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4-08-15韩胜华

山西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金龟子枝干病斑

韩胜华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 太原 030003)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区、丘陵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发展核桃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全省核桃经济林每年以3.33万hm2的速度递增,产量逐年增加,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核桃产品,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但核桃病虫害的危害也直接影响着核桃产量和品质,因此防治核桃病虫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核桃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受其寄主和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枝叶繁茂、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病虫害发生较重;在偏施氮肥的果园,虫害发生较重;在杂草丛生,树势衰弱的果园,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因此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可以改变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从栽培学的角度来讲,选择具有抗病虫特性的优良品种,采取合理的栽培密度,通过合理整形、控制枝量、增强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提高结果部位,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菌的侵染机会;合理蔬果,减轻果树负载量。上述措施均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2 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食叶害虫

核桃的食叶害虫主要有黑绒金龟子,又名东方金龟子,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杂食性害虫,幼虫主要危害根系,成虫取食叶片、嫩枝、嫩芽和花柄,严重时可将整树的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核桃树势和产量。

2.1.1 形态特征

该虫成虫体长约7.0mm~8.0mm,略呈卵圆形,体黑色或黑褐色,密被黑绒毛。触角褐色,鳃叶状,共10节;前胸背板密布刻点;侧缘弧形,具一列刺毛。每一鞘翅上有由刻点组成的纵沟9条。

2.1.2 生活习性

该虫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表土下约30cm的土壤中越冬。幼虫共Ⅲ龄。越冬成虫于第二年4月下旬出土,5月~6月为危害盛期,成虫咬食叶片、嫩芽。6月下旬产卵,7月初出现幼虫,8月中下旬幼虫入土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并在原地越冬。成虫常在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2.1.3 防治措施

1)成虫大量发生期,因其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可以用黑光灯诱杀;也可以用马灯、电灯等诱杀;或将糖、醋、白酒、水按 1∶2∶2∶25 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农药制成糖醋液,装入罐头瓶中(液面离瓶口23),悬挂在核桃园进行诱杀。

2)利用成虫假死性,组织人力在清晨或者傍晚敲树震落后捕杀。

3)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忌食同类尸体并厌避其腐尸气味的现象,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驱避金龟子。将人工捕杀的金龟子捻碎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放在日光下暴晒使其腐烂,经2.0d~3.0d塑料袋鼓起且有臭鸡蛋味散出时,把腐烂的碎尸倒入水中(水量以浸透为度),然后用纱布过滤,过滤液按1∶150~200的比例加水喷雾。

2.1.4 植物源防治

在核桃园周围种植蓖麻,成虫取食蓖麻叶后可致死或用干蓖麻叶浸出液喷洒树上树下,有很好的驱赶作用。

2.2 危害果实害虫

危害核桃果实的害虫主要是核桃举肢蛾,俗称核桃黑或黑核桃,是造成核桃产量低、质量差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危害果实,在果皮内纵横串食,虫道内充满虫粪,蛀入孔处出现水渍状果胶,果皮变黑,逐渐下陷,干缩变黑,引起早期落果,全果被蛀食空则变成黑色,脱落或干缩在树枝上。

2.2.1 形态特征

该虫成虫体长 5.0mm~8.0mm,翅长 13mm~15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前胸部色较深,复眼红色。

2.2.2 生活习性

该虫每年发生1代~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6月上旬-7月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8月上旬,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在6月中旬开始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成虫羽化后多在树冠下部叶背活动,静止时,后足向侧上方伸举,故称“举肢蛾”。

2.2.3 防治措施

1)及时采拾被害果,将被害果集中烧毁或深埋,直接消灭越冬虫源,减少下年虫口密度。

2)早春或晚秋翻耕园地或刨树盘,清除园地落叶杂草,捡拾土中虫茧,进行集中消灭。

3)5月上旬成虫出土前,在翻耕或刨过的树盘内,喷施25%辛硫磷微胶囊,每公顷用量1.0kg,500倍液喷施,施后浅锄,毒杀出土幼虫。

4)6月上旬-7月中旬,成虫羽化前,用600倍液苦参碱+1000倍液毒死蜱溶液每隔10d进行树冠喷洒1次,共喷3次。

2.3 核桃腐烂病

该病又叫“黑水病”,属于真菌病害。受害株率可达50%,高的可以达到80%以上,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导致枝干干枯和树体抵抗力下降,降低结实能力,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死亡。核桃腐烂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枝干的阳面、树干分叉处、剪锯口和其他受伤部位。在同一核桃园内,结果树、老龄树、衰弱树的发病率较不结果树、幼龄树、强壮树要高。

2.3.1 病害症状

幼树发病后,病部可深达木质部,四周出现愈伤组织,呈灰色梭形病斑,水渍状,用手指轻压流出液体,有酒糟味;中期病皮失水干陷,病斑散生众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纵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可造成枝干或全树死亡。成年树受害后,因树皮较厚,病斑初期在韧皮部腐烂,病斑呈小块状互相连接,周围集结大量菌丝层,一般从外面看不出明显的症状,当发现皮层向外流出黑色液体时,皮下已经扩散成较大的溃疡面。枝条感病后,颜色逐渐失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失水、皮下密生黑色小点,呈枝枯状。修剪口感染发病后,出现明显的褐色病斑,并向下蔓延引起枝条枯死。

2.3.1 发病规律

病菌在枝干病部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昆虫等媒介进行传播,从伤口、剪锯口等侵入。病斑扩展在4月中旬-5月下旬。一般管理粗放、土壤贫瘠、排水不良、水肥不足、树势衰弱,或者遭受冻害的核桃树容易感染此病。

2.3.2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对土壤结构不良、贫瘠的核桃园,要先进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合理间作,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抵抗能力,可以减少发病率。

2)适度修剪。秋季核桃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如果树冠密闭可以疏除部分大枝,打开光路。生长期间疏除下垂枝、老弱枝,以恢复树势,并对剪口用20倍果康宝+5倍氨基酸或愈合剂涂抹。适期采收,尽量避免用棍棒击伤树皮,减少病菌侵入机会。

3)刮除病斑。一般在早春进行,也可在生长季发现病斑随时刮治。刮治范围要比病斑大1.0cm即可。树皮没有烂透的部位,只需将上层病皮刮除;病变深达木质部的要刮到木质部,刮后用5倍果康宝溶液涂抹。刮下的病皮要集中烧毁或者深埋。

4)树干涂白防冻。越冬前用生石灰、食盐、动物油、淀粉以 30∶5∶1∶1∶100 的比例混合配成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以降低树皮温差,减少冻害和日灼。春季发芽前,用果康宝+氨基酸涂干,增强树体抵抗力。

猜你喜欢

金龟子枝干病斑
何 芳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松树金龟子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忙忙碌碌的金龟子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大自然的除草机——金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