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2014-08-15朱春香
朱春香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 200090)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精神和行为失调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产后抑郁症涵括了产后心绪不良、产后抑郁症以及超出产后心绪不良界限又未达到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状态[2]。于产后6周内起病,通常持续3~6个月,但也可持续1~2年。近年来,国内外对产后抑郁症的研究比较重视,尤其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的研究更为深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危害性
产后抑郁患病率高,影响人群巨大。据报道,国外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 ~33.0%;国内为13.1% ~16.3%[3-4];再次妊娠则有 20% ~30%的复发率[5]。尤其是既往存在经前综合征的患者更为多见。Garcia-Esteve等[6]研究认为,经前综合征被确认为产后抑郁症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认为,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母亲的能力来照顾婴儿和伴随的负面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及行为发展[7]。产妇在抑郁状态下泌乳延迟,乳汁分泌较少,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与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发展,甚至成为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之一[8]。产后抑郁症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妇女本身,还影响夫妻关系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9]。同时,产妇在抑郁状态下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可诱发产后出血。人际关系协调障碍,丧失热情与信心,甚至出现自杀或扩大性自杀现象。
2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2.1 生理因素 产后心绪不良与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和某些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发生率相当高,约有一半以上的女性在产后出现这种情况[10]。内分泌的变化主要是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在产后突然下降;研究发现,雌激素的变化致使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从而出现抑郁症状[11]。而孕激素减少导致类似于苯二氨芷类药物突然戒断,促进抑郁情绪发作[12]。产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迅速下降,产后T3<140 ng/mL的产妇为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推测甲状腺功能降低可能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之一[13]。
2.2 遗传因素 有专家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产后抑郁症属于内源性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及生理因素。有经前期紧张史和产前抑郁症;亲属有精神病史和产后抑郁家族史者容易发生。研究显示,许多情况下产后抑郁症从妊娠期开始,产前抑郁症是产后抑郁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产前抑郁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几率明显高于无产前抑郁患者[14]。怀孕前已有抑郁症但未及时发现,其产后发病的可能性高达30%以上[15]。研究发现,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女性中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高[16]。
2.3 心理因素 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家人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无形中给产妇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2.3.1 个性因素 性格内向的产妇,个体素质有神经质、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平时又不善于处理人际矛盾,产后发生此症较多。袁冬梅等[17]研究发现,孕产妇心理不健全、孤僻自卑、不合群、谨小慎微、易钻牛角尖、爱猜疑和不善表达等,这些人群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年龄偏小或偏大的初产妇,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可能是由于年龄偏小的妇女生活阅历浅,还没有从过去的孩子角色中脱离出来,对承担母亲的角色不适应。有证据表明,产后抑郁症患病率在青少年可能会更高[18]。在产后2~3个月,青少年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25.9%,而成年人是9.3%[19]。而年龄偏大的产妇又因过分担心自己年龄偏大,害怕难产,在分娩前及分娩时精神高度紧张,分娩后担心母乳不足和育儿困难等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2.3.2 角色缺如 从怀孕到产后,产妇经历了多角色的迅速转换,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或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韩思敏等[20]研究表明,角色的突然转换考验着产妇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产妇的心理因此发生变化。特别是产后1周情感变化明显,心理处于严重的不稳定状态,未进入母亲角色,担心孩子缺乏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关心。张颖等[21]研究显示,孕期心理准备越充分则产后抑郁症状检出率越低,即在孕期对母亲角色、产后休养、孕期和产后工作安排、孕期和产后经济等问题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则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大大降低;反之亦然。
2.3.3 心理压力 分娩前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尤其初产妇缺乏护理喂养新生儿的知识和技巧,对孩子哭闹手足无措,婴儿喂哺困难;并且产后身体的各种不适,产妇会觉得委屈,产生烦心、焦虑的情绪。产妇担心自己照看不好婴儿,又因为照顾婴儿导致睡眠失调,从而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非计划妊娠的女性没有为孩子的出生做好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准备,就增加了产后的心理压力,增加了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22]。
