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荔洛河城区段生态治理浅析

2014-08-15王西平

地下水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荔大荔县洛河

王西平

(陕西省水利建设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32)

大荔县城段洛河现状堤防是1999年国家投资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原有生产堤的基础上加高培厚建成的,由于原有堤防质量差,隐患多,加上堤身断面单薄,堤顶宽度仅为3~4m,防洪能力达不到设防标准,现状堤防堤顶窄,车辆难以通行,给防洪抢险带来很大的困难。洛河大荔县城段河道环境较差,堤防因缺少维修养护杂草丛生,河滩地多被群众耕种,河槽较窄,常流量很小,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道主流弯曲,弯道顶冲塌岸现象严重,形成了赵家湾、丁家湾等多处威胁堤防安全的险段。

随着大荔县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现状洛河城区段防洪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河道生态环境单调,与城市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急需进行生态治理。

1 城区段治理河道

大荔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黄、洛、渭三河汇流之地。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根据大荔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大荔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近年来,随着大荔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大荔县正在加速打造贯通南北产业走廊,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有效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城镇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向南以大荔科技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发展思路。为了优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大荔县南边洛河生态环境,需要对大荔县洛河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治理,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达到提升城市环境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洛河城区段对大荔县安全具有极大威胁,多年来,洛河城区段防洪工程现有堤防主要是集资投劳兴建,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其整体防洪能力达不到10年一遇洪水标准,近年来,随着大荔县快速的发展,对洛河城区段河道进行治理已成为大荔县县城防洪的迫切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荔县城市建设得到了很快发展。《大荔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大荔洛滨生态文化新区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建设田园生态城市”的要求,以新的观点、方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描绘了大荔美好蓝图,同时也对穿越城区的洛河河道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

随着大荔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洛河成为大荔县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群众对城市环境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改善洛河河道及沿岸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使之成为关中东部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创业、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洛河现状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已严重阻碍了大荔县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结合大荔县中心城市规划对该段河道进行防洪及生态治理十分必要。

2 大荔洛河城区段生态现状

2.1 洛河河滩现状

洛河在大荔县属平原区河流,河床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与床面都及不规则。通过在万分之一河道地形图上套绘的河势和我院2010年3月实测的河势可以看出,由于多年来洛河的冲淤变化,本段洛河主槽发生东移,弯道增多,形成了很多嫩滩,特别是本次工程末端丁家湾已形成过度的“Ω”弯道,使得主流直接顶冲石槽防洪堤,对附近的村庄和水利设施形成极大的威胁。

洛河大荔城区段位于大荔县城城南1公里,该段河道属于蜿蜒型河道,河道宽浅,主槽宽约50~80m,河道宽约800~900m。两岸为黄土台塬,左右岸均为洛河河漫滩。河床质为中、细砂组成,实测枯水位比降不到1‰。该区域受三门峡水库影响,河床和河滩地淤积严重。区域地貌为河漫滩,地形平坦,滩面高程一般在343m左右。在洛河桥上游河道主槽位于右侧,靠近右岸,枯水河宽约20~30m;洛河桥下游河道主槽慢慢蜿蜒摇摆向左岸,在大华公路洛河桥下游一公里处顶冲到堤防坡脚。

2.2 生态现状

大荔县“三河”交汇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大荔独具特色的区域小气候环境,使其成为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保育区。目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林建设初具规模。城市环境建设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比较滞后,除了同州广场,大型公园绿地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虽拥“三河”,但没有滨水景观,目前的城市生态现状已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大荔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解决好城市发展的生态问题尤为重要。

大荔洛河城区段绿地和水系缺乏有机联系,基本无滨水景观,洛河虽为城市生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洛河河道除滩地大部分耕种外,其它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城区的滨水空间和环境特色标志不足。

2.3 水环境现状

区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松散层孔隙中运移,向河流排泄。区内洛河河水位高程约336~336.5m,左岸地下水埋深5.8~8.5m,水位333.4~338.2m,右岸地下水位334.2~336.2m,水位规律性不强,区内地下水流向随河流变迁而改变。但在区域上地下水流向基本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两岸地下水位补给河水。

洛河河道水位变幅比较大,地下水年变幅一般为1~3m,洛河一级阶地的砂壤土垂直渗透系数为1.01×10-5~4.21×10-4m/s,水平渗透数为 3.89 ×10-6~4.03 ×10-4m/s,总体上垂直渗透系数大于水平渗透系数,属弱透水性。根据实地查勘,现状洛河在非汛期,水质良好,洛河状头以下总体水质状况较好,现状水质满足橡胶坝对水质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建成后,不能再规划区及橡胶坝上游设排污管道,禁止污水进入洛河,使洛河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的湖泊类景观用水标准。

