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4-08-15李尚清
李尚清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认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领域。对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措施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对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以书记为代表的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必须以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为建设目标,加强班子成员的选配和培训工作。
在选配方面,要解决好从内部选聘的不熟悉党务的成员进入领导班子而熟悉党务的外部人员却不愿进入企业,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主担心增加企业成本的问题,上级党组织可采取企业内聘、社会招聘、机关事业单位选聘等多种选配方式,若是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要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组织面试—公开答辩—组织考察-双向选择”等程序严格把关,主动帮助企业党组织选配好“党性强、懂经济、会党务、善服务”的班子成员,并在人员工资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流动性大的特点,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评级”办法,根据从事党务工作的年限、党务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参加相关培训情况、党务工作成效等方面指标,对党务干部进行资格认定和等级评定,为班子成员选配做好基础性工作。
在培训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绝不能成为党的“弃儿”被排除在正规的培训之外,相反的,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这项工作,除了派出熟悉非公企业党务的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企业进行现场的指导和培训之外,还要把企业党务干部纳入年度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选派企业党务干部到各级党校、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培训基地等党的培训机构参加教育培训,使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能够接受正规化、专业化、常规化的培训,切实提高其党务工作和服务企业与员工的能力素质。
二、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
要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和队伍管理,使企业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思想意识和提高服务的能力素质。
在教育培训方面,要根据企业党员工作的特点,除了选派一些有条件的党员外出培训之外,主要应以“就地就近、灵活多样”的内部培训为主。上级党委要组织党校、党政部门开展“送书送教”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搞好党员培训;要鼓励企业充分挖掘企业党校、职工培训学院、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以及企业党政高层领导、培训师、老师傅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加强企业党员培训。
在队伍管理方面,可采取由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与企业共同管理的做法,根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制定管理办法,对企业党员“亮岗履职”和“服务承诺”情况加强管理及时奖惩,对于服务工作出色的企业党员,要及时加以表彰激励,对于不合格党员,要依据相应组织程序,采取组织措施,防止在党员和职工中产生不良影响。
三、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
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每一个党员来说,其工作岗位直至整个企业,就是天然的服务场所,就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党的服务宗旨的用武之地。若需建设专门的服务场所,一定不能强求“大一统”,毕竟不同企业在规模和实力、党员的数量和素质、职工生产经营的性质和特点等方面差别很大,只能尽量做到“标识醒目、就近便捷、简单实用、相对固定”。
1.标识醒目。无论服务场所建在哪里,都要有一个醒目的标识,既能引起服务对象的注意又能一眼识别,还可张贴一些能吸引人有亲和力的温馨标语。
2.就近便捷。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尽可能不把服务场所建在令人生畏的行政办公楼,而是建在职工比较集中的生活区或工作区,最好能在党员的工作地点或职工上下班经常经过的地方多设立一些服务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当然,在网络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今,还可以通过党组织的网络服务平台或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开展更为便捷的虚拟服务场所。
3.简单实用。计算经济成本,讲究投入与产出,是企业人的思维习惯,同时艰苦奋斗本来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所以,服务场所的建设既不能为了企业所谓的形象而高投入,也不能因为外来参观的需要而为上级党委“撑面子”,服务的设施设备一定要简单实用甚至一所多用,力求把投入降到最低,把效益发挥到最大。同时,场所的建设要尽量人性化,注意避免行政化、衙门化。
4.相对固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或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等原因,经常会造成服务场所被挤占挪用或者“空置化”的现象,因而在建设时要从长计议,不要让党员的服务“居无定所”,尽量做到相对固定。
四、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
服务载体具有承载、传递、满足服务需求的功能。必须重视创新贴近企业以及企业职工需求实际且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满足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1.服务载体要满足企业以及企业职工的需求。
一是要广泛、全面、客观地收集企业发展以及党员、职工、社会的服务需求信息。二是要对各种服务需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从中提炼出迫切且重要的服务需求。三是要根据党组织以及企业的实际应对能力进行综合衡量,确定好可以且必须满足的服务需求。
2.服务载体要形式多样
要根据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使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能够恰当地匹配起来。一是要确定服务内容的性质(如经济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等)、实现的难易程度、时间要求的紧急程度。二是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层次数量、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因素。三是通过党内外民主方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创新服务载体的形式预案,再依据一定程序确定采用的服务形式。四是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效果以及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最佳效果。
3.服务载体要务实管用
要充分尊重和顾及企业的私有性质,遵循“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让企业党组织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一是要本着节俭原则,对服务活动可能产生的财物、人力以及时间成本进行事先预算。二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场地、设施设备的硬件资源以及充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力资源,把成本降到最低。三是要加强对成本投入和效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效益)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对服务载体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以后提供借鉴。
五、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
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是短期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战略举措,必须把健全和完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作为建设的根本。
1.要有健全完善的动力机制
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动力源来自两方面:外推力和内需力。外推力主要是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推动以及与同行业或同区域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内需力主要是来自党组织自身建设需要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所以,健全完善动力机制必须做到:一是各级党委要十分重视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指导和推动力度,帮助企业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外部推动力。二是帮助企业建立一个“企业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助推企业发展→业主认可、支持、推动→激励企业党组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功能”良性互动的内需动力机制,这样的内需力才更具持续性、稳定性和根本性。三是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为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如加强企业党组织、党务干部、党员的考评与奖惩,加大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授予荣誉称号的力度;带领企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到典型示范点参观学习;推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主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参评其他政治荣誉称号等等。