2.3.4 形象压力 生产后,产妇因为体形发生改变,若心理调适不当,可能会产生忧郁情绪。张国琴等[23]研究显示,孕前体重指数及其孕期体重指教的变化是影响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肥胖产妇比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
由牵引力公式可知,牵引力大小是由气流特性和纱线特性决定的,气流特性由气流密度ρ和气流速度V组成,纱线特性由纱线直径和纱线阻力系数CD组成。由于辅助管道中气流参数相对比较稳定,可知突出物通过改变纱线直径和纱线阻力系数CD来影响牵引力的大小。
2.4 社会因素
2.4.1 家庭因素 家庭支持是一个主要因素,包括丈夫家人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程度。怀孕后得不到丈夫的关心爱护,是产后发生抑郁的不利因素。在产后抑郁中丈夫的角色非常重要,产后家庭关注重心的转移及丈夫的体贴不够,且自己的身体正处在调养和恢复阶段,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再适应,如果得不到家人的体谅和帮助,会使产妇感觉委屈、烦躁、疲倦和焦虑,产生失落感。傅红珠[24]研究表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缺乏丈夫的支持,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矛盾、夫妻关系不和、产后缺乏家属和亲人朋友的关心是促进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2.4.2 经济因素 孕产妇生活条件,如住房拥挤和经济困难等可导致情绪低落;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产后抑郁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经济优越的女性不必为孩子出生及抚育的费用担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产后的压力,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研究表明,妇女产后情绪变化多由于生活条件造成,产后抑郁症与近期应激生活事件有关,夫妻分离、亲人丧亡、住房拥挤和经济困难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关[25]。
2.4.3 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和社区护理不完善,从医院获得的信息也不足以满足其信息需求,家庭中可以帮忙照顾产妇和小孩亲属也极其有限,产后自己又缺乏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经验和知识,造成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产后抑郁。女性在分娩过程中非常脆弱,她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医务人员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可影响和改变产妇的情绪和状态,如果态度生硬、恶劣会对产后抑郁的发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潘青叶[26]对75例产妇进行研究,得出夫妻关系不融洽者发生产生抑郁症的危险性较大。王彩霞[27]对80例产妇研究结果表明,产妇的家庭收入、家庭关系、分娩方式、住院环境及医院的服务质量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2.5 产科及儿科因素
2.5.1 担心分娩时的疼痛、能否顺利分娩。研究表明[28],分娩方式是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因素。自然阴道分娩和阴道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比紧急剖宫产的低,选择性剖宫产的风险比紧急剖宫产的高。手术分娩可使产妇产生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剖宫产的妇女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6.82倍[7]。剖宫产术,是一种非生理性的过程,孕妇在术前高度紧张和焦虑,担心并发症的发生等,对产妇的情绪影响很大。剖宫产术大多较顺产者失血多,失血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处于抑郁状态,故而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
2.5.2 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使产妇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应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担心其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对分娩感到恐惧、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下降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产程进展,又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此外婴儿出现健康问题如畸形、生病和爱哭闹等都会引起产妇产后抑郁。另外,不良的分娩结局,如看到或接触死胎和死产婴儿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精神高度紧张,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引起产后抑郁。
2.6 季节因素 分娩的季节也可能增加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文献资料显示,与春夏季相比,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在秋季和冬季更高;由于阳光照射少,从而降低光刺激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情绪障碍[29]。Yang等[28]对2 107例妇女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季节比,产后抑郁症更可能发生在冬季。
3 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高发病率及危害性提示医护人员要充分重视,对于存在抑郁症的产妇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治疗。从而促进产妇的康复,减少对婴儿的影响。
3.1 产前护理 一个完善的产前心理社会干预可成功地减少产后抑郁症。
3.1.1 加强产前保健及教育 从产前检查开始,向孕妇宣教孕期正常的心理变化;孕晚期每周由资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了解分娩过程,为分娩做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同时解答有关分娩的疑问,从中获得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共同制定分娩计划,使其有归属和依托感。妊娠期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抑郁,防止产后抑郁应从产前开始,把孕期抑郁情绪筛查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宣教内容,产前教育干预可以持续到产后时期[30]。开设孕妇学校,利用图谱和多媒体让孕妇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布和洗澡等技能,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做好准备。同时,加强胎儿监测,及早发现畸形儿,避免因畸形儿出生造成产妇沉重的心理打击。Zlotnick等[31]证明,标准的产前保健加上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可有效的降低产妇在产后3个月内重度抑郁症的发生。
