会不顾道德的约束行事,甚至不择手段以至走上歧途。

3.学校道德教育不足,重显性德育轻隐性德育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显性德育”为绝对主线,有计划安排、有教材及实施大纲、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制度保障、有课时保证;而隐性德育既没有正规地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计划安排、组织实施;间或用之,或作点缀,或只充任“调味品”。[2]另外,道德量化评价机制有瑕疵。道德量化评价侧重学生外在行为的道德特征,忽视学生对意义世界的探询,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错把服从当做道德,把道德当做工具;易使学生专注于道德分数及其利益的筹谋和算计,而非同情心、责任感等道德情感的有效激发和体验,成为情感冷漠的“机器人”;也易使道德分数成为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需求,诱使学生作出伪善甚至不道德的行为。[3]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说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

4.自身心理尚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缺少必要的磨难挫折,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不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面对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政治思想困惑、人际关系纠纷、课程和择业选择两难、婚姻和恋爱矛盾、心理冲突和障碍等,进而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4](P95)习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5]

1.坚定理想信念,诚信立人

(1)爱国荣校,矢志不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从先秦到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离不开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献身精神的人才。

(2)正德笃学,求真至善。以诚相待,忠诚守信,历来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践行传统诚信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象征大学精神的校训,例如:“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登崇俊良求真至善”……无不体现求真、求知、求善的道德感和为社会贡献心力的责任感。“VERITAS”(拉丁文,“真理”)、“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Strength through Truth”(“通过真理取得力量”)等国外名校校训,同样也没离开“真理”两字。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名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改朝换代的沧桑磨难、几度外族列强的入侵,但都阻止不了我们走向太平盛世的步伐,只因扎根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之根本“真”,也就是现在倡导的“诚信”。诚信可以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按照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传递正能量,感化、净化、美化人们的心灵。

(3)饮水思源,感恩所有。“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中“饮水思源”英文是thanksgiving,“感恩”。哈佛大学提倡“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仅看智商,还应看情商,进而看德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讲的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鸦有反哺,羊能跪乳,人要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

2.弘扬传统文化,高情远致

(1)循礼精神。“不学礼,无以立”。“礼”在儒家思想中主要指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对人格主体的外在制约。循礼就是遵守礼法即“知”“行”合一,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孟母因循礼造就了孟子;“敬人者,人更敬之”,汉文帝因循礼而国泰民安。对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大学生而言,循礼可以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提升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2)进取精神。“内圣外王”是一种进取手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进取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种进取人格,都是强调把个人的能量和才智运用到对整个社会幸福的追求之中。“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是自强风骨的体现;“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勘传授”是对真理和智慧追求的精严要求。未来是一个开放的、更加信息化、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具备进取精神的人,才能不会满足现状、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进步。

(3)中庸精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不是当好好先生,而是一种“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为人处事中的恰到好处,是一种“黄金分割”中的大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智、仁、勇”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是中庸,“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中庸,“随心所欲”但“不逾矩”是中庸。中国人发明火药但不用来制造武器,“高筑墙、广积粮、不称霸”都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于踌躇满志、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来说,更需要中庸之道。

(4)担当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正的个人幸福是与他人及社会整体的福祉相连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每当民族危亡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总是义无反顾站起来,不怕牺牲自己,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有担当天下为民请命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美妈妈”吴菊萍、“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当代雷锋”郭明义、“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孤寡老人的好女儿”林秀贞、“索道医生”邓前堆、“法官妈妈”詹红荔等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人尽责并不是因为他生来就有道德,而人变得有道德则是因为他尽责。[6](P219)

(5)时新精神。“世异时移,变法宜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法无不改”、“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益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等思想都是时新精神的体现。今天我国倡导的“与时俱进”,是与中华文明的时新精神一脉相承的。文化开放和时新精神最突出的宋代,经济、社会、科技、医药等各个领域里的创造层出不穷;清朝中叶中国开始败落,正是丢掉了开放和时新精神,走上骄傲自大、因循守旧之路而导致的。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时新精神已成为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

(6)至善精神。“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都是古往今来中国人不断修身以止于至善的写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内圣外王”合一的最高完美境界,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人生当中,成为人们最高的价值追求尺度。律己至善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自我塑造。

3.畅游知识海洋,明德惟馨

(1)在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提升政治素质。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等政治理论课程,旨在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大学生们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及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分析,解决理想信念上的困惑和彷徨,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自律性,确保世界观和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2)利用第二课堂陶冶道德情操。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情境共享的第二课堂,知、情、意、行有机结合构成德育完整的过程。一个人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不仅源于施教者的“教”,也不仅在于受教者的“学”,德育实则育德,目的是推动受教者将“知”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将德性化为德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而“行”的推动力就在于对情境的体验和共通感。[7]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第二课堂中,通过专题讲座、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竞赛等丰富课余生活,调动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积极性,切磋技艺,交流提高。此外,适时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上党课学党史、学习先进人物、名著欣赏、影视导读、人文素质讲座等活动,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不自觉中使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提升。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品质。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德育之中,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安排心理健康的内容,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职业道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及服务设施,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及辅导活动。建立完整的心理咨询档案,从大一开始就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提早进行心理干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4年的教育之中。[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对挫折、逆境的承受能力,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责任意识。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7]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主观认识和社会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认识能力,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高校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科技动态及社会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应不断深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学生有组织地直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如:开展文化辅导、法律咨询、义务劳动、文艺下乡、公益宣传、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去发现、获取、认同、内化道德规范,去把握做人的基本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实践中有效的提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积极性,达到德育的终极目标。

(5)他律与自律兼顾,在人文关怀中彰显道德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依靠规章制度的外力制约,又要依靠个人修养的自我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他律是外因,转化为道德自律及自觉行动才是内因。学校应尽快加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取最恰当的方法,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利用海报、宣传栏、校报、网络等舆论媒体,将约束学生举止的德育内容生活化、生动化、人本化,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道德自律。大学生应该每日“三省吾身”,自我约束、自我校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铭记八荣八耻,增强自省与慎独意识,明辨是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不道德行为由不能到不敢到不想,达致自觉、主动地选择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的境界。

[1]杨玉良.大学使命与大学生责任[R].2009.

[2]滕晓雯等.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3,(5).

[3]尹伟等.道德量化评价:热点冷观[J].现代大学教育,2012,(6).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3.

[6]【美】弗兰克·梯利(何意译).伦理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华为国.共生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新路径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12,(5).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