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语文课堂的追求
2014-08-15盛海洲
○盛海洲
(诸暨市湄池中学,浙江 绍兴 31180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追求“时尚”的局面:设计的问题铺天盖地、解读随心所欲、讨论无序泛滥、多媒体泛滥运用……这些语文课看上去很“唯美”,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也只能是“看上去”,褪去了这层“华美的外衣”,内在是不是还能依旧美丽?
近来,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怎么上?经过多年实践,笔者以为语文课堂,还是要朴素一些,再朴素一些;真实一点,再真实一点,如此简单,谓之最质朴的课,简称“素课”。笔者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应提高下面几种素养才能打造出质朴的语文课。
一、对文本研读要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以课文为对象,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1]钱梦龙老师曾说:“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鼓舞人心的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表现出创意和魅力。
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下功夫。
认真研读专题和板块的主题。“专题内涵的解说”对每一专题的人文内涵作了一定的阐释,介绍了专题的构成和学习板块的内在关系。教师只有从总体上了解并把握专题的基本内容,才能真正站在编写者的角度理解其意图,进而展开和文本的深度对话。
结合思考题精心研读文本。苏教版教材后面都有思考题,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也应该像学生一样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若能以这样的心态来欣赏文本与文本对话,会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种阅读,教师进入文本的情境,会自然而然地捕捉到那些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细节,这种怦然心动的直觉弥足珍贵,因为这种直觉或许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就不会有个性化的解读;打动不了自己,自然也无法打动学生;不是深度,只是浮光掠影,字面理解,学生当然不会买账。当你带着自己的东西进入课堂的时候,你的底气将会更充足,你的神采会更飞扬,你的学生会更动容。
二、对问题眼光要尖
过去,我们讲到课堂时,总要提到设计之妙,什么开头设疑,引起悬念;什么巧妙设问,激发兴趣;什么结尾升华,自然圆合。现在想来,这些或许都是些哗众取宠之举。老老实实地研究教材,仔仔细细地想一想:哪些是学生自己就懂的?哪些是学生全然不懂的?哪些是学生似懂又非懂的?笔者以为,一般文章,学生读下来六七成懂了,老师要点透的其实只是剩下的三四成,那么,这三四成在哪里呢?它需要教师有眼光,需要教师去“抠”,要“抠”出背后的东西,“抠”出其价值。我想,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解除心中的疑惑,经过你的点化,他获得了理解和感悟,那感觉是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的,这就是点拨之妙;反之,如果一味在浅显的问题上绕圈子,那么他们就真的变浅显了!
记得特级教师肖培东上《金岳霖先生》,同学很快就把握了金岳霖热爱生活、天真、有趣、怪等形象特征,但实际上学生只读出了文本意蕴的六七成而已,此时就需要教师点透剩下的三四成(金先生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抓住文中金岳霖的神情“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引导学生走进文字,去揣摩其中蕴含的心酸与孤独;通过一些学生看来是搞笑的细节(养斗鸡、捏跳蚤、坐三轮车去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等),让学生在品读中逐步走进一位热爱生命,为人率真、简单的大哲学家的内心世界。
三、对自身积淀要厚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②所以语文老师需要有深厚的积淀,最好是一个“杂家”,文史哲最好都能略通一二,因为上课时除了需对文章深挖,还需引申。干巴巴的说教自然是淡而无味的,倘若你想引用什么印证你的观点,或描述与文章类似的意境时,你头脑中的知识储备随时就可跳出几个来应对适时之需,那就可称得上是博学之士了,而往往,你这时讲的那个掌故、那句诗文、那段历史学生记忆得最为深刻。倘若你觉得自己的积累不够丰厚,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有电脑这个先进的武器,只要你有一点朦胧的记忆,它保证能全面详细地复原到你面前。只要你有心,未雨绸缪,你也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
当然,我不是说语文老师必须博如杂家、深如学问家。我只是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老师,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语必动情,文必动心,旁征博引,驰骋古今。这样,你在课堂上就会因胸有成竹而表现得从容自如,左右逢源;不至于因知识匮乏而显得压抑拘谨,举步维艰。仅以讲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短短一首词,展示的信息极为丰富,政治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语言的……当然我们不一定都得向学生讲解。但老师必须对诸多文化信息有厚实的积累,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才能让学生陶醉其间,获得享受,感受到心灵的冲击。
四、对课堂气场要足
气场,本是一个用于演艺圈的词,用在语文课上,应该指老师的课堂应变!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好比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而且应该主持的是谈话类节目。他不一定多说话,但该他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耽误,而且说的一定是最适合现场的话。觉得大家讨论得有点沉重有点累的时候,他会抓住机会幽它一默;看到大家谈兴甚浓时,他会袖手旁观,微笑点头他看到大家思维阻滞时,一句恰到好处的点拨,总能有峰回路转之效,总之,他把课堂给了学生,而幕后,他掌控一切。这样的课堂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也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的精神。[1]
记得一位老师在上卡夫卡的《骑桶者》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我?”这位老师想要学生回答“老板娘没有看到我”,从而得出“人与人不善沟通、充满隔阂”的主题。但问题是,学生一个个都认为看到了“我”,并找到自己认为很有说服力的依据。结果这位老师匆匆结束,将自己早已备好的答案呈现给学生。笔者觉得这种做法剥夺了学生的提问权,也不符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相反,当他看到大家思维阻滞时,当学生一再认为“老板娘看到我”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请学生探讨由此引申出来的小说主题。实际上由老板娘看到“我”不借“我”煤,也不难得出“人与人不善沟通、充满隔阂”的主题,但教师不应该由此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总之,把语文教学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展示自由精神的舞台,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语文教学。我们教师不应只是追求“自我表现”,而应尽其所能地为学生导趣、导悟、导疑、导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丢弃一切浮躁与虚荣,摈弃一切与之相悖的做法与想法,舍弃一切形式主义和空洞的东西。当去尽层层铅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朴实无华、灵魂舞动,有生命动感的真实课堂时,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的课堂需要“朴实自然”,期待“返璞归真”!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