3.1.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孕晚期通过助产士门诊,提供咨询、孕妇与助产士建立信任、伙伴关系[32];产前参观产科病房熟悉环境,有利于产妇的心理改变,促进护患相互信任[33]。入院热情接待孕妇,介绍病区环境、床位医师和责任护士,提倡导乐陪产,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基本知识的宣教,主动与产妇交谈,认真回答孕妇及家人提出的问题,针对孕妇普遍存在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活动进行情感疏导和健康教育,使孕妇情绪稳定。
3.1.3 加强妊娠期营养 日本1项前瞻性研究建议,怀孕期间食用的食物中含有多量核黄素(维生素B2),丰富DHA和高血糖指数膳食(碳水化合物迅速分解,提高血糖)均与降低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有关[34]。DHA高度集中在脑细胞膜和突触末端,在神经化学传递时起重要作用,对妇女的情绪具有正面的影响[35]。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激化大脑中的5-羟色胺的前体,色氨酸的释放。由于5-羟色胺水平的升高,抑郁症状随后减弱[36]。
3.2 产时护理
3.2.1 导乐分娩 临产时由助产士及丈夫陪伴产妇分娩,提供分娩指导和心理支持,收效良好。根据产妇的喜好播放音乐、电视节目,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分散产妇对分娩痛的注意力;同时关心产妇,协助饮水、进食、擦汗和如厕等生活护理,适时地给予抚摸,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运用无痛分娩技术,尽可能减轻疼痛及不适。多鼓励产妇,给产妇以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对产妇丈夫及家属进行宣教,强调和谐家庭关系及有效的关心支持对分娩和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让家属了解并主动参与分娩期间的护理活动,调整好心态,配合医师的治疗和助产士的指导。陆丽等[37]研究表明,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可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患病率。
3.2.2 倾听与讨论 在分娩后由助产士与产妇讨论分娩过程和经历,强调产妇对分娩这一压力实践所表现的反应是正常的情感变化,教育产妇如何初为人母。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有效的干预措施需要尽早启动,同时要求丈夫共同参与倾听与交流。资料表明,丈夫的情感支持、言语交流对产妇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改善有重要意义[38]。心理咨询和形体训练在缓解产后抑郁上有正面作用。
3.3 产后护理
3.3.1 产后心理疏导产妇 由于分娩消耗体力较大,产后会阴切口痛,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痛,产后更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运用护理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适时实施心理干预,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意识。虽然产后住院是短暂的,给产妇的教育和新生儿保健的教育,出院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尽量集中进行治疗操作,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抚触,促进母婴互动情感的交流,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使产妇及早进入母亲角色。林秀英等[39]认为,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主要是防止自杀,因为产后抑郁症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自杀。故应做到早识别,早防范,早发现并做好自杀的预测,高度警惕产妇自杀的反常行为。加强产后早期锻炼,不仅有利于促进产后子宫复旧,还能够恢复腹部肌肉紧张度,防止乳房下垂和产后肥胖,有利于产后形体的恢复,从而增强产妇的自尊心和自信感。一个全面的出院教育干预包括产妇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提供产后抑郁症的资料,使产妇在产后保持健康的心理,减少分娩后的心理疾病[40]。
3.3.2 产后家庭访问鼓励倾述 许多新妈妈都不乐意谈论抑郁症状,卫生人员需要关心产妇的健康,由助产士或社区工作者对高危产妇提供生理和情绪的支持,可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增加家访次数,可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产后6周持续给予产妇家庭访视,产妇了解产后抑郁症相关信息,在产后3个月得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低的评分[41]。目前认为,产后预防不仅对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还能协调家庭,指导其丈夫及父母积极参与照顾产妇,照顾婴儿及提供物质帮助及精神支持,同时还应提供多方信息指导,正确认识反常心理,解决生活难题,树立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3.3.3 其他护理 合理降低住院治疗等费用,倡导母乳喂养,减轻经济压力,以消除产妇后顾之忧。医务人员应给予产妇及家属提供有关信息和技能支持,帮助产妇掌握喂养技巧,照顾婴儿方法,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和有关育儿知识等,让产妇对照料婴儿和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还应做好药物护理,由于抗抑郁用药初期患者往往有焦虑不安等不适,适当加服安定药物。用药必须及时正确,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告诉患者服用药物要坚持疗程,逐渐减药,偶尔情绪波动无需紧张。对哺乳的产妇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由乳汁排泄,尽量不用或小剂量使用精神科药物。此外,安全护理不宜放松,患者自杀多发生在凌晨,要加强这段时间的病房巡视护理,并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小结
产后抑郁症影响着产妇的健康,危及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产后抑郁的女性仍未被发现,也缺乏适当的治疗。因此我国加强产后抑郁研究,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识别和实施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促进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
[2]张玲娟,张静.妇产科护理查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6.
