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
2014-08-15张云飞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北京 100872)
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刻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事业中。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是什么?由于我们对之的认识不太明确,这样,给人留下了如下一种印象,似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只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事业呈现出来,而没有自身的规定。事实上,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是自然界自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物质力量(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物质条件是影响和制约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可持续性构成了一切持续性的基础。这样,维持和加强自然物质条件的可持续性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根据我国实际,建设一个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安全型社会和灾害防减型社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
一、建立一个人口均衡型的社会
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以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之一。
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的依据。人口因子是一个复杂的变量。我们这里主要是在生态结构意义上看待人口问题的。第一,这是缓解人口压力的需求。在自然物质条件系统中,人口是关键变量。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65825048亿人,2010年达到13.70536875亿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二者相比增长5.8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有序而有效地控制人口规模,发展成果就会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抵消掉,还会加重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等压力。第二,这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需求。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大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在我国,2010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为8.9%,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6.8%,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4.0%和38.8%,人口粗文盲率为4.08%。这说明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第三,这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求。在我国,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因此,只有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我们要“按照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与分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1]显然,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成败。
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要求。人口本身有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规定,因此,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要求是:第一,保持适度的人口总量。人口问题首先是量的控制问题。在我国资源能源约束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测和应对方案。尽管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考虑可以适度调整人口政策,但是,从自然生态条件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他方面来综合考虑,还是应该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第二,打造优良的人口素质。高人口增长率同低人口素质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态势,或者说,人口增长同人口素质是呈负相关态势的。这样,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主要依赖于保健支出和教育支出。此外,劳动力转移的支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支出的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费用,也在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实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合理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正常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地理、性别、年龄等层次上都具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对于我国来说,一是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既要注意人口向大城市的高度集聚引发的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压力以及住房和交通等社会方面的压力,也要注意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增长的自然物质条件的承载能力。二是在人口的产业分布上,要有序引导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服务业人口的转移;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的教育结构,尤其是要注意提高生产一线劳动者、农民工的教育水平。
总之,我们必须把计划生育国策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二、建立一个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社会
资源和能源的基本功能是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动力来源。由于资源和能源存在着可再生(不可耗竭)与否的问题,在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必须考虑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问题。
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依据。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这是由资源和能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能源资源本身总是稀缺的,甚至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首先是由地球系统本身的有限性决定的。另外,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总是存在着一定限度,人们不可能无限地开发和利用之,它们总会出现耗竭;即使是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也是如此,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可再生的速度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超过这个范围开发和利用之,同样会导致它们的耗竭。因此,人类必须以节约高效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和能源。第二,这是应对资源和能源压力的必然选择。尽管我国资源能源的基础储备值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则很低。我国目前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因此,“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2]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推进节约工作。
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实施节约优先原则,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建立和完善节约的政策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节约的社会风尚。第一,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同时,要加快制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第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第四,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坚决改变各种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第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特别要加大能源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能源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显然,只有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等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手段,才能建立起节约型社会。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坚持节约发展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良好的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自净的能力时,就会产生危害。因此,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的问题是要从环境的生态阈值出发,合理安排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依据。为了保证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这是遵循环境的生态阈值的科学选择。生态阈值也就是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即接纳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垃圾的最大容量。同时,大气、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制。就环境污染而言,如果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把环境污染限制在生态阈值内,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第二,这是改善我国环境状况的必然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屡禁不止,放射性污染物、电子垃圾四处存在。这些问题愈益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民的生活。由此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努力做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第一,废物的减量化。只有在控制住废物的排放数量之后,才能进一步考虑环境的质量问题。这样,就突出了废物减量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废物减量化就是要将有害废物量减小到最低程度,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包括源削减和有效益的利用,重复循环利用以及再生回收。这样,通过在污染源减少或消除废物、有害物质的体积,降低其毒性的活动,可以避免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废物的无害化。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从废物源头控制的角度来看,废物无害化实质上是一种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和工艺,也是定量投入、少排放、多产出、高效益的清洁技术和工艺。二是从废物的末端治理的角度来看,废物无害化是指对已经产生的废物进行工程化和生态化处理和处置的一种技术和工艺。这是一种通过运用各种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办法,建立各种废物处理和处置系统,来对废物进行集中管理而不至于使其毒性扩展,或使废物的毒性稀释、降低的系统工程。可见,环境无害化是指包括专门技术、程序、产品和服务的整套系统、设备以及组织和管理程序。第三,废物的资源化。这是指通过转换和再生的方式来回收和利用废物的技术和方法,其实是生态学工程化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一是废物的分类处理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废物的资源成分愈来愈复杂,因而导致了废物综合利用的多元化。为此,要根据废物资源的理化性能、工艺特征、处理工艺的复杂程度和能力、废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差异,因类制宜,同时并用多种处理方式。二是废物的综合利用要向系列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综合集成利用废物资源的技术体系,经过对废物的层层处理和利用,尽量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废物资源化的水平。这样,只要在技术上取得相应的突破,在经济上又是切实可行的,那么,一切废物和垃圾都不仅不会成为污染源,而是会成为宝贵的资源。
