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原则和路径

2014-08-15吴志娟陆亚玲水淑燕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高职

吴志娟,陆亚玲,水淑燕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这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育人过程,因为大众化面对的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学生,解决的是人的复杂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理念,遵循基本育人原则,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在高职学生中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把握“理论灌输”原则,坚持做到“以理服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革命学说,在无产者还没有产生自觉意识的时候,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确立本阶级的阶级意识,“理论灌输”就成为首要的基本方式。“理论灌输”是指把已有的思想、理论、观点等通过外在的教育或实践途径传输给受教育者,使知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维形态。“理论灌输”的核心是接受和认同,即强调以理服人。马克思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命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所以,“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坚持“理论灌输”原则。因为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言,“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3]当代青年学生一直都是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对象,坚持“理论灌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政治主导走向经济主导,由相对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的大发展大进步的转型时期,人的生存状态有了质的改变,人从受动状态转变为自主状态,从群体存在向主体间存在转变,人的自由、自主精神大大增强,人们越来越渴望自主发展,自由发展。“理论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显露无疑,依靠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单向说教失去了原先的效应。一种理论能否获得青年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不仅要看这种理论是否具有映照现实世界的感召力、解释力和说服力,而且要看这种理论能否融和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去。因此,正确把握“理论灌输”原则,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要求教育者必须彻底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把理论的关节点和受教育者的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彻底性,以严密而科学的逻辑分析和论证征服学生;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社会人的发展新需求,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人和发展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把握“情感教育”原则,坚持做到“以情感人”

情感与理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视角层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两者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但在趋向性上却存在同向产生合力,反向产生张力的不同认知效果。因此,只有当它们相互作用产生情与理的同向共鸣时,才能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转化为内心深处认可并信服的理念。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的大众化实质上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景仰之情,敬慕之意,能够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作为毕生信念植根于心灵世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付诸实践。在理性认知的同时,如果没有情感、意志、毅力等心理因素的正向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就会失去强有力的“助推器”和“黏合剂”。

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极为重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情感教育的着力点,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对高职学生来说,赋予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需求,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平等的心态、真挚的热情和高超的本领为学生排忧解难。只有贴近学生,教育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情感之弦。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和有效途径。心理疏导强调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现代心理咨询和沟通的若干有效模式,改变人的认知,调节人的情绪和态度,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形成平和、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三)把握“实践育人”功能,坚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的思辨哲学”,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鲜活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它又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发展和创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就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坚持“实践育人”功能,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接触丰富深厚的社会土壤,开阔学生的社会见闻和视野,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载体,正如恩格斯所说:“自己体验才能深入心坎”那样。因此,教育者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农村和周边区域实地参观考察,通过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做一做,写一写等多种实践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社情民意,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进学生与普通群众的感情,激发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激情和勇气,在社会实践中用事实和数据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式、体验式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在“真学真懂”的基础上做到“真信真用”。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一)强化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导航者,是学生效仿的天然榜样。相比较专业课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政课教师更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将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精神力量传承给学生,塑造好学生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家园,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总体来说,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精湛的业务水平、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博学多识的理论功底,这些良好素质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基础。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追求。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和号召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要有博爱的胸襟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心中有爱,才能真正地关心学生。高职院校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场所,如宿舍、实习工厂、实训基地等,与学生充分接触交流,才能真切地与学生的思想、语言和感情接轨,这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加深与学生感情的首要前提。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技能。大众化与通俗化相联系,只有通俗的,才是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而高职学生的理论认知是浅显简约的,教师只有做到“深入浅出”,才能在马克思主义与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深入”,就是要潜心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浅出”,就是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自由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解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传播的通俗化之间的关系,理论传播要贴近传播对象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强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教师只有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大潮,关注时事政治、社会动向,锻炼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理性思考能力,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灵活地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再次,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充分挖掘和整合高职院校现有教师资源,提高教师科教研水平的有益探索。团队理念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一种实现组织高效率运转的组织形式。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科教研水平普遍较低,借鉴西方先进的团队理念,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可以起到快速提高师资水平的作用。具体路径可以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课题研究等为项目平台,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合力;二是以开展学术研讨沙龙为活动平台,推进科研课题研究,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三是以各种人才培养规划为政策依托,拓宽教师进修的深度和广度,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课堂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主要场所,思政课配备有国家统一的教材,规范了基本教学内容。但这类教材在具有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同时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任何成功的课堂教学都不能照本宣科,都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动态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建立适宜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三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互关联,但各有侧重,教学中必须保持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和顺序。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学制短,实习实训时间长,将来主要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劳动,难以花大量时间长篇累牍地阅读马列原著,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情理并重,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一是学会再现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把历史与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利用影视媒体、传纪小说、历史故事、图片资料等手段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中一幅幅恢弘的有血有肉的革命、建设、改造和改革的鲜活画卷,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感性地了解理论生长的全过程,用事实、数据和对比来增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是把理论阐述植根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教师要学会用中国语言和文化来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理论的可读性和感染性。例如,毛泽东提出的“三座大山”、“实事求是”、“反动派是纸老虎”,邓小平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等语言和比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再比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把学生团结在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旗帜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阐述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和合之道”、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就不难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了。

三是要把理论的学术品质和学人品质结合起来,突出学人的人格魅力和理论的人文内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内在地蕴含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集体的非凡智慧和勇气、坚忍不拔的人生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浓郁的人文思想和人格魅力。如果在揭示理论逻辑魅力的基础上,把马克思的个性、爱情、友谊等