2.要有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日常工作制度,确保有人员、有场所、有任务、有职责,使党组织的服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起来。二是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根据企业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周详的服务工作年度计划,促进和推动企业工作计划的落实,内容应当包括工作总目标、服务项目、负责人、参与者以及落实的时间、地点,其中服务项目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要把服务工作年度计划作为党组织的服务承诺向广大党员、职工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四是要把服务工作年度计划报送上级党组织备案,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3.要有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
首先是经费保障机制。缺乏经费的支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一是要在财政拨助、党费补助、企业资助方面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在企业资助方面,要探索制定与工会会费具有同等效力的拨付规定,减少企业主随意性的影响,同时,要制定相应配套措施,确保税收征管部门真正落实把企业党组织建设经费纳入管理费用税前列支的要求。二是要再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的拨助力度,提高党员年度拨付额的最低标准,探索按照企业员工数量或者企业纳税金额拨助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费用的做法。三是要鼓励创新企业赞助、党员自助的方式方法,开辟更加多元的经费保障渠道。其次,还要健全完善科学的评价奖惩机制。一是制定考评标准。至少包括五个要素:政治作用发挥程度、推动企业发展程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程度、服务社会程度、自身建设程度等。二是强化考评实施。考评主体应包括企业主、企业党员、职工群众甚至周边社会群众,形成多元考评主体,采取阅材料、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群众访谈或者由群众通过网络评价等多样化形式,同时要善于动员包括企业主在内的各方群众积极参与,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真实情况。三是注重结果运用。要公开考评结果,与相关人员深入交谈,帮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建议,对考评中绩效突出的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员要及时进行表彰,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并把考评中出现的一些实践创新和典型做法总结提升,给予推广。
六、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在政治、组织、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服务优势,创造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面对的群众,除了企业职工这一最重要的主体之外,还包括企业主以及社会民众(特别是企业周边的民众)。
1.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好帮手”。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这个中心开展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引领和助推企业科学发展,做到:一是要向企业提供包括依法纳税、产品经营许可、用工制度、环境保护、市场竞争规则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服务与建议,引领企业走依法经营之路。二是利用党组织与上级党委政府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便利,及时为企业提供党委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信息,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产业政策,提升发展水平。三是广泛发动党员、职工,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产品创新升级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努力推动合理化建议进入决策,促使党员、职工的智慧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识才、引才、育才、聚才、荐才”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人才和智力支持。五是党组织要代表、维护、协调好各方利益,在调处劳资矛盾方面要敢于担当、及时介入,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六是要善于通过宣传媒介、团体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途径,把党的先进性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引领和推动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七是充分要利用党务工作者外出学习交流、授予荣誉称号、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党组织迎接检查评比、参观考察等机会,大力推广企业的产品和形象,为企业品牌建设服务。八是当企业发展中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党组织要迅速组织党员挺身而出,发挥党组织在关键时刻“主心骨”和“顶梁柱”的重要作用。
2.要成为企业职工的“贴心人”。
一是经常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重视并善于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二是为职工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服务,引导职工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要真正“走下去”,深入职工之中,做好调查研究,同时真诚“请进来”,邀请职工到谈心室、书记信箱、沙龙等现实场所以及电子邮箱、微博、网站、QQ群等虚拟场所反映需求信息,同时利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便利并与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合理诉求。四是领导好企业群团组织,经常性地共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文体活动,活跃企业文化氛围,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五是鼓励企业通过举办职工技能比武、职工大学、资助职工进修培训等方式,服务职工成长进步。六是通过建立职工互助基金、爱心基金、慈善基金等办法,及时救济贫弱或遭遇困境的职工。
3.要成为服务社会的“引领者”。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和带领企业主和广大党员、职工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社会义务,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一是要主动对社会老人院、孤儿院、残疾人、经济困难户等弱势群体以及受灾群众进行救济和关爱。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为当地的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帮助,倡导通过村(居)企联合,共同建设美丽社区;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向社区开放企业图书馆、阅览室、球场等文体活动资源,尽量让周边群众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通过企业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开展经常性服务社区的义务活动。三是要与社区一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赏道德楷模,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要成为企业党员的“温馨家园”。
党员虽然不是群众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服务对象。只有把服务党员作为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才能提高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党员更好地服务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还要成为企业党员的“温馨家园”。一是党组织要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和方便隐性党员“亮身份”。二是要大力营造党内民主平等氛围,不断创新党内民主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支持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切实维护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增强党员的主体地位。三要切实关心党员成长,全力帮助党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党员的成长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大力培育学习型党员。四是要关心党员身心健康,经常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党员解除思想困惑,做好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五是要教育引导党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六是要充分利用党员亮岗履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等形式,为党员创造更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和机会。七是要建立党内帮扶机制,及时关爱和帮扶困难党员,提高党组织关怀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