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
2014-08-15武瑾
武 瑾
实习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桥梁,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旅游行业对旅游管理人才有特殊的实践要求,通过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行业思想教育和行业技能教育,是培养管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一、研究背景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能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单位三方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实习是走出校园、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培养其扎实的实践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学校而言,实习环节有助于学校把握市场所需,定向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降低教学成本、改善培养方向;对于企业来说,实习可以节省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财政输出,减少培训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学生“重管理、轻技能”,学校“重理论、轻实践”,企业“重实践、轻人文”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与社会所需依然存在明显矛盾。基于此种现状,国内许多相关学者提出了“校企一体化”的改革模式,但由于“校企一体化”还缺乏一定的推广深度和广度,人才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层次各异,但是培养具有成熟专业技能的实践型人才是培养方案的共同特点,管理型人才培养必须把应用作为基础。为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如何适应时代形势,充分认知实习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改善实习,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的常见问题
(一)三方难以达成一致目标
如前所述,学生、学校、企业单位在实习的环节各有侧重,实习目标难以高度一致。学生没有强烈的企业归属感,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去参加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和正式员工相比,实习生对实习企业单位的贡献较少,常常被边缘化,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学校的实习课程一方面出于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在探索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毕业生,通过实习环节,根据企业所需人才改善培养方案,这是组织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对于实习企业而言,他们往往没有充分重视实习生的存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虽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但是忽视了实习生的企业适应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可谓得不偿失。
(二)实习时间集中,空间不确定
一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时间大多为6个月左右,然而这半年的时间是在不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设定的,许多实习单位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重大人事调整或者进行大型方案决策,这就会影响实习生的正常实习活动,很多实习生只好回校,等企业稳定后再返回,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上课,降低了实习效率。另外实习基地不稳定也是一个常见问题,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受季节因素、人文因素等影响,与院校没有做好有效沟通,导致学生每年的实习地点可能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新变更的地点运营不太成熟,不能给实习生带来相应的专业指导,不利于实习生的进一步深度培养。
(三)学校的岗前培训不到位,学生适应能力差
许多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职能的转变,还停留在学生角色,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这和学校的岗前教育不到位有关。学校没有做好岗前培训,实习生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没能树立正确的实习目的,会对实习工作产生消极、厌倦心理,这对处理好学生与同事、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大大降低了实习质量。
(四)缺乏过程管理,忽视学生心理变化
实习也是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很多高校忽视、放松了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味靠实习单位的制度约束学生,不再看望学生,不再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尤其是实习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无人倾诉,导致实习效率低下,实习过程成了“面子工程”。同时,心理问题的集聚也不利于保证学生的工作和实习质量,容易出现纰漏,影响实习过程的完整进行,难以达到实习目的。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新模式
(一)实行半年制交替实习模式,确保实习的连续性
各大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实习两个月,大部分学校实行“3+1”实习模式(在校学习三年,实习一年)。两个月的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刚刚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刚刚熟悉相关业务就要离开,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培养,也不利于企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一年的实习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缩减了在校的培养时间,使学生的基础理论学得不扎实。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期是半年,然而出于企业的自身考虑,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半年实习期的学生,这对其人力管理造成半年期的空缺,不利于增进之间的合作。
基于以上原因,为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可以把学生分为两批,即上半年批和下半年批,在上半年,第一批学生去实习,另一批学生继续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下半年第二批外出实习,第一批回来完成学业,这样既避免了实习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断层,又保障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一举两得,是相关院校与实习单位建立友好关系的可行途径。
(二)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职业化教育
职业化教育是专业区分的重要特点,如今高校教育日益普遍化、基础化和职业化,专业教育逐渐向职业教育靠拢和融合,许多高校出现“重智商、轻情商”的倾向,这和行业对员工的要求恰恰相反。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要求,契合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和现实选择,准确定位市场所需,明确培养目标,从知识、素质、技能三个方面培养合格的旅游人才。纠正学校“重智商、轻情商”培养模式的偏颇,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集体意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服务意识教育等。重视校内的职业技能培训,塑造良好的职业技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如,鼓励在校生考取导游证等,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三)建立相对专业的实习流程,构建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
旅游专业当前的实习缺乏相对长期稳定可靠的合作,导致实习生的知识得不到进一步的施展,只是重复简单劳动操作。要使校企之间形成一种长期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实现旅游实习从低层次向高质量转变,让学生积累充足的实际工作经验,施展自己才华,就需要与旅游企业之间建立一套专业的实习流程,创设稳定的实习基地。此外,要选择在旅游、经济、文化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创设实习基地,选择管理严格规范、客源充分稳定、管理模式相对成熟的企业单位作为实习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单位必须主动愿意支付给实习生合理的劳动报酬,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实施中期检查,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学生心理变化
马海洋认为,实习生有适应期、稳定期和波动期的心理变化。李培荣提出,旅游专业实习过程中有四个心理变化阶段,即准备阶段、尝试适应阶段、不良反应阶段和相对平稳阶段。因此,实习前需进行思想动员和技能培训工作,以便学生能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尽快适应和胜任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期,实习生的新鲜感会逐渐消失,甚至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对自身的实习工作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思想出现波动,甚至怀疑自己当初对专业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个时期的心理辅导工作极其重要。要及时召开实习生工作座谈会,总结和反馈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效果,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以便正确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树立积极健康的实习动机、以后生活工作的信心,总结实习经验,认识实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发现书本上学不到的问题,为毕业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在实习中,实习单位的实习生管理人员需要发挥引导和督促的重要作用,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变化,辅助学生走出波动期或不良反应期。另外,学院负责实习管理的老师或辅导员要定期和每个实习小组组长联系,了解实习动态,督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工作。
实习是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较高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特别是在实习管理上,要根据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积极规范实习管理模式,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和效率,寻找适合我国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实习管理模式,为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成熟发展拓展出一条有效路径。
[1]李喜梅,孙刘伟.河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0(6).
[2]魏顺平.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数字化教育研究的一个尝试[J].现代教育技术,2010(06).
[3]祁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评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
[4]杨强.提高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实效性的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0).
[5]罗国生.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