3 大荔洛河城区段综合治理规划

洛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和水景观建设以洛河两岸绿色生态走廊、橡胶坝区及同州湾半岛休闲区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绿色滨水大荔为目标,将洛河大荔城区段建设成为洛河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成为渭南市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明珠之一,使大荔县成为关中东部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创业、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一湖、两带(廊)、两核心”。

3.1 “一湖”

“一湖”指由一号橡胶坝和二号橡胶坝蓄水形成的水面—洛滨湖。在洛河大荔县城区段几字湾口建设橡胶坝、钢坝,形成集生态、景观、观光为一体的水面景观。洛滨水景湖以洛河新建橡胶坝工程形成的水面为主要景观,以亲水平台、主题小品、水景长廊等为点缀,突出水上景区现代、开放、原生态的特点,为游人提供亲水、滨水等休闲活动。

一号橡胶坝主要为壅水坝,布置在大华公路洛河桥上游1 918m处,设计坝高3.0m,坝袋长240m,坝顶高程344..50m,蓄水面高程343.00m,水面平均宽240m,回水长度3 300m,由于洛河在一号坝址处滩面高程为343.50米,因此一号坝前回水全部在原河道主槽内。

二号橡胶坝布置在大华公路洛河桥下游1 086m处,设计坝高2.5m,坝袋长240m,坝顶高程343.00m,水面宽240m,回水长度3 004m,形成水面面积72.1万m2,蓄水量为144.2万m3。

一二号橡胶坝之间通过中隔墙把橡胶坝蓄水区和主河槽泄洪区区分开来。中隔墙的设置采用土堤填筑,六角空心预制块砖中间填充鹅卵石砌护,坡脚铅丝笼石护根,顶宽12m,高于现状滩面1.0m,临蓄水区坡比1∶4,临泄洪区坡比为1∶2。

在一号橡胶坝与中隔墙之间设置6m宽的进水闸,将坝前的清水引入到橡胶坝蓄水区。

3.2 “两带”

“两带”是南北两岸堤防及堤防外100米的绿化景观带。安排对洛河南北两岸城区段堤防按30年一遇标准进行加高培厚;并对南北两岸堤防进行绿化美化,临水侧栽植防浪、景观林带,宽30m;背水侧栽植生态景观林带,宽100m;堤坡植草皮、花草进行美化,宽21m的堤顶作为滨河景观大道,堤肩栽植景观树进行绿化,形成两道亮丽的生态景观长廊。利用开挖橡胶坝区面及滩面整理的弃土,按照3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标准对现有洛河左右岸防洪大堤进行加高培厚,使之形成较高的防洪标准,切实能够保证洛河两岸的安全。临背水坡坡比按1∶3缓坡规划,以适宜景观布置。堤顶道路和绿化景观区的布设上采取相互融入的方式,即满足防汛抢险的基本要求,又在整体上突显生态景观。具体布设为:21m宽堤顶自迎水坡至背水坡方向依次为三部分组成,5m宽景观绿化带(内含2m宽休闲步道,中间穿插休闲停车区);11m宽沥青车行道(包含两侧各2m宽非机动车道),满足防汛、抢险、维修车辆的通行及旅游休闲小型车辆的通行要求;5m宽绿化带(中间穿插休闲停车区,外延为2.0m步行道)。

3.3 “一核心”

“一核心”是在大荔城南大道南门东西两侧开挖人工水系形成的景观湖区域——天镜湖核心区。天镜湖依附在城南大道两侧,是从大华公路洛河桥下游200m处开挖明渠引水、在780m处的让水流回橡胶坝区,在明渠与堤防两交接处分别设置进水闸和放水闸,使天镜湖与橡胶坝区相互连通起来,形成“远望湖天明如镜,近看群鸭荡碧波。柳青草长赤鲤美,不羡三喃唱渔歌”的天镜湖美景。

天镜湖以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为主题,在城南大道两侧开挖平均水深为2.0m东湖、西湖,两湖水面13 hm2,合计195亩,形成湖泊生态系统及其衍生的休闲项目为主要景观的水景观赏区和自然景观区。湖外进行景观绿化,铺上草坪栽植低矮花木,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水景融合”的滨水风景区。

为了开阔视野,临天镜湖两侧不种植高大的灌乔木,可植草本性的风景小品。

根据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规划西湖和东湖。西湖、东湖在水面进口、出口采用控制性的措施,修建简单水闸。湖心留有小岛便于水禽或鸟类栖息,保持生态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1)景观轴线——城南大道。规划沿城南大道形成洛河公园的景观轴线,连接城区和洛河生态区等重要景观节点,形成城市中心景观轴线。城南大道宽40m,两边各10m景观绿化带及人行道,两边建筑退让红线为60m。东西湖水系由暗渠从城南大道下穿过,并包围城南大道末端的观景环岛,在此形成以展示洛河水文化和大荔历史人文风情为主天镜湖核心区。

