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汉维有关盐的民俗文化
2014-08-15李燕红
李燕红
一、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群体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主要指民间,与“官”或“官方”相对;“俗”即风俗,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俗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风貌。
(二)民俗文化的分类
主要分为物质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生产、商贸),社会民俗(社交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精神民俗(民间信仰<原始宗教信仰和认为宗教信仰>、民间巫术、民间伦理观念、民间游艺),口承语言民俗(民俗语言<谚语、谜语等>、民间文艺<史诗、传说、歌谣等>)。
本文所探讨的“汉维盐民俗文化”是带有民族性的物质民俗之下的饮食民俗文化。其作为民俗文化事项的具体个体,具备民俗文化的所有性质和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的饮食民俗文化一般具有共通性、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和区域性等特征,汉维盐民俗文化也不例外。
(一)共通性
盐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扮演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角色,本身无足轻重,但作用和意义又举足轻重。而盐文化经过历史的沉积发展至今,其所涉及到的社会方面和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法律、管理、教育、民俗、饮食和旅游等,其多学科性和综合性是任何一种物质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说过:“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由此可见,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在饮食方面都离不开盐,在盐的使用方式上也大同小异,都是补充能量、恢复体力和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任何一种物质都无法取代其地位。随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盐作为民俗文化事项为各民族所共有,很多有关盐的习俗也逐渐大众化。
(二)民族性
早在西周时期,盐就已经是一种正式的祭祀物品了,并且由专人负责。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无比珍视盐,因为盐集可食性、新鲜性和纯净性于一身,是祭品的不二选择。人们每每都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将盐摆在祭坛上,献给他们的天地和神灵。
维吾尔族在过上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之前过的都是游牧生活,盐就是其饮食结构中最主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维吾尔族人民对盐十分珍惜,从不轻易践踏。
(三)宗教性
在我国,占卜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占卜方式亦五花八门,如拆字、求签和扶乩等,而盐在很多地方也被当作了占卜的工具,即盐卜法。可以通过盐落在纸上的形状和图案来预测被占卜人的境遇,或将几块盐投入火中,依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山间天气情况。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有过多种宗教信仰的民族,除原始宗教留下长期影响之外,维吾尔族还曾信仰过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佛教。在15世纪后期,其他宗教完全被伊斯兰教所取代,维吾尔族成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宗教对维吾尔族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维吾尔族盐文化,就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维吾尔族人民对盐的图腾,正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伊斯兰教中盐是非常神圣的东西,可以说是神赐之物。伊斯兰教认为盐不但可以赐予人无穷的力量,更是维持人生命的根本,无盐,人则无法生存,对盐的珍惜实际上就是对人生命的珍惜。而在生活中,若遇到纠纷或争执,常用发誓来解决。如果脚踩着盐或者怀抱着《古兰经》发誓,就表明千真万确,绝无谎言,而另一方则予以信任,不再追究。
(四)历史性
盐作为历史的投影,伴随中华几千年历史始终。翻开书本,回顾历史,那些被打上时代和阶级烙印的有关盐的词语随处可见。像盐法、盐官、盐户、盐税、盐屯、盐田、盐铁使、盐钞、盐引、盐运使、盐票、盐商、盐业银行、盐厘、盐余、盐务稽核所和盐车等。像盐官、盐铁使和盐票等一些被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迹的词语已止步于历史,不复存在;而盐田等词语则延续至今。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都以盐为载体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维吾尔族人民把盐作为贵重的礼品馈赠给亲友,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后来盐也成了提亲时男方必送给女方的彩礼,新郎新娘各吃一块蘸过盐水的馕也是婚礼的必经环节,意为同甘共苦,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五)区域性
盐田,这个从古代起就有的词语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只是它以另外的方式融入了现代社会,以不一样的名称出现在了现代人面前。辽宁地区称盐田为“滩场”,芦东、淮南称“亭场”,淮北称“圩滩”,浙江称“灰场”,福建称“盐埕”,广东称“沙田”等[1]。
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维吾尔盐民俗文化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盖新房时把盐撒在房子四周,乔迁时把盐撒在房内和搬迁的车上,以祈求幸福、安康和祥瑞。因为他们认为盐是吉祥之物,可以辟邪,并能带来好运。而南疆一些地方的维吾尔族却用盐来下“逐客令”。若家中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并久坐不走,而主人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其离去时,便到厨房移动几下盛盐的葫芦,这时客人就会明白主人的逐客意图,自觉离开。
