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在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2014-08-15金月珍
金月珍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一、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种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它们迫切需求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素质良好的职业技术人才。然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就综合素质观之,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理想,容易误入歧途;自控能力不强,遇事容易冲动;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凡事向父母、老师求助;就学习层面观之,他们学习基础不理想,底子薄;知识面不宽,没有系统性;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基本属于完成任务型。
而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理想:大多数学生还在英语殿堂的门外徘徊;班级学生总体英语水平不理想,读音不准,句义不连,大多数学生学了将近九年的英语,简单的英语对话却结结巴巴,书面表达也是错误百出,甚至部分学生连 26个字母也写不对、读不好、背不出。笔者从事职校英语教学多年,长期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到了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痛苦,他们学得很吃力、很被动。所以,笔者一直思索着如何扭转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局面。
二、背诵的理论基础
笔者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职校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对职校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认为背诵是扭转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关键。那背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1.Dawkins的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Darwin)进化论观点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这个术语在 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 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Dawkins(1976:192)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个过程,广义而言,可以被称为模仿。这个定义表明模仿是模因论的根本点和基本特征。模因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播。也就是说,模因类似于基因,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如果基因是第一类复制因子,如长相、身材等是基因遗传的表现形式,那么模因则属于第二类复制因子,如传统习惯、时尚服饰、思想言论等都是模因传播的表现形式。基因和模因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来自复制,而且不断地被复制。根据模因的定义内涵,我们可以推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
模因论(Dawkins,1976:193)认为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也是模因传播的载体。语言模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分为两大类: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模因是指大脑里信息内容作自我复制和传播。基因型模因可以解释为内容不变,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变化。前者如名言、警句、引文、口号等;后者如人们又称“红薯”为“甜薯”、“山芋”、“地瓜”、“白芍”等。表现型模因是指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不同内容加以复制和传播,即形式不变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的模因。例如,1972年发生在美国历史上很不光彩的政治事件并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丑闻后,“水门”这一信息被反复复制为“伊朗门”“足球门”,甚至“拉链门”等。
模因论(Dawkins,1976:193)认为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目的语的语言输入模仿最后复制甚至创新所需的语言输出。模因论的信息复制观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启发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提高语言的习得效果。因此模因论为背诵输入法——这一传统教学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背诵可以使模因深刻地储存在个体的记忆中,而储存的模因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扩张。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语言背诵教学不但不应放弃,还应大力提倡。
2.Krashen的输入假设论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7:67-80)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以五个假设为基础:①习得、学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②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③监视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④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⑤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其中输入假设是其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必须通过理解信息,即通过接受可理解输入来完成。因此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论,最佳的语言输入包括四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一是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二是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三是不以语法为纲的(not grammatical);四是要有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其中,他还强调了“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及“i+l”的输入方法。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语言习得至关重要的条件。可理解性输入就包括背诵输入,这是一种高效的语言输入形式,只有大量地输入可靠的语言信息,在语言材料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者才能输出信息,进行模仿,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i+l”的输入方法是假设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为i,当他们接触到大量含有i+1的语言信息输入后,他们的语言水平就会从i向i+1提高。
Krashen的输入假设论不仅为英语课堂背诵输入教学方法提供了充分的理据,也为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和监控背诵输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背诵在职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背诵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降低心理焦虑,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学习新语言容易在学习者心中筑起心理屏障,掌握不好时常常会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心理焦虑对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设法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通过背诵输入法,当学生把一篇好文章或一个好段落流利地背诵出来,就会产生某种成就感,焦虑程度自然也就降低了。另外,在背诵过程中学生还能建立起一个包含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句型、篇章结构等等的语言知识储备库,逐步提高英语水平,这同时也降低了心理焦虑,提高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自信心强了,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也随之提高了。
2.背诵能增强语感,促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学家Bialystock(1978)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两种。前者指学习者意识层中的所有目的语的语言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中,他们可将这些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后者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它们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中,学习者在输出时能够不假思索地流利地使用语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不断得到丰富与扩展,语感不断增强,必能促进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背诵能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说流利英语,写地道文章。背诵就是模因机制中的模仿过程,通过背诵,学习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过的语法知识,牢记常用词汇、句型及固定表达形式,学会鉴赏各种英语文体,增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强化语言输入。根据Krashen(1987:67)的监控假说,第二语言习得者有意识学到的语言知识能起到监控和编辑的作用,它能被用来检查和修正习得的输出。由于背诵输入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建构过程,通过背诵积累而获得的各种语言知识会无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口语及写作中克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形成更正确地道的语言输出。
四、结束语
背诵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件重要武器,也是历经实践检验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任何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在初学阶段都有一个模仿过程。而模仿必须先有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在目标语语料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者才能输出信息,进行模仿,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而背诵就是集中大量强化输入输出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所以,背诵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在职校英语教学中仍值得大力提倡,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
[1]Bialystok, E. A.1978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28: 26.
[2]Dawkins, R. 1976.The Selfish Ge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Krashen, S. D.1987.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