[3]邱忠君,汪俊红,吕翠.孕产妇情绪评估调查与产后抑郁症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710-2712.
[4]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5]韩爱卿,单瑞芹,李娟.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0):4345-4347.
[6]Garcia-Esteve L,Navarro P,Ascaso C,et al.Family caregiver role and premenstrual syndrome as associated factor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08,11(3):193-200.
[7]Yozwiak JA.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adolescent mothers:a review o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2010,23(3):172-178.
[8]谢迅频.产后抑郁对母体乳汁分泌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766-767.
[9]Perinatal Mental Health Consortium.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Perinatal Mental Health 2008– 2010 Full Report[R].Melbourne:beyondblue the national depression initiative,2008.
[10]Brummelte S,Galea LA.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contribution of stress and ovarian hormones[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10,34(5):766-776.
[1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5-302.
[12]范学红.产后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27,29.
[13]Drevets WC,Todd RD.Depression,mania and related disorders.In:Rubin EH,Zorumski CF,eds.Adult psychiatry[M].2nd ed.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14]廖妮虹,陈艳,陈秀甜,等.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4):713-714.
[15]Pereira PK,Lovisi GM,Pilowsky DL,et al.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mong women attending a public health clinic in Rio de Janeiro,Brazil[J].Cad Saude Publica,2009,25(12):2725-2736.
[16]钱宝凤.产后抑郁症的成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7):110-111.
[17]袁冬梅,李莉.浅析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及护理干预体会[J].甘肃医药,2012,31(12):947-949.
[18]Figueiredo B,Pacheco A,Costa R.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Portuguese mothers[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07,10(3):103-109.
[19]Schmidt RM,Wiemann CM,Rickert VI,et al.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mothers followed four years postpartum[J].J Adolesc Health,2006,38(6):712-718.
[20]韩思敏,许波,何文静.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9-60.
[21]张颖,王燕.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272.
[22]Kheirabadi GR,Maracy MR,Barekatain M,et al.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rural areas of Isfahan Province,Iran[J].Arch Iran Med,2009,12(5):461-467.
[23]张国琴,左彭湘,张澜.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41-2442.
[24]傅红珠.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65-66.
[25]Adewuya AO,Fatoye FO,Ola BA,et al.Sociodemographic and obstetric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s in Nigerian women[J].J Psychiatr Pract,2005,11(5):353-358.
[26]潘青叶.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34-36.
[27]王彩霞.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40-41.
[28]Yang SN,Shen LJ,Ping T,et al.The delivery mod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2011,132(1-2):158-164.
[29]Yang SN,Shen LJ,Ping T,et al.The delivery mod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2011,132(1-2):158-164.
[30]Hiltunen P,Jokelainen J,Ebeling H,et al.Seasonal variation in postnatal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2004,78(2):111-118.
[30]陈静,王玉琼.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作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7A):1729-1730.
[31]Zlotnick C,Miller IW,Pearlstein T,et al.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for pregnant women on public assistance at risk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J].Am J Psychiatry,2006,163(8):1443-1445.
[32]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9-571.
[33]刘晓光.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8,14(24):180-181.
[34]Murakami K,Miyake Y,Sasaki S,et al.Dietary glycemic index and load and the 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Japan:the Osak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J].J Affect Disord,2008,110(1-2):174-179.
[35]Miyake Y,Sasaki S,Yokoyama T,et al.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relation to dietary fish and fat intake in Japan:the Osak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J].Psychol Med,2006,36(12):1727-1735.
[36]Miyake Y,Sasaki S,Tanaka K,et al.Dietary folate and vitamins B12,B6,and B2 intake and the 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Japan:the Osak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J].J Affect Disord,2006,96(1-2):133-138.
[37]陆丽,代莉,刘岚,等.导乐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23-25.
[38]毕文香,孙向芹.产后抑郁症患者与人格、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4):254–256.
[39]林秀英,林小红.26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l(1):37-39.
[40]Ho SM,Heh SS,Jevitt CM,et al.Effectiveness of a discharge education program in 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valuation study[J].Patient Educ Couns,2009,77(1):68-71.
[41]Heh SS,Fu YY.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al support in 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Taiwan[J].J Adv Nurs,2003,42(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