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山区各种不良地质对公路路基的影响、评价及防治

2014-08-15李仕顺龙坤蓉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泥石流岩溶滑坡

李仕顺,龙坤蓉

(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1 公路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分析

地质灾害种类有很多,影响也很大,面对这些问题,常采用一些防治的监测方法,一般常用埋桩法,埋丁法,贴片法,上漆法等方法,以此来预防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给公路路基带来的危害。崩塌,泥石流等的防治基本方法是加固工程,进行阶梯式减载,加大排水工程,完善排水系统,尽量避免地表水渗入带来的塌陷,塌陷与排水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也有人为因素,第一,由于乱砍滥伐,对植被的肆意破坏,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同时,烧山造林,破坏山体,也是引发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因素。第二,强制施工,施工当中采用强制爆破,造成山体松动,遇到强降雨天气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这种人为的因素,应该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

2 贵州省常见的地质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岩溶等。

3 地质灾害对公路路基的影响及防治

3.1 滑坡泥石流的影响

滑坡经常发生在雨季,当贵州省的雨季来临时,滑坡的土质多为粉质粘土,干燥后多为坚硬泥土,空隙大,融水性比较好,当进入雨季时,地表水不易排出,向下滑出,从而导致滑坡,滑坡会阻碍交通运输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甚至会掩埋道路,阻断交通,对路基产生严重破坏。

山区的公路大多数都是沿河沿山分布,当泥石流发生时,常会破坏公路,导致公路路基失去稳定性,会造成严重的道路阻塞,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泥石流对道路的冲击,严重侵蚀道路的路基,造成路基损毁。

治理对策:

(1)要把道路两旁边坡的坡度放缓,减小滑坡泥石流灾害来临时的冲击力,分台阶进行减载,逐台阶清除下落的土体。

(2)在泥石流多发区修建一些低矮的河坝,拦截住泥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和石块,减弱泥石流来临时的冲击力,降低流速,减小损失。

(3)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修整梯田、封山育林等,减少水土流失。

(4)建立防护墙,在道路两旁的山体上采用砌石挡土墙,防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5)水是诱发泥石流滑坡的重要因素,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

(6)提高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避线设计。

3.2 地面塌陷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地面塌陷是不合理开采造成的。

对于规模不大的塌陷灾害,对于抗风化能力强,质地坚硬的岩石边坡,可采用勾缝和灌浆等的处理方法,由于不同路段出现的塌陷情况不同,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加强预警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3 地裂缝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地表水沿着地面裂缝带渗入,对地基产生影响。

由于地裂缝这类的自然灾害难以预防,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多采取避让的方法,通过加强对地裂缝区的勘察工作,限制地下水开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地裂缝周围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增大保安柱,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地裂缝带来的损失。

3.4 崩塌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崩塌对道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崩塌来势迅猛,经常摧毁道路路基,由于不合理开采活动造成路段塌陷,边坡变得陡峭,导致发生崩塌,崩塌会阻断道路,冲毁行驶的车辆,有时还会使道路某段积水,导致路基被水淹毁。

治理措施:对于中小型的崩塌,可以采取遮挡的方法,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另外还可以排水、削坡等。

3.5 岩溶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会产生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水文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作岩溶。岩溶会引起公路路基不均匀下沉,路基滑动,地表塌陷等情况。治理措施如下。

(1)作出科学的预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合理开采地下水。

(2)注浆治理,对于勘测出来的不稳定的区域进行注浆处理。

(3)加强灾情预测,包括水文、地质、已有塌陷部位的塌陷特征、环境等。

(4)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加强对公路的排查和巡视,消除安全隐患。

4 公路建设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施工材料不符合规格,材料不合格,使用些劣质材料,极易造成道路安全隐患。

(2)缺乏安全方面的教育,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3)加强监督力度,接受监督,落实监督机构,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完善预警系统。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4)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系统,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 评 价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进行优化完善,针对贵州山区地质灾害对道路路基的影响进行探讨,重点是寻找参考依据。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道路安全,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如期完成工程。

[1]徐溧伶. 贵州地质灾害现象透视及防范策略初探[J]. 珠江现代建设,2013,(2):1 -3.

[2]李宗发. 贵州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J]. 水电勘测设计,2009,(1):2 -3.

[3]王思敬. 创新地质灾害的认识与实践——评《贵州地质灾害及其防治》[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6):1.

猜你喜欢

泥石流岩溶滑坡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泥石流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