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2014-08-15孔荣
孔 荣
(贵州省兴义公路管理局)
1 施工准备
(1)拌和及运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存放混合料时应注意选择保温、安全及能够有效防水的场所,以免对施工材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选择矿料规格时,要以施工面层配合比及厚度为依据,粗集料占70% ~80%,油石比约为5%,矿粉占5% ~10%。搅拌场所应选择在施工现场附近较为开阔平整且方便车辆通行的地点,搅拌前应均匀加热沥青、矿料,沥青拌和温度应控制在160 ~170 ℃之间,矿料温度应为170 ~190 ℃。将混凝土与沥青拌和后,应对混合料的结合度进行检查,混合料中无结团块且均匀一致,才能采用运输车将混合料送至施工现场。为避免粗细集料出现粘料及发生离析,在运输车金属板涂抹柴油与水组成的混合液。(2)路面试验段的施工。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铺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及确定合理的配合比、选择摊铺机械、确定摊铺速度与温度、选择压实机械、确定压实遍数及松铺系数等,以便能够控制好路面施工质量,试验路段的长度应控制在250~450 m 之间。(3)处理路面基层。清理基层后及时修补、整平不平整的部位,同时将沥青铺洒在路沟及路缘石等结构物表面。在进行测量放样时可每隔5 ~10 m 设置钢筋桩,并将摊铺施工层设计标高标示出来。做好以上施工准备后。
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 路面摊铺施工技术
(1)先对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如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则应处理好之后再摊铺混合料。利用2 台摊铺机联合摊铺路面,以梯队作业的方式完成施工,摊铺的重叠宽度应控制在5 ~10 cm 之间。(2)利用钢丝引导高程进行找平,直径为2.0 ~3.5 mm;如为弯道段,则钢筋支架设置的距离为6 m,如为直线段,则间隔15 m。(3)应在气温>10 ℃环境下进行摊铺施工,采用试铺试压中确定的施工松铺系数,在摊铺施工的过程中定时对路面横坡、路拱及摊铺厚度等进行检查、校验,当在检查中发现实际数据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及时调整铺筑方式。(4)摊铺机开始作业前应对其熨平板进行预热,确保熨平板的温度在130 ~160 ℃之间,同时以连续、均匀及缓慢的方式将混合料摊铺到施工部位。在摊铺时应避免中途停顿及随意改变施工速度,同时保证布料器始终处于转动状态。此外,不得随意对熨平板固定厚度进行调整,当铺层厚度及材料类型发生改变时,要及时调整布料器高度,而摊铺装置的振幅、振频应由摊铺厚度及混合料特性所决定。(5)如在施工中发现存在拖痕、离析、路面不平整、边缘及接头缺料等情况,应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混合料进行更换、找补。
2.2 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完成摊铺施工后应根据现场要求及时碾压路面,并保证压实后摊铺层厚<100 mm。在具体的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优先考虑选用轮胎式或钢轮振动式压路机,单个作业面应配备2 台以上压路机,如DD110 或DD130 压路机等,施工时压路机的振幅可保持在0.2 ~0.8 mm 之间,压路机的总质量应为25 ~35 t。(2)严格按照初压施工、复压施工及终压施工三个步骤对路面进行压实。在初压施工中应确保混合料的温度>120 ℃,为防止路面出现裂口,应使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静压,次数以1 ~2 遍为宜;初压完成后及时对路拱及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如发现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应及时进行修正。进行复压时应保证混合料的温度>90 ℃,复压次数控制在5 ~7 遍之间。当混合料的温度>70 ℃时可直接进行终压,终压次数为2 ~5 遍;进行终压时应注意将压路机的振动功能关闭,以免留下轮迹。终压后应对路面压实度进行检测,如压实度达不到设计值,则应及时进行重新碾压。(3)在碾压路面时如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则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对碾压的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如采用双钢轮式压路机进行初压,则应确保施工压力在400 N/cm 以上,如为轮胎式压路机,则确保胎压在1.0 MPa以上,且轮胎不得出现破损现象。(4)在压实施工中应确保碾压长度与摊铺施工速度保持同步,压路机来回碾压的范围与摊铺机梯形前进的范围相适应,且中途不得暂停碾压。对于公路路面的边缘部分、加宽部分、拐弯死角处、挡土墙及桥梁等无法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的施工部位,应利用夯板进行强化压实。
2.3 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由于接缝处理质量会对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对路面接缝进行有效的处理。为保证接缝处理的有效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对构造物连接处及接缝进行处理时,应尽量减少横向及纵向接缝,并保证接缝处于平顺状态;避免将纵向接缝设置为平行或连续直线,应尽量设置为热接缝。设置热接缝时留下10 ~20 cm 宽的混合料暂时不作碾压,并将未碾压部分作为基准高程面,在碾压完其余部分后再对留下的摊铺部分进行跨缝碾压。(2)设置纵向接缝时应保证上下摊铺层之间的错位在15 cm以上,并同时在超车道及行车道的标线下方设置上层纵缝。如摊铺、压实施工中断且混合料末端冷却,则应设置横向施工缝,避免留斜接缝;上层与下层的横缝应错开1.5 m 以上,且铺筑方向应与横缝方向成直角。在横向接缝部位开始新一轮的摊铺施工前,应将粘层沥青刷涂于施工缝的垂直边缘,并根据设计要求对平板高度进行调整。(3)采用双轮式压路机横向碾压预留的横向接缝,同时将压路机放置于碾压带边缘外侧部分,碾压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好新铺混合料的宽度,位于压实路面的压路机一次性碾压新铺层宽度应控制在15 ~25 cm 之间,采用横向碾压的方法碾压新铺层之后,再根据路面压实的设计要求对新铺层进行纵向碾压。此外,在碾压接缝过程中应同时进行人工找平,以便能够提高接缝部位的平整度。
3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施工具有劳动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在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也较为复杂,因此要加强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并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
[1]赵爱民,吕金尚.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在高寒地区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11,(2):25-27.
[2]徐俊.浅析公路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破坏原因与防治措施[J].中华民居,2012,(4):1124-1125.
[3]陈玉红.纤维沥青混凝土在干线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30(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