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邵逸夫的财富与慈善
2014-08-15□阿芳
□ 阿 芳
2014年1月7日6时55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于家中安祥离世,享年107岁。追忆邵逸夫先生的一生,有这样两个关键词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叫“财富”,另一个叫“慈善”。
邵逸夫先生并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对慈善事业乐此不疲,从中获得享受,获得快乐,他的慈善形象更是深入民心。近日,在网上,流传一幅“逸夫楼”分布图,红点密密麻麻遍布全国。据不完全统计,30年间,邵逸夫先生捐款数十亿元,捐建上万座逸夫楼,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以“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大江南北。几乎各地可见的“逸夫楼”,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邵逸夫先生被视为“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第一人”,堪称最慷慨的影视娱乐业大亨。
然而,邵逸夫先生的工作却是异常的勤奋,生活却是非常的俭朴。在上世纪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到了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导演张彻这样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邵逸夫:“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邵逸夫“懂得捱、能吃苦”,他的“吝啬”一如他的慷慨,早已传为佳话。创业时期的邵逸夫曾经连剧务去外面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也拒不批准,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才1毛钱。邵逸夫先生就是这样努力地工作,不断地汲取财富,自己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慷慨地倾注于慈善事业。邵逸夫先生如是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从邵逸夫先生巨额捐赠中我们看到,那一座座逸夫楼所折射出的是邵逸夫先生极其宝贵的财富理念。富润屋,德润身,源于社会,而又回馈于社会、造福于大众;完善自身,而又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财富观,何尝不是一种财富的良性循环。
邵逸夫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有了钱怎么花”的命题仍然需要人们继续解答。勿讳直言,有的人把成功与金钱画上等号,满身铜臭,在腰包鼓起来之后,便不知天高地厚,开始夸富、炫富,陷于奢靡享乐的泥沼,买豪车、建别墅、包二奶、造阴宅,甚至参与赌博、吸食毒品、聚众斗殴,他们虽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在别人遇到危难时麻木不仁,对公益事业象铁公鸡那样一毛不拔。他们一方面享受着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遭遇了空前的迷惘与困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和社会的鄙视。
时下,“土豪”这个网络用语正在流行。这个词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的土豪,是被专政与被打击的对象,因为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等是他们的标签。后在网络游戏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尤其是通过装穷来炫耀自己有钱的人。该意义衍生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等句子,折射出复杂的社会心态,既有对“银行卡里8位数、五道口有3套房”的物质憧憬,也暗含“有钱没文化”的讽喻,还隐藏对贫富差距、阶层流动的焦虑。人们开始意识到,财富绝不只是钱的问题,它包含审美、品位、道德等诸多因素。如果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那么没有精神底蕴的财富也终将是水中月和镜中花,不值得人们追逐,不值得人们羡慕,不值得人们崇敬。
“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邵逸夫先生不但如此说,并且这样做。今天,当我们的生活逐步富足起来之后,特别是当某些人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更要守护好精神家园的独立与纯粹,毋让心为物役,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有德、富而好礼。邵逸夫先生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财富与慈善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诠释,特别是那矗立在各地的一座座逸夫楼,就是一个个启迪和净化人们心灵的“财富地标”,使人们感悟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