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毛泽东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创新
2014-08-15吴克学郑宏颖
吴克学,郑宏颖
(武警后勤学院,中国 天津 300309)
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就是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毛泽东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开启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门,但并没有使中国真正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经济上没有摆脱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政治上没有摆脱传统集权制模式的束缚,文化上没有摆脱单一化、神圣化的传统模式,社会生活上没有摆脱封闭状态。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统一,把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引向了现代工业社会。
一、实现了从传统自然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
根据现代化理论观点,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改变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发展市场经济。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形态。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在总体上属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经济,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产品经济。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是从自然经济到产品经济的必然过渡,具有不可超越性。[1](P104)
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形态,没有形成过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然而,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保障,如果不纳入“计划的轨道”,商品生产就会产生“资本主义的鬼”。还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在此思想支配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被排斥,指令性计划占绝对优势地位。即使这样,还把微乎其微的非公有制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一次又一次地猛割。这就不能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激发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因此,这种经济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现代经济是背道而驰的。
邓小平冲破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重新审视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他把社会制度与运行机制区分开来,提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不同社会制度都可以采取的经济运行方式。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在他看来,只搞计划经济会约束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个人正当的经济利益,使经济运行过程中缺少了内在驱动力;在信息收集和传递上存在着内在缺陷,难以充分及时反映复杂多变的供求关系;计划部门的人为控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计划经济这些缺陷只能通过市场经济来改变,“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只能自甘堕落”。[2](P364)第二,他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可以统一。因为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之间、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仍然是相互独立的,因而企业之间的关系必然采取等价交换的商品交换形式,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取酬,这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构成了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的内在依据。当然,邓小平承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但并没有说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他在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十分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公平;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更强调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而是一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其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化、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三者结合在了一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方式、分配方式等都变得越来越具有了现代市场经济特征。因此,世界著名学者苏地生说“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3]
二、实现了从权力集中制到民主法制的转化
毛泽东在推进中国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统一。现代化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进行的,也就是说,民族国家的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这一任务,扫清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政治障碍。第二,尝试建立了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苏联的民主政治制度。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一种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上自由”的民主共和国。后来,又提出要造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局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毛泽东建立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应该说,毛泽东的尝试是划时代的,比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本质上的改变。但是,毛泽东没有使中国从传统社会的政治模式中摆脱出来。其一,政治权力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决策、管理、监督、评判等采取从上而下的命令方式,没有畅通的民主渠道,缺乏“人民当家做主”的切实可行的实现机制。其二,忽视法制建设,法制没有成为民主的有力保障,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制定的法律屈指可数,一直以思想教育、行政手段、组织处理、大搞群众运动等方法,评判和处理人的行为。其三,毛泽东在实践中不仅没有真正建立有现代特征的民主政治制度,反而经常由于个人专断,破坏了民主机制的形成,反右派扩大化、错误批判彭德怀、发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民主氛围消失殆尽,“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民主”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畸形产物,不是真正的现代民主。
邓小平突破了毛泽东建立的政治模式,提出了一些有开创意义的观点。第一,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他认为,现代化是与政治生活民主化联系在一起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合法的有效渠道管理国家的权利。“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P332)正如施拉姆所言:“毛泽东晚年很少考虑任何正式的和制度化的民主程序”,而邓小平则把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化作为他的目标。[5](P261)第二,借鉴外国经验,但反对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他注意到了西方国家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一些进步,认为在权力分配、权力制衡、民主监督等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所以,邓小平主张废除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年轻化;主张党政分开,各负其责,避免责权不分,相互推诿;主张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主张干部学习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实现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强调民主监督,建立监督渠道。但是,邓小平认为由于各国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现实情况不同,中国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全盘西化”不适合中国。
邓小平的政治民主化改革突破了政治集权化模式,转向民主化、法制化,也推进着中国社会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转变,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开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新范式。
三、实现了从文化单一化、神圣化到多样化、世俗化的转变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过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东西,构建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框架,形成了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教育思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育人标准;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主张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等。社会主义新文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步形成,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毛泽东的文化构想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文化模式。因为这种文化是单一的,“双百方针”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已经夭折,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使得大批优秀作品被封杀或批判,很多领域几乎是一花独放。这种文化是神圣化的,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缺乏平民化、世俗化特点;这种文化是由政府垄断和控制的,人民的主动权不能体现,不符合现代化要求。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一,重新确立“双百”方针,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真正把文化建设方针置于了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之上。他认为,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型、多口味的,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因此,在文化工作中应该提倡创作自由,应该鼓励风格创新。他还强调文化的世界性,要求文化工作者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第二,提出“二为”方针,提倡文化的群众性、世俗化。他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种提法有深刻的现代化意蕴。首先,拓宽了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全体人民都在其中,只要人民欢迎,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都是好作品;其次,使文化工作摆脱了原来完全依附于政治的现象,把文化放回了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最后,文化不再是少数人享用的特供品,而是变成了人人可以享受、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可以评判的大众化活动。
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使我国的文化从传统社会的单一化、神圣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具有了多样化、世俗化的特点,更符合了现代化的要求。
四、实现了社会生活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指在现代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的开放化、自由化、文明化。世界现代化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可以从外国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如果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停留在封闭保守状态,人民没有广泛的现代观念,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方面都经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那就不可能真正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因此,社会生活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紧密相连。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其封建传统根深蒂固,具有超稳定性。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的,许多传统社会具有的思想观念、大众心理、思维方式、行为样式、生活习惯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新便一扫而光。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和打击是相当猛烈的,移风易俗、破“四旧”等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不能因此就说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毛泽东时代,许多旧的传统观念仍是支配中国人言行举止的主要因素,在意识形态控制、社会生活管理、政治参与方式等方面,依然属于传统社会方式。在集权政治高压下,社会生活是封闭的、保守的、不自由的。
邓小平在构建他的现代化理论时,把社会生活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一些颇有建树的观点。第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要做“世界公民”。[6](P39)在他看来,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各民族、各国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每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学习先进的东西,打破封闭保守落后的局面,建立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第二,摆脱封闭的社会生活结构,给人民以自由文明的生活空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和单一死板的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交往少而单一,人的思想和生活自由也受到了严格限制。这种高度集中的“井然有序”是不真实的,从社会生活类型看,仍然是传统的,而不是现代的。邓小平主张打破地域、城乡、行业界限,经济上可以搞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鼓励人才流动,发展第三产业,提倡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和学术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享受的现代文明成果越来越多,交往方式越来越活,生活自由越来越多。第三,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魂。因此,邓小平提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中国的人口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逐步树立了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独立性、自我意识、个性意识加强,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社会普遍认同,教育水平和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总之,邓小平的现代化观,超越了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统一,把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引向了现代工业文明,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邓小平文选(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苏地生.邓小平——当代伟大的改革者[J].海外文摘,1987,(6).
[4]邓小平文选(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美】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6]邓小平画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