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014-08-15孟庆男
魏 静,孟庆男
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肩负的重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质量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努力追求的教育结果。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输送人才所需,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向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变,并且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如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的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研究有助于高校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有助于体现一所高校科研及教学水平,更有助于一个研究生的自我发展。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障。科技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需要具有高层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创新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面向职业需求的社会高端人才,具有职业与学术的双重属性,又有特定职业指向和教育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于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和稳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有机整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动机,发挥潜质,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生产新知识。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对研究型大学的价值的衡量。高质量的研究生教学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生命线[1]。各研究型大学对研究生的培养都确立了一系列的培养方案、规章制度,但行之有效才是好制度。因此要有一套完善的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的机制。建立良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有利于保证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又有利于提高高校向社会输送的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也体现了一所大学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诉求
(一)高校的发展
高校应根据教育服务的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质量保障水平,并使自主性原则贯穿于整个保障活动中[2]。另外,教学质量也是高校存在的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学目标、培养模式、评估体系由高校自我完备,更体现高校的主体性。人类在发展,社会在不断变化,大学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并且始终有着自己的使命。雅斯贝尔斯曾言: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研究生处在大学教育的高端,大学也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3]。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机制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严格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在整个教育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过程管理又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它从培养目标出发,控制着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保障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4]。
教学管理也注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教学质量活动为依据,教学质量不仅在于研究生质量上也在于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上。课堂教学,要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研究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又应凸现实例分析与理论研究说明。在实际情况下,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行分析实际情况,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三)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各方全员协调一致,既要优化教学资源,又要整合内外教育资源。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其导师队伍建设、实践资源充沛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二者的有机整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另外,校外实践基地也要参与实践过程。实践中有技术较高、职业背景显著、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指导。优化配置校内外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实习基地资源,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教学质量监督制度的健全
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是以教学质量为目标,既遵守特有的人才培养规律,又能对教学工作起到有力的监察督促作用[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及合理构建也会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把关教学过程,科研考核、课程考核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进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批改要讨论式进行,直到完全审核通过,让每位研究生的论文先站稳脚跟。对每次开题报告都做好记录,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进步。对于课程的考核,考查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以考试的形式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以议论文的形式考查科研能力,以课堂提问的形式考查知识的积累、表达能力,等等。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必须认真把关执行各项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制度。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构
(一)优化课程,改进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更能体现知识实际应用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课程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加大信息量,全面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社会实践[6]。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应该有资历深厚的老师授课和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
教学内容上,首先,要完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教学的设置要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要侧重于对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7]。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应以本专业最新发展为主,使其发展与社会密切结合,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其次,实践教学能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8]。最后,公共基础教学应突出宽广性、基础性、应用性。公共基础知识可以是多学科的交叉内容,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面,综合提高知识素养。
课程设置上,要优化课程内涵。加强课程建设是学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9]。课程内容要突出研究性,要有专业学科的前沿性,学习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课程内容的建构应以专业学科的前沿为研究基础,然后了解最新进展和所面临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体现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上,保证研究性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有效实施[10]。首先,组建研究小组。教师在学习中起到组织促进的作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自主性和创造性见长的学习特点。其次,制定研究计划,并严格执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在导师及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严格制定研究实践的学习计划,定期将研究成果、学习体会进行交流。最后,要做好读书报告。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要通过查阅文献、整理资料等培养自行研究的能力,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做读书或专题报告,提高科研能力。
(二)加强教学管理
就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而言,教学过程的优劣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教学的管理也尤为重要。教学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是质量活动的重要依据和管理基础[11]。而标准化又应体现其科学性,遵循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又要按照科学规律实事求是地教学。进行教学管理、过程控制,其目的实现就是高质量的教学,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材。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就应从它的目标出发,按照教学管理制度规则,对每一个过程环节认真实施、严格执行。
(三)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外的教学资源,突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重理论知识又重实践能力。所以建立“双师型”导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校内有课程安排和导师指导,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沿、现状和发展;在校外具体专业实际对应场地有资深的实践老师当选另一导师,指导实际和实践能力。此外,校内外的资源配置应能合理安排和提供。在相应的时间里应能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扎实深入掌握理论,又能在适宜的时间里得到充分的实践练习。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对原有知识补充和完善。“双师型”导师、知识的学习、实际中的锻炼,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资源充分的整合和优化,也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具有内外双向特色。
(四)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要有一个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定位。明确研究生教学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优秀人才,确保教学监控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各方面协调一致的运作机制。首先,招生机制上应把好入学质量关,好基础的学生更利于培养。其次,高校制定相应的规章,监督和激励研究生教学。再次,在国家和政府的监督机制下,加强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标准和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更有利于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本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还较为粗浅,理论和实践观点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希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陈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3-54.
[2]熊玲,扶雄,李忠,谢明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51-54.
[3][5]何振雄.整合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J].学位与究生教育,2007(10):52-55.
[4]肖念.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因素分析[J].江苏教育,1994(4).
[6][7]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2010(8):52-54.
[8]张红,黄立丰.论实践性教学与研究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08(1):192.
[9]闵水珠,李向晟.构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5):45.
[10]乔慧茹.关于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科技风,2009(2):271.
[11]蒋明,杨文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教育实践研究,2012(24):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