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2014-08-15吕火明刘宗敏
□吕火明* 刘宗敏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5.2%。但与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尚未健全、缺乏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和法律保障机制滞后等问题。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运行和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形成“开放、流动、合作、发展”的农业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可从下述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立项机制
创新立项机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科学研究在立项之初就奠定了转化的基础,在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兼顾各利益主体角色定位,通过创新科技立项方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创新立项管理机制的重要命题。坚持“研究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的研究思路,不断从农业产业发展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以此来确定研究项目。在支持方式上,由竞争为主向稳定为主转变,更加注重对农业科技工作自身规律的把握。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应集中相应的经费,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协作攻关,争取重点突破。
二、完善激励机制
从人员管理、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入手,通过择优聘任的岗位职称管理、岗位目标管理、工资结构管理,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出成果。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和科研机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科技人才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确保优秀科技人才收入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在创新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重大项目给予重奖,提高农业技术研究人员和推广人员的现实回报率,保障科研创新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创新积极性。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评价机制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是科技成果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决定评价效果的关键。科技成果评价应遵循公正性、可信性、实用性、透明性和反馈性原则。要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倾向。在有些领域,应当逐步乃至最终用“知识产权制度”取代“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加大稳定支持力度,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适当延长评估周期、减少评估频次、完善评价标准,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论文导向,突出研究质量和实际贡献,为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持续研究、长期积累、出大成果创造条件。
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提高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科技项目,开展集成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创新模式,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按照“资源共享共用、权益合理分享”的思路,积极推进跨单位、跨市县的农科教、产学研的大协作,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联合攻关团队。在组织模式上,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由单兵作战向联合协同转变,注重对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资源和条件的整合。要加强科研院所内部的人才流动与学术交流,使科研人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合作中产生出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以增强整体创新实力。
五、完善投入机制
农业的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最直接的手段。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确保法定增长。要继续贯彻自主创新行动,通过项目方式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要使农业科技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要建立相关的农业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担保机制,分担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农民培训。
六、完善产权机制
产权制度是界定人们受益、受损以及补偿的规则,也是科技创新的最持久、最有效的动力。由于大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保护的不完全性导致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所以要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使之产权化,保护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与农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特别是制定扶持农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搭建知识产权运用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定价,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