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强联手ADI携手Xilinx共推系统级SDR解决方案

2014-08-15

电子技术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收发器工程师挑战

本刊记者王洁

前不久,ADI和赛灵思携手推出了系统级软件定义无线电解决方案,ADI公司中国技术支持中心经理聂海霞女士、ADI公司亚洲区通信业务拓展经理解勇先生以及赛灵思亚太区Zynq业务开发经理罗霖先生一起发表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并在最后与大家进行了深度讨论。

ADI与Xilinx再度携手

从市场来看,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都对中国的工程师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此外,设计挑战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平均年龄仅29岁的中国电子设计工程师,在面临市场挑战时要设计出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给他们造成很大压力。“ADI和赛灵思进行战略合作的目的是解决现在中国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所面临的压力。”聂海霞女士解释道,“我们提供丰富的设计资源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并且还提供更加系统级的参考设计给客户相应的支持,使他们能够面对这些挑战,设计出有差异性、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最终加快其上市的时间,这是ADI和赛灵思的使命,也是双方合作的原因和背景。”

ADI的RF DAC、高速ADC、无线通信用的评估板、电机控制的参考设计以及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参考设计都是FMC标准,可以与赛灵思平台进行无缝对接。聂海霞女士说:“除了FMC板以外,还提供Pmod板,在一些比较低速的应用和精密的产品中,我们提供的参考板完全兼容Pmod接口,也可以直接与赛灵思平台进行无缝对接。”

AD9364集成式RF收发器

ADI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一款两收两发、射频全集成的收发器AD9361。根据对市场的细分和客户的需求,新添了一收一发的AD9364。SDR概念最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最开始是用在美国军方,后来逐渐在民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近年来随着3G以及现在4G大规模的部署和应用,SDR的应用需求越来越急迫。硬件平台的统一性和可重构性是SDR的两大特性,而AD9364芯片可满足这两个特性。解勇先生说:“除了这两大特性,相比离散器件的方案,采用AD9364可以使外围的电容、电感、电阻以及其他IC芯片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功耗也得到极大的降低。它支持的70 MHz~6 GHz的频带范围几乎覆盖了现有通信标准所有的制式,信号的通道带宽是200 kHz~56 MHz,支持主流的通信。另外,芯片内部可编程的FIR滤波器可以由客户进行灵活的配置。接收链路的接收灵敏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噪声系数,AD9364的噪声系数小于2.5 dB。”

AD9364作为一个针对软件应用无线电的射频收发器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其突破性主要是体现在宽频带性和可编程性两个方面。针对可编程性,解勇先生说:“客户不需要研究寄存器的定义,只需要通过我们提供的驱动软件进行编程、修改参数就可以了。”

下一代SDR系统设计挑战

下一代SDR的系统在设计上面有哪些挑战呢?罗霖先生解答:“需要有高速模拟、高速接口、SoC系统、DSP实现和嵌入式软件五方面的能力,但是一个工程师很难有这么全面的能力。所以更要强调这是一个系统级的合作,ADI负责射频部分设计,我们负责后面的包括从接口到嵌入式软件系统到DSP处理的设计,帮大家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Zynq是由赛灵思创造的世界上首款全可编程SoC器件,可以在一个芯片里,把一个嵌入式ARM处理器通过现有高速ARM总线加上其高性能FPGA,整合成一个单芯片,从而实现在软件层面、硬件层面和IIO层面的全可编程能力。

“Zynq器件可以通过片子高速转型,把嵌入式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和IIO接口整合在一起来提升系统的性能,提高集成度,同时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能,非常适合于先进的SDR或无线等方面的应用。”罗霖先生总结道:“ADI和赛灵思Zynq提供了一个完整参考设计,帮助大家简化设计,大大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可以让开发时间从过去的数月缩短到数周,并给客户带来更多系统层面的价值。”

ADI和赛灵思在SDR方案的合作上已经经历了四代,从第一代的离散方案过度到限定带宽的SDR第一代集成方案,再到宽带频道的方案,一直到现在基于AD9364的全新产品,这个平台是比较成熟、稳定的,使得设计一个通用的平台支持所有的制式成为可能,可以解决设计工程师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实现软件无线电应用平台。另外,ADI正在研发支持更大带宽、具有更高性能的收发器,不断满足未来工程师的需要。

猜你喜欢

收发器工程师挑战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光纤收发器故障排除经验谈
Virtex5 FPGA GTP_DUAL硬核两个收发器独立使用的实现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基于RocketIO 高速串行回环通信的实现
光纤收发器常见故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