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增强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2014-08-15王东利
□王东利
安全宣传教育在确保员工生命健康、推进煤矿企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效,打造本质安全人,实现企业长治久安,是煤矿企业恒久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新方法,为增强宣教实效性提供有效模式
增强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以适宜的方法培育员工良好的安全心态和安全行为。主要方法有:
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要选择一些本企业或其他兄弟单位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形成以演讲稿、专题片、漫画等为体裁的事故案例教材,以此教育员工从血的教训中深刻反思,得到警醒,杜绝同类事故发生。典型案例反思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案例宣讲教育、现身说法教育、电化教育和形象化宣传、召开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会等。
安全为天的文化熏陶。文化熏陶是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中受到的潜意识的感染、教育和启迪。要根据煤矿工人文化程度的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努力创造一种既适合煤矿工人需求又具有安全思想教育作用的文化环境,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创造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翟镇煤矿多年来坚持“3+3”安全诚信文化的宣传教育,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见微知著的心理调适。心理调适就是通过调节情绪来对员工行为实行有效调节和控制,以此达到培养积极情绪、化解消极情绪、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目的。在心理调适过程中,要主动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推进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要建立员工基本情况档案和台账,对每个员工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谈心家访制度,重点做好贫困、离异、伤病、受处罚员工等特殊群体的思想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翟镇煤矿坚持在违章员工中开展心理调适教育,组织他们写违章心理说明书,深刻认识自己违章的心理动机和促成因素,努力改变他们违章的坏习惯。
二、建立阵地,为增强宣教实效性搭建平台
加强阵地建设对于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教育的辐射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矿山的工业广场、班前会议室、入井长廊等阵地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警示员工遵章作业。
花园文化广场阵地。要设立永久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安全宣传牌板、标语,围绕企业安全工作重点,通报安全情况,灌输安全理念,使员工从入矿开始就感受到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翟镇煤矿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设社区宣教阵地,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社区花园文化广场。它的建成投用,为员工休闲娱乐、相关单位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搭建了平台。
区队学习室阵地。要设立专门的“全家福”安全寄语牌板和“三违”警示台,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班前会议室的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安全誓词和安全理念、当前安全教育重点、安全质量讲评、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及时更换,保证内容丰富具体、贴近实际、具有特色。
阳光大厅及井下车场阵地。要在井下所有关键部位设置安全视觉识别标志牌,更衣室、灯房要有安全宣传画、安全警句,井口至工作现场主要部位设立安全警示牌,使员工一路看、一路受到警示教育。翟镇煤矿投资兴建了阳光大厅,完善了井口文化长廊警示教育系统,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闻媒体阵地。要围绕企业安全工作重点,通报安全情况,传达上级指令指示,介绍安全工作先进事迹,同时开设安全生产专题报道栏目,普及安全知识。要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软件,增强教育效果。
三、整合制度,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机制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是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安全宣传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整合完善以下制度。
班前安全会教育制度。要在所有区队推行班前安全宣誓制度,使全体员工在异口同声中营造一种团队力量,形成众志成城的心理暗示和对于共负安全责任的深切感受。各基层区队在员工上岗前要由值班人员组织班前安全教育,讲评上一班的安全质量工作,提出本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贯彻安全理念的教育面要达到100%。
群众安全活动制度。此项制度内容包括学习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部署落实,总结讲评上一周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员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事故案例分析,布置下一周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制度。针对节假日前后、农忙季节、重点工程和临时任务开工前、长休人员返岗、新工人上岗等特殊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重点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和技术规程教育,剖析事故案例,汲取经验,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
安全思想分析制度。要建立员工安全信息反馈网络,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员工“安全第一”思想是否牢固,能否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的关系,是否真正做到“事故预想、危险预知”,对侥幸心理造成的危害认识是否深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