三、透过熟语对比汉维盐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但它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这样具体的形式记录并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熟语就是其中一种。熟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熟语就是文化的缩影。
(一)汉维盐民俗文化的共同之处
1.盐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或开门几大件,柴米油和盐);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多吃四两盐,走路在人前(意思是吃盐有力,走路又快又有劲);tuz ħ qqi——huda ħ qqi;盐钱——胡大钱(对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来说,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因为那是要还给胡大的债。注:胡大,即伊斯兰教所推崇的天地之间唯一的最高主宰,又称安拉或真主);ad mni qimmiti søz bil n,a ni t mi tuz bil n; 人的价值在于言,饭的味道全靠盐;tuzsiz g p qulaqta turmas,tuzsiz nan tonurda;无意义的话勿入耳,无盐的馕勿从馕坑拿出(既然知道这件事没有意义,那就别给它发生的机会)。
2.有关盐的常识。盐多了发苦,话多了没用(或盐多了咸,话多了烦);吃糖起痰,吃盐发吼;盐罐生蛆——内里有鬼(指盐无论被放置多久,都不会像其它食物、调料那样腐烂生蛆,所以如果盛盐的罐生蛆,里面必定有蹊跷之处);盐放在哪里都咸,醋放在哪里都酸 (或盐在哪里都咸,醋在哪里都酸);søzdin søz iqar, ordin tuz;话里冒出闲言,硝里熬出咸盐(指不经意说出的话传出去会变成流言蜚语);tuzluq qapaqtin tuz,ja liq qapaqtin ja t p ijdu;装盐的葫芦里渗出的是盐,装油的葫芦里渗出的是油 (指心术不正的人流出一肚子的坏水,心地善良的人显出满腔的关怀)。
3.盐的教育性。节省油盐米面布,是个好媳妇;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用钱买不到家;没盐饭饿不死人,没领袄冻不死人;卖盐人没用过盐钵,卖碗人饭倒桌上吃;吃是盐米,讲是情理(或吃着盐和米,就得讲道理);tuzu ni j p, tuzluqu ni aqaj;吃你的盐巴,砸你的盐罐(同“恩将仇报”,此句是从反面进行教育,得到他人的帮助之后绝不能得鱼忘筌、卸磨杀驴,而应该感恩图报、结草衔环);tuzini j p, tuzluqi a tükürüptu;吃了人家的盐,还往人家的盐罐里吐唾沫(指忘记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忘恩负义”或“吃饭砸锅”);tuz jali an it,qopar u astida øl r;狗舔盐面,死在残墙下(比喻老占便宜的人没有好下场)。
(二)汉维盐民俗文化的不同之处
既然分别隶属于汉文化和维吾尔文化,那么盐文化所表现出的具体形式也有差异,体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1.汉语中特有的盐。盐店掌柜的——咸人(闲人);盐堆上安喇叭——咸话不少(闲话不少);盐罐里装个鳖——咸圆(闲员)一枚;盐店里挂棉花弓——咸弹(闲谈);咸盐即盐,盐是咸的,提到咸的东西自然会想到盐。以上歇后语巧妙地以盐为桥梁将咸盐的“咸”和悠闲的“闲”结合在一起,这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音现象,也是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在语言上的体现。
除此之外,汉语中还有一个关于“盐”的特有现象:跟盐的意义没关,但跟盐这个字有关。盐(yàn)①用盐腌物。《礼记·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千而食之。”②通“艳”,羡慕。《礼记·郊特牲》:“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③同“艳”,曲名。东府有“昔昔盐”、“黄帝盐”等。[1]
2.维吾尔语中特有的盐。维吾尔语中将“盐”的意义转化成“饭”:meni tuzumni j p,i imni tüzükkin qilmajdu。 吃我的饭,却不好好给我干活儿。
用“盐”构成成语,使之失去本意。如:tuzini aqlimajdu报答养育之恩;v t nni tuzini aqlimajdu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
除此之外,名词tuz(盐)还有一个特别的含义,即扑克牌中的A。 如:qa ini tuzi黑桃A; illikini tuzi梅花A。
四、盐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端于经济领域、包含着深刻政治意蕴的全球化现象已渗透到文化领域,并使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具体到盐文化,则要谨防在个别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应该通过重新认识盐而给予盐以应有的重视,从而改变其因被忽视而沦落为边缘文化的现状。同时,应保持盐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使盐文化在稳定中得到保存,在变异中得以发展。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民俗都是组成我国多彩绚丽文化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真实素材,尤其是维吾尔族民俗,其对全国其他民族的影响不亚于对维吾尔族本民族的影响。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各色文化的激烈碰撞下,应在保留本土、本族民俗特色的同时,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先进民俗,以使汉、维民俗文化均与时俱进、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1]夏征农.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温瑞政,沈慧云.惯用语词典[M].语文出版社,2004.
[3]阿布来提·伊明等.汉维大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4]阿不力孜·艾买提.维吾尔语谚语词典[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