2)西湖区。西湖湖边设置亲水岸线,在水边堆砌5~10宽的河卵石形成环湖游览亲水岸线,游人可在水边石头上行走。

西湖区以大面积的湖泊为主体,形成花草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树影斑驳、草木葱郁的景色,同时辅以木质铺装形成木栈道路,使该区域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绿洲,繁华中的一片宁静,是休闲、散步的怡人佳境。

3)东湖区。湖边亲水平台采用石材硬化地面,应满足游人散步功能并耐水淹,保证洪水过后,稍加冲洗便能正常使用;为在夏季给游人遮挡烈日并增加风景,可在亲水平台外侧栽植两行笔直的钻天杨、银杏等高杆树木。环湖主干道设计以耐水淹的水泥路面为主。

湖周景观绿化带应按园林景观的要求进行规划,体现滨水公园、运动休闲公园、水文化的特色。湖区除提供大面积的景观水面外,湖区可以泛舟娱乐。为联系湖南北两岸的交通,可在水面较窄处修建简易浮桥,形成走廊,增加亲水效果。

另外,在东湖引水渠边布置一座镜天观景塔,便于游人欣赏湖边美景。

东西湖湖水的水源近期主要考虑从洛河橡胶坝区引水,远期可考虑用大荔县城东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水、城区雨水管网收集的雨水两种水源。两种水源只有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才能使用,保持湖水良好水质。

3.4 另“一核心”

另“一核心”指洛河左岸堤防裁弯取直后形成的600亩同州湾休闲半岛。半岛通过对洛河几字湾裁弯取直新建堤防,在原河道与新堤防两交接处分别设置进水闸和放水闸,使原河道与橡胶坝区相互连通起来,又可以不受橡胶坝区洪水影响,形成永久的滨水半岛。半岛休闲区按绿地公园标准建设,由花卉观赏区、绿地草坪区、运动健身区、中心商旅休闲区、水文化小品区等区位组成。

“一核心”是洛河左岸堤防裁弯取直后形成的600亩同州湾休闲半岛,半岛由花卉观赏区、绿地草坪区、运动健身区、中心商旅休闲区、水文化小品区等区位组成。

休闲半岛融合了交通、休闲、游憩等许多功能,景观亦随着行进的序列抑扬顿挫,体现新型户外活动空间的新趋势,符合市民日常户外休闲、散步和游览的行为要求,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市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形成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滨河亲水空间。与沿河两岸地区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相呼应。较狭长的水系在景观带中有时小、有时大;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放、有时收,水系流过的每个景区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

休闲广场占地面积50亩,设计有大型铺装活动广场、喷泉水景、休闲景亭等,是市民聚会、休闲的好去处。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

花卉观赏区:采用流线式外形,在空间上运用亭、台、楼、阁、小桥等作为花的载体,以展示珍稀花卉为主,形成四季繁花似锦的景观。

绿地草坪区:该区以大面积的草坪及厅台为主,为游人提供绿色的休憩场所。

运动健身区:增加更多的健身设施,给游人提供一个户外健身场所。

水文化小品区:在沿湖岸边设亲水平台、观景台及渡口,以划船观景为主,使人们能够亲水、乐水。区内可形成人工水岛,岛上设置棋亭,以供消遣娱乐。

中心商旅休闲区建设大荔县的标志性建筑——半岛大厦,重点发展商务、金融、科技、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大荔商务旅游新中心。规划在同州湾半岛北部临湖建设大型高档生态度假酒店、公寓休闲区,主要满足旅游、休闲度假游客的中高档消费需求。商旅区分别布置人工水系景观,水系环商旅区并穿越休闲区通过,商旅区被人工河及洛滨湖包围其中,四面环水,规划重在突出半岛水生态区的水景观特色,营造水系与建筑交融的亲水风景意境。

4 结语

洛河生态治理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规划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营造城市水生态景观,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将会带来显著的防洪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联动增值效益。建设橡胶坝及两岸绿化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河道及两岸的生态环境,可增加绿化面积180万m2,增加水面面积101.5万m2,缓解了沿河区域严重缺乏公共绿地及蓄水水面的状况。水面和绿地的扩大增加了人和自然的亲和性,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改善了市民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工程建成后,不仅能改善洛河城区段两岸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还有利于塑造大荔城市的新形象,提高城市环境品位,改善城市气候,给沿岸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对保护河流健康也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大荔大荔县洛河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某矿井水文补充勘探及洛河组含水层垂向差异性浅析
陕西省大荔县: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 打造乡村便捷新生活
陕西大荔县饶益寺历史初探
A watchmaker father's advice
洛 河
洛河
科洛河的传说
嬗变大荔
迎接“十八大”系列报道之三 嬗变大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