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患者使用安定静脉推注后的护理探讨①
2014-08-15易秋莲周武云
易秋莲,周武云
(万载县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万载 336100)
抽搐是疾病严重的临床征象,临床多见于颅脑外伤后、高热惊厥、子痫发作等。表现为全身肌肉高张阵挛,双眼上翻或凝视,口吐白沫,多伴有意识丧失,持续约1-1.5min。[1]临床用安定静脉缓慢推注来缓解症状。严重时常有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出现,偶尔也可见心跳呼吸骤停;而且用量过大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昏迷与反常兴奋等。[2]因此静脉推注安定后稍有疏忽,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鉴此,根据近几年危重患者护理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出静脉推注安定后完善的护理措施,杜绝了静脉推注安定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护理报告如下:[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72岁,其中15例患者为颅脑外伤,3例为高热惊厥,2例为子痫发作。
1.2 治疗方法 选择安定不用溶媒稀释直接静脉缓慢推注。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 (成人10-20mg/次,儿童0.1-0.3mg/kg),老年人消除半衰期延长宜减量,重症肌无力者禁用;[1]静脉推注后给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注意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连接鼻导管吸氧。
1.3 结果 所有病例抽搐症状得到缓解,13例患者无明显副作用发生,4例出现呼吸减慢,3例出现呼吸暂停;3例呼吸暂停患者中2例成功抢救,1例因发现晚而错过抢救时机导致死亡。
2 用药环境及人员准备
将患者置入抢救室,室内配备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面罩给氧等抢救设备及药物。科内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抢救室悬挂心跳呼吸停止等应急抢救预案,并熟练运用。
3 护理
加强对安定不良反应的学习,详细了解安定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熟练掌握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预案。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对安定用药后不良反应处理专项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提高护士对安定用药疗效的观察,掌握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发现异常早期处理,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治疗顺利有效进行。对年轻医生或专科经验不足的医生,护士应严格把握问题医嘱并提出质疑,必要时报告护士长或科主任后再执行,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抽取安定药液时,注意安定针的剂型和剂量,遵医嘱准确抽吸药液,抽吸药液后保留药物空瓶以备查对,并悬挂特殊药物使用标识牌。注射安定前,备用呼吸器 (呼吸机、气管插管、简易气囊)、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同时注意观察心率、呼吸便于与注射药物后对比。静脉推注时应选择在抽搐间歇期 (抽搐时患者无呼吸),一人推注将速度控制在10mg推注时间大于2min,[4]推注后用少量0.9%生理盐水冲洗静脉;[1]另一人听诊心肺,推注后保持病人仰卧位至少1h。[5]注射后医护人员床旁密切观察,连接心电监护仪,低流量给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子痫患者使用安定控制抽搐后2h,做好急诊剖腹产手术准备,加强产妇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由于胎儿会吸收安定发生不良反应,在胎儿娩出后用药2h内准确对胎儿进行肌张力及呼吸评分。
4 讨论
执行医嘱前,了解患者的诊断和目前的病情,明确用药目的,掌握安定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遵医嘱给患者注射安定后,医护人员床旁密切观察,连接心电监护仪注意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同时低流量给氧。患者出现呼吸减慢,血氧波动不大,可增大给氧流量。
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床旁医护人员立即呼叫器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参与抢救,同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待救援。其他医护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立即行气管插管、面罩给氧、保持患者气道通畅,采用人工通气,遵医嘱用药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如仍未恢复,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调整通气量,直至自主呼吸出现,继续观察数小时直至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
[1]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53
[2]杨桂云,宋光,李国防,等.7例热性惊厥患儿静脉推注安定出现热源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8):34
[3]冯丽娟,李秀云,王峻峰,等.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9):84-85
[4]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
[5]张顺菊.静脉推注安定预防副作用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