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90 后”高职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2014-08-15李晓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教育

李晓靖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郑州 450000)

自2009年国家推行扩招以来, 各级各类高校均扩大招生规模, 高职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多;但近几年高考生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适龄学生却在逐年减少。再加上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心存偏见,认为是“落榜生的选择”、是“次等教育”,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危机,为了完成招生计划、维持学校规模,他们只好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 这也直接导致生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90 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面貌, 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这时,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此时代的大学生特点,学生素质的下滑和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往往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挫败和无能为力。 对此,高职学生管理者应该如何解决新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一、“90 后”高职大学生的新特点

1.思维活跃,自信张扬,作风自由散漫。

现代社会文化思想百花齐放,多种思潮的碰撞,使“90 后”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情感。 他们善于学习、情感奔放、求知欲望和成才欲望强烈, 但其情绪又极为丰富而不稳定, 有时豪情万丈,有时又无比的消沉沮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方面,许多“90 后”高职生身怀特长,这些特长令他们自信,但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受到挫折又很容易泄气,不知道该如何调节。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习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学时期的管理模式, 没有老师和父母事无巨细的指导及监督, 而且中学教育中的不成功也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所以,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下逐渐受到“贪玩”和“懒惰”心理的侵蚀,[1]不再把学习放在心上。 笔者每年给大一新生上课,发现他们普遍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学习氛围一年比一年差。他们逃课、睡懒觉、打工、上网……老师上课,他们自顾戴着耳机听随身听、玩手机、吃零食、聊天、化妆、绣十字绣、谈恋爱……就是不肯学习。

2.学习无目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本应是学生的天职,但现在,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另外,一些电视剧对大学校园生活演绎得过于浪漫和美好,并且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在招生宣传时过于美化学校的环境和氛围,所以,在进入学校以前,学生们对高校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期待,而一旦踏进校园,感觉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理想中的反差太大,所以产生失落和抱怨。 有些学生尚能调整自己来适应现实,但有些学生则产生了厌学、混一个文凭,甚至退学的想法。 所以很多“90 后”的高职大学生在学校里情绪失落、生活茫然、悲观失望,无法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无法合理地规划和使用课余时间, 而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逛街购物、抽烟喝酒、打网络游戏等无聊的事情上。

3.注重现实利益,功利行为增多。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难,给当代高职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使他们的价值观更加现实。在大学阶段, 他们所有的行为都以是不是对以后找工作有利作为评判的标准。在这样的利益动机驱动下,当班干部、入党、入学生会这些可能会对他们找工作有利的活动就成为他们重视的事情, 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顺利达到目的,而采取贿赂辅导员、给同学好处拉选票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许多学生更是直白地表明了自己参与该活动的目的,并且认为这很正常。 走在校园里,每天都能看到许多学生在道路的两旁卖一些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看到学生娴熟地和一些同学讨价还价,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学生经济意识太强了。 在和这些学生的聊天中知晓,有些学生为了多赚些钱,每天摆摊至宿舍关门,白天逃课去进货。 以这样的方式来上学,他们的成绩可想而知。

4.个性鲜明,内心敏感脆弱。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90 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 有较强的自我个性。 许多“90后”的高职大学生不再盲目地接受某些理念或思想,而是有自己的观点,对长辈、学校、老师的一些说法和规定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反抗。也有部分学生喜欢我行我素,反对纪律的束缚,不愿听从师长的教诲,甚至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 由于很多“90 后”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他们大都没有经历过大的风雨,内心比较敏感脆弱,面对高职教育,他们深感困惑;面对本科生,他们深感自卑;面对严峻的就业,他们深感无奈。 一方面,他们极其渴望老师的呵护和学校的关爱,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又对学校、社会、环境满腹怨气、吹毛求疵,碰到一些异常的现象会跟着起哄,希望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有时甚至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懑。

“90 后”高职大学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 例如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活跃、敢拼敢闯、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2]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推进学生管理方法改革

面对“90 后”高职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原有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应当代学生特点的管理工作新方法, 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1.加强情感教育,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90 后”高职学生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他们渴望被尊重,希望主动参与,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相较于传统的说教,他们更易接受情感教育,更愿意和教师以人格上的平等和朋友的关系相处。 所以,面对他们,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和居高临下的理论灌输、道德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同时,将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 无论是他们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论事情大小,都要给予积极的重视和解决, 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产生信任感,才愿意积极配合教师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包容之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人文关怀来引导学生,真正关心他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真实的心理和想法,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选择,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爱,与他们做朋友,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语言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才可以和他们更加亲近,才能取得他们的信赖,对他们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队伍。

“90 后”高职生个体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仅仅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 很难真正了解和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走全员参与的道路。 首先,在学生入校之初,学校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解疑答惑, 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特色,因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求学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谋求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或职业,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知识不感兴趣。 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明白他们所选的专业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减少盲目感,同时也知道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或班主任应该定期开班会、座谈会,经常和学生谈谈对学习、对生活、对事业的看法,从而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辅导员也可用自身经验和他们交换意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家庭情况,特别注重要捕捉差生、顽劣生的闪光点,并马上鼓励他们,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3]思政教育工作者们也应当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或个人能力提高有关的活动,避免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领导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政策适当地往学生倾斜。

3.搭建完善的沟通平台,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现在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 不愿意或者羞于面对面地向老师敞开心扉, 所以学校的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们必须采用新的手段,拓展沟通渠道,用学生们可以接受的方式, 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矛盾。 “90 后”的学生喜欢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我们也可以投其所好, 用网络平台和通信工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用电话、手机短信、QQ、飞信、微博、电子邮件等一系列现代通信工具来和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便于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广大教职工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给出建设性的指导,使沟通更为便捷有效。

4.开展多种有益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面对“90 后”高职生的新特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改变以往简单、枯燥、生硬、一味灌输的说教,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贴近学生实际、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和新颖活泼的形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鼓励学生们参加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和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地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判断、自主选择,从而受到自我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把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时政学习、形势报告、演讲和课外阅读等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 思索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4]。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5]进一步启发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教育“90 后”高职学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一定要灵活应对,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1]龙晓峰.新形势下“90 后”高职大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凌俊.90 后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1,(9).

[3][4]雷吉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5]课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EB/OL].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www.pep.com.cn/xgjy/jyyj/jyts/jyx/zdjy/201008/t20100827_803751.htm.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