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研究

2014-08-15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冒顶溶洞隧道

左 杰

(贵州路桥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隧道施工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隧道工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隧道大溶洞冒顶现象经常发生,如果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后期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其质量和安全。因此,人们必须要分析溶洞冒顶现象发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隧道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松河隧道是贵州水盘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长隧道,位于盘县特区雨格乡与松河乡境内,全长高达4 760 m。隧道进口位于距道路起点K53+830 m位置,出口位于距道路起点K58+590 m的位置。

松河隧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它穿越中山区,海拔的上限在2 628 m左右,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岩溶剥蚀、侵蚀。在隧道穿过的山顶中,其标高高达2 308 m,距离雨格沟谷底大致在573 m上下,其一侧的地貌主要有岩溶沟槽、峰丛以及沟谷;山顶距离松河沟底约640 m,其一侧主要的地质是陡坡和陡崖,主要是由于玄武岩剥蚀而成,其地表大多被开垦成旱地,也有一些较少的村寨分布其中。

松河隧道穿越的地层有两种,一种是玄武岩,隧道出口段的玄武岩受风化影响严重,大多处于一种破碎状态,且以柱状发育;洞身部分的玄武岩,其与灰岩接触地带,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岩体也出现破碎的情况。另外一种是灰岩,它主要分布在隧道的进口段,延伸性比较好,属于一种节理发育,其地表因为常年受到岩溶的影响,有些地方的熔岩处于张开状态,岩体也不复完整,而是处于一种比较破碎的现象。松河隧道大角度穿过普股枢纽断层,总体说来,其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差,岩体的强度不够高。

2 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

2.1 大溶洞冒顶处理的原则

自从松河隧道的大溶洞被发现之后,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经各方现场察看后,召开专题讨论会。经过各方的研究和讨论,确定了总体的处理原则:注重安全、优化设计、提高效益,从而能够以最低廉的成本达到高效的成果。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必须要进一步观察大溶洞的变化情况,掌握其特点,即加强地质资料的补充和勘测。为了保障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隧道的相关操作尽量绕过溶洞。从左线开挖一横洞继续开挖掘进工作。

2.2 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

(1)随底回填加固

经过雨季观察,了解其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大溶洞底部互相畅联,受季节影响较小;其蓄水能力比较差,排泄的速度较快,最终确定对大溶洞进行加固处理,即在隧道以下,依照浸水路基采取填方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①在溶洞底部已有的标高以及此标高5 m以上的地方,分别埋设两根钢筋混凝土圆管,该管的直径在1 m左右,一根管的长度为34 m,另一根管的长度则为28 m,那么两层就有4根钢筋混凝土圆管。为了有效保障其效果,钢筋混凝土圆管的设置方向必须与溶洞的主轴方向一致;管的两端距离洞壁的间距控制在2 m左右;管间采用M7.5号水泥砂浆以及C15混凝土进行支座连接。为了有效防止脱节和开裂现象的发生,还必须做好支座的基础。

②在松河隧道大溶洞回填处理中,为了进一步保障其施工质量和钢筋混凝土管的安全,需要在回填前对钢筋混凝土圆管采取一些处理,即在混凝土管周围用M7.5号浆砌片石码砌防护,防止回填过程中损坏混凝土管,其高度要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管顶上方大约1 m处,其两端则按照1∶1的坡率进行码砌,这些操作完成之后,才可以采用比较大的块石、片石进行回填。

③为了进一步提高回填质量,从回填表面至隧底3 m的范围之内,需要额外增设三层台阶形基础,厚度均为1 m,材料分别是M7.5号、M10号浆砌片石以及C20钢筋混凝土底板。在回填处理中设置两层钢筋混凝土管,主要的作用是确保溶洞底部周围的排水顺利,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从而有效提高浸水路基填方的质量。在松河隧道的隧底加固中,其范围在距道路起点YK55+100~YK55+127间,长度共计27 m。

(2)溶洞壁加固

距道路起点K55+100~YK55+127间的加固施工中,溶洞顶部的掉块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洞壁的坍塌范围不断扩大,最终造成溶洞与左线出现导坑贯通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对大溶洞的洞壁进行加固处理,其具体的处理方案是:先将溶洞所有倒悬体炸掉,然后再将隧底以上溶洞壁依照现有的断面作为喷锚支护,其作用是对围岩表面进行封闭处理,从而防止坍塌现象的再次发生。具体的加固措施如下:对大溶洞洞壁的四周表面进行喷混凝土处理,厚度控制在15 cm左右,锚杆长度为3.5 m,在孔口处设置垫板。为了有效保障加固质量,锚杆间距按1 m×1.5 m的梅花形布置,钢筋网格的间距为20×20 cm。

(3)在溶洞穿过地段空腔位置增设50 cm厚的C25混凝土护拱,护拱中用20B工字钢架作为骨架支撑,每榀拱架应用钢筋连接牢固后才能浇筑混凝土,目的是防止大的掉坏砸坏二次衬砌混凝土,确保施工及后期营运安全。

(4)衬砌加固处理

经过设计单位人员的检算,距道路起点YK55+099~YK55+129之间的拱墙需要进行加强衬砌处理,具体的措施如下:

在该段里程范围内按Ⅵ级围岩支护参数进行加固处理,初支采用I20B工字钢架封闭成环,间距50 cm每榀,系统锚杆长3.5 m,间距为50×100 cm,加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该段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主筋采用双层Φ20钢筋,主筋间距15 cm,衬砌厚度加厚为60 cm。

3 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的注意事项

在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处理的事项采取合理的材料,比如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片石等,从而有效保障质量。(2)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成本。(3)做好后期的维护。人们完成一系列的加固、回填之后,需要在后期做好维护,保障其质量。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则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溶洞冒顶处理质量。(4)在隧道溶洞冒顶处理中,切实提高对水的重视,加强引导,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隧道能够顺利通过软弱地带,保障隧道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崎岖山区的交通逐渐发展起来,有效推动经济的蓬勃发展。隧道工程的溶洞冒顶问题,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在松河隧道的溶洞冒顶处理中,从发现到处理,经过了多方的研究和讨论,属于比较可行的方案。人们在以后的隧道溶洞冒顶处理中,同样需要根据其地质水文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有效提高处理技术,保障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推动我国隧道工程的又好又快发展。

[1] 何新凯,彭杰,王木群.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J].公路工程,2011,(2):137-140.

[2] 刘光龙.公路隧道溶洞冒顶处理方案[J].西部交通科技,2012,(5):42-44.

[3] 韦志翔.岩溶地区隧道大溶洞处理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Z3):94-96.

[4] 周伟,罗永,张明明.浅埋隧道冒顶处理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227-229,250.

[5] 张忠义.岩溶隧道塌方冒顶处理技术[J].价值工程,2014,(12):133-134.

猜你喜欢

冒顶溶洞隧道
和睦山铁矿冒顶事故时空规律及预防措施
隧道浅埋段冒顶应急处治技术研究
与隧道同行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末采贯通顶板冒顶区加固实践
出发吧,去溶洞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事故方法探索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神秘的溶洞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