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对策
2014-08-15盛晓婷
盛晓婷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历来是全国红枣的重点产区之一。枣树作为全省主要干果经济林树种,曾经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干果经济林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致富的重点工程来抓,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以年均6.67万hm2的速度递增,发展速度空前高涨;反观枣业的发展,作为全省第二大干果经济林树种,枣产业却不温不火。由于管理、管护措施跟不上,加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红枣裂果、病害时有发生,有产量无质量,有面积无效益,严重挫伤了枣农种枣、管枣的积极性。据调查,山西省红枣平均亩产只有100多kg,远低于全国其他枣产区的平均水平,红枣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下滑。为此,本文就加快山西省枣产业由外延型、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提升枣树管理水平,振兴红枣产业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几点认识和建议。
1 红枣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
1.1 从山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看,枣产业仍然是一项比较效益高的农业产业
山西立地类型多样,山区丘陵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地理位置处于温带落叶果树带和寒温带落叶果树带。在这些地区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种植红枣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特别是在沿黄河地区,土层深厚,光热资源充足,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种植优质、有机红枣的天然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发展,全省红枣种植面积达到33.33万hm2。沿黄河地区的兴县、临县、柳林和石楼等县,涉及55个乡镇、70万枣区群众,靠红枣每年人均增收500多元,有的还上升到1 000多元。有了这部分收入,在当时连续五年特大干旱的情况下,粮食近乎绝收,而枣区群众生活水平不但没有到受影响,反而还有提高。
1.2 从枣区群众的种植传统看,红枣仍然是广大群众乐于栽种的主要树种
枣树耐旱、耐寒、耐瘠薄,生态适应性强,被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经过长期的发展,山西省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枣树种质资源。据初步统计,全省有50多个县种植红枣,有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枣树品种约100多个,而且培育出了木枣、板枣、骏枣、壶瓶枣和油枣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十大名枣”。截止到2013年底,全省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06万hm2,红枣种植面积接近26.67万hm2,枣区群众达800万人,是仅次于核桃种植面积的全省第二大干果树种。从这一点来讲,红枣产业在山西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红枣产业振兴,占全省农业人口近40%枣区群众将失去脱贫致富基础和载体。
1.3 从人类健康饮食的发展趋势看,红枣仍将是未来大众消费的主导果品
红枣含糖量高,是天然的“木本粮食”。同时,红枣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且在含量上明显高于其他鲜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食品。在《本草纲目》中,对于红枣安神补气、益寿延年的功效也都有详细论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枣已成为全世界华人餐桌上的必备食品;受海外华人的影响,在中东地区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逐渐形成了食用红枣产品的习惯。我国目前人均鲜枣只有0.30kg,从市场前景看,现有产量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于健康消费的现实需求。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了10倍,但从未出现大规模积压的现象。
2 山西红枣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粗放经营、放任管理仍是部分枣产区红枣种植的主要模式
像石楼县、永和县这样的红枣栽植面积大县,人均红枣面积达到了5亩,但这里的人均收入仍然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农户的种植观念仍然是靠天吃饭,经营模式仍然是大田式粗放经营。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红枣产量低而不稳。全省近26.67万hm2红枣,有14万hm2属于低产低效林,多数产区平均亩产只有100kg,是全国其他省份平均亩产的一半,远低于国家枣树丰产林指标。红枣生产和市场流通的现实需要。加之,地方政府和企业自身品牌宣传工作滞后,培育地方自主品牌的意识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省红枣品牌不响、销路不畅。
2.4 龙头企业培育滞后、贮藏加工能力不足仍是红枣产业发展的短板
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来讲,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当前,山西红枣正常年景产量在8.0亿kg左右,而像临县“天渊”、交城“天骄”、太谷“天山斗”、榆次“宏大”和稷山“胃乐”等等,这样的大型红枣加工企业,全省不过10家,红枣保鲜、加工能力不足50%,精深加工能力不足20%,即使遇上丰产年也会出现红枣卖难的问题。究其原因,
2.2 裂果率居高不下、枣果品质不高仍是广大枣农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由于多数红枣县品种单一,成熟期相对集中,成熟后采摘不及时,再加上不断出现的秋季连阴雨,导致全省主要枣产区出现了较严重的裂果灾害;同时,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枣产区树体老化,树势衰弱,抗病能力差,缩果病、枣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红枣品质。据调查,在部分枣产区,病果、裂果率已达60%~70%,严重年份达80%~90%,广大枣农损失惨重。病果、裂果灾害已经成为阻滞山西红枣产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使全省枣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正常红枣收益失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市场上无枣可卖,社会需求难以保障;使省内红枣加工企业失去了原料来源,企业自身发展“搁浅”。
2.3 组织化程度低、市场意识不强仍是制约枣农增收的主要瓶颈
在组织化方面,从全省来看,由于多数枣产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加之县里、乡里的红枣协会和合作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区域内红枣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枣农管理枣园的能力和意识不强,直接导致了红枣单产不高、品质不佳、效益不显好。在市场营销方面,传统观念远不能适应主要是由于龙头企业缺乏,多数枣农仍采用传统的晾晒方法,导致30%的枣果在晾晒、贮藏过程中霉烂、变质,影响了红枣品质,最终影响了销售和枣农的收入。
3 促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应采取的措施
3.1 靠政府重视引导
红枣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首先,红枣产业的纵深发展要依靠切实可行的、能够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政策不断推动。其次,支持、引导建立红枣协会和合作组织,使其在政府推进红枣产业过程中,担负起纽带、参谋、助手和协调服务的作用。第三,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招商引资等主渠道,做好红枣产业的宣传工作,畅通枣农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增强红枣产业的对外影响力。
3.2 靠资金投入保障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永和县、石楼县,每年能从县级财政分别拿出300万元和600万元,用于红枣管理示范园建设,用于支持红枣产业发展。财政宽裕的县,特别是红枣主产县,更应该逐年增加对红枣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把红枣产业做实做强,让广大枣农真正从红枣产业中得到稳定的收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3 靠科技应用推广
导致山西省红枣产业面积萎缩、产量滑坡、枣农积极性受挫,科技应用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要在红枣丰产栽培、中低产枣园改造、品种改良、防病防裂果技术、果品贮藏、精深加工、市场面向等方面,将科技力量与红枣资源有效整合、零距离对接,解决制约红枣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培育优势特色品牌和红枣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提高红枣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3.4 靠管理常态有序
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离不开常态有序的管理。加强全省红枣低效林管理,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借鉴永和、太谷等县的经验,组建县级林业技术服务队,由县林业局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配备工具,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枣园,从事修剪、整形、施肥、防病虫害等服务示范工作,帮助枣农解决技术问题。第二,通过技术服务队在田间地头、园内树下的实战与示范,培训更多的乡、村红枣技术员和技术型枣农,最终提高广大枣农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升红枣经济林管理水平。第三,逐步推行无公害红枣标准化有机生产技术,扩大有机红枣种植规模,提高红枣品质。
3.5 靠机制创新调动
好的机制是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向红枣产业聚集的有效手段。创新合作方式,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逐步引入专业公司,将枣农分散粗放经营的枣园引导流转给公司,由公司统一标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建设高效红枣园区,枣农入园打工,定期按股分红。这样,既降低了枣农的市场风险,也实现了红枣生产的标准化、科学化、效益化。
3.6 靠企业加工利用
多年来,贮藏加工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全省红枣产业的发展。首先,应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把基地、农户、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有效解决产量与加工、生产与流通、产品与市场的矛盾,实现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与统一市场的有效对接。其次,加大对红枣保鲜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从事红枣保鲜、贮藏、烘干等业务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用地、税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方面政策优惠,确保90%以上的枣产量能够得到加工、贮藏,实现“提高质量、增加供给、均衡上市、促进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