在当代中国,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大力贯彻和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全社会营造爱护、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四、建立一个生态安全型的社会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的情况。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依据。加强生态安全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第一,这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可利用性的需要。生态系统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风险。为了维护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利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恢复。我们要看到,“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因此,“破坏的工作不可能永久继续下去,恢复工作才是永恒的”。[3](P251)这里的恢复事实上是指生态系统的原貌或原先功能的再现。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生态安全。这样,就日益显示出了“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的重要性。恢复生态学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应用生态学。它致力于研究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为破坏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重建的问题,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科学。现在,恢复生态学已经成为人类对由人为活动造成的退化的生态系统、各类废弃地和废弃水域进行生态治理的科技基础,因此,可将之确立为维护生态安全的科学基础。第二,这是提高国家总体安全的必然选择。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总体。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只有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安全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如果没有国家的生态安全,其他的安全问题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生态恶化和危机,既会阻碍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又容易因污染输出和危机转嫁而产生战争,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为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建设安全型社会是提高国家总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举措。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复杂因素,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推进生态安全型社会的建立。第一,明确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领域:(1)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2)健全法制、落实主体、分清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3)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4)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二,确立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理念就是要实现安全发展。安全发展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这就是要自觉遵循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提高。第三,加强建立生态安全型社会的管理。这就是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动态,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要完善生态环境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将生态安全作为制定、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理念;要主动参与国际上有关生态安全和冲突预防机制的交流和合作,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高度警惕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提高对国家安全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要充分注意食品、药品、建筑、交通等领域安全事件可能引发的影响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以至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
显然,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全球性等特征,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建立一个灾害防减型的社会
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突发性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统称为灾害。今天的灾害是一种以人祸形式表现出来的天灾,而这种天灾又造成了新的人祸。因此,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议题。
建立灾害防减型的依据。通过防灾减灾工作能够极大地减轻灾害损失,因此,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一,这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例如,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并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因此,如何更好地防灾减灾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第二,这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选择。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以争取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在现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灾害的潜在威胁非常严重。一旦遭遇大的灾害的突然袭击,就很可能酿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使社会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留下的后遗症将长期影响着人们。在目前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设防灾减灾型社会就是要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的要求。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的关键是,“要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4](P641)第一,建立灾前预警机制。预警是指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基本确定,在灾害尚未发生时向该地区预先发出预警,从而为应对灾害提前做好准备。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较好地监控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发现并提前预报,从而使灾害防治由被动变为主动,减少灾害的破坏程度。目前,我们必须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和科研投入,对各种灾害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及时预警。第二,建立灾中应急机制。建设灾害防减型社会,必须建立健全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政策措施,采用防灾减灾的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加强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医疗救治措施,在灾前预警机制的作用下,更好地发挥灾中应急机制的作用。此外,为了最低限度地减少人财物的损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第三,建立灾后重建机制。灾后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统筹考虑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和安全建设。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灾害风险评估,既要避免在灾害易发地点、地区进行建设,也要避免建设工程可能引发的灾害。要将应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提高城乡防御灾害的能力。大力发展避灾经济,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抗旱、抗涝、抗冻等农业,增强抵御灾害的经济能力。可见,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就是要将生态化原则贯彻和渗透在灾前预警、灾中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
总之,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综上,建立一个人口均衡型的社会、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态安全型的社会和灾害防减型的社会,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要求,构成了生态文明的基础系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只有将之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才能夯实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自然物质条件基础。
[1]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wgk/2012 -04/10/content_2109800.htm.
[2]温家宝.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5-07-04(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1)[M].人民出版社,1972.
[4]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A].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