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急性副猪嗜血杆菌病 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治
2014-08-15林勇1杨松全2丁玉春2
林勇1,杨松全2,丁玉春2
(1.四川省资中县顺河场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资中641205;2.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60)
1 临床症状
病猪采食减少或废食,喜卧,嗜睡,扎堆,体温达40~42℃,皮肤发红或有出血点,耳、腹下,四肢内、外侧先后出现紫斑及皮疹,其呈腹式呼吸,出现肺炎症状,严重的张口喘气,因呼吸麻痹而亡。部分病猪鼻流脓液,有的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浆液性鼻液,关节肿大,跛行或卧地不起。
2 剖检病变
病死猪以出现多发性浆膜炎为特点,大量的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在腹膜和胸膜上,呈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变化,其胸腔、腹腔积液,心包液和关节液增多,积液呈淡黄色,有的呈胶冻状;脾脏肿大,边缘有锯齿状突起;肺脏上覆盖一层纤维性渗出物,部分肺心叶、尖叶肉变或虾肉样变,肺瘀血,肺间质增宽,肺呈暗红色及大理石样变化,小部分肺脏甚至出现脓肿,肺与胸膜粘连,肺叶切面有红色液体渗出,腹腔脏器与腹膜粘连;肾肿大、出血或有白色坏死灶,肾皮质出血,乳头有出血点;尿潴留;胃内无内容物,胃底充血;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肠系膜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其切面充血、出血,呈灰白色。
3 实验室检验
3.1 猪蓝耳病病毒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蓝耳病病毒抗原呈阳性。
3.2 药敏试验 分离菌对替米考星、丁胺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红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钠、庆大霉素不敏感。
4 治疗
4.1 隔离病猪,进行带猪消毒,1次/3d。
4.2 猪群紧急免疫蓝耳病活疫苗,1.5头份/头。
4.3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用普清(包被替米考星)、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等结合多康-21拌料或饮水,林可霉素肌注。
5 小结
5.1 副猪嗜血杆菌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部分猪场免疫失败可能是由于疫苗菌株血清型不同,发病严重时,应使用多个血清型的疫苗进行免疫。发病严重猪场,母猪可在产前7周和4周分别免疫1次,仔猪在7日龄、21~23日龄各免疫1次。
5.2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该病可造成猪免疫力下降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等。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后,疫苗弱毒会损伤机体的巨噬细胞,导致巨噬细胞数量短期内迅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