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株型玉米适宜种植模式的研究
2014-08-15陈辉云范大泳石志斯马全姿秦义勇
陈辉云,范大泳,石志斯,马全姿,秦义勇
(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3位,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口粮。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111°29'、北纬24°15'~26 °23',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桂林市每年种植玉米面积约3.5万hm2,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平均产量为4 350 kg/hm2,与全国平均产量(5 400 kg/hm2)差距较大。目前桂林的玉米种植主要采取单行单株模式,但是随着玉米施肥水平、种植密度的提高以及品种的不断变化,单一的种植方式能否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条件也是玉米栽培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笔者以桂林市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单行单株、单行双株、单行三株种植方式对玉米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种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玉米为平展型品种正大999(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3个杂交品种。
1.2 方法 试验于2011年在广西桂林市雁山镇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均匀,排灌方便。8月4日播种。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A)为主处理,设A1正大999、A2正大619、A3玉美头105 3个水平;以种植模式(H)为副处理:设H1单行单株、H2单行双株、H3单行3株3个水平。共9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田间随机区组排列,6行区,行长5 m,行距0.70 m,种植密度为54 000株/hm2(H1每行20穴20株,穴距0.25 m;H2每行10穴20株,穴距0.5 m;H3每行7穴20株,穴距0.75 m)。重复间留行人道1 m,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成熟后每个小区实收中间2行,测定产量并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4%的产量。3次重复全部收回,取代表性的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田间管理、施肥水平与本地大田生产一致。利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正大999单行单株种植产量最高,单行双株模式次之,单行3株的产量明显低于其他2种种植模式,说明平展型品种正大999更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种植;正大619单行双株产量最高,而其他2种种植模式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明显低于单行双株种植模式,说明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更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产量最高,单行3株次之,单行单株的产量最低,说明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更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从种植模式分析,单行单株模式对于平展型品种正大999而言,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而言,产量均低于单行双株模式;单行3株模式对于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来说,略胜于单行单株模式,但优势不明显,且无论是哪种类型品种,单行3株模式都不是最优选择,说明单行3株模式在生产上可以不作考虑。
表1 不同处理的小区产量和折后产量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种植模式对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对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等影响不大,但对株高、行粒数和千粒重等影响较大。3个不同类型的品种中,单行双株种植模式千粒重最大。不同种植模式对3种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株高和行粒数影响表现不一致。平展型品种正大999株高和半紧凑型正大619的株高均表现为单行双株>单行3株>单行单株;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单株种植模式的植株最高,单行3株种植模式的植株最矮。对于平展型品种正大999而言,单行单株种植模式和单行双株种植模式的行粒数差别不大,单行3株种植模式的行粒数最小;对于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而言,单行双株种植模式行粒数最大,单行单株种植模式和单行3株种植模式的行粒数差别不大;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行粒数较为稳定。综上所述,说明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为最佳。
表2 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
2.3 不同种植模式用工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种植模式用工时间为单行单株>单行双株>单行3株,从用工而言,采用单行双株、单行3株种植模式比单行单株种植模式工效高,更省劳力。
表3 不同处理的用工记录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肥与管理条件下,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其产量和农艺性状均产生影响,选用合理的种植方式是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单行3株的产量比其他2种种植模式的产量差异明显,说明平展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双株种植,不适合于单行3株模式种植。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单行双株种植产量最高,与其他2种种植模式差异显著,说明半紧凑型品种适合单行双株种植;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产量最高,与其他2种种植模式差异显著,说明紧凑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但从用工而言,采用单行双株、单行3株种植模式比单行单株种植模式工效高,更省劳力。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在轻简栽培中,建议玉米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较为理想。
[1]刘忠诚,张宏义,翟亚娟,等.玉米密度与施肥[J].中国种业,2010(4):77-78.
[2]张雯,侯立白,张斌,等.辽西地区垄作和平作保护性耕作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75 -181.
[3]王宏庭,王斌.种植方式、密度、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5):104 -107.
[4]潘晓华,邓强辉.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2-5.
[5]王同朝,卫丽,王燕.垄作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7,15(4):109 -113.
[6]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等.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4):322-324.
[7]徐韶,张万志,高伟政,等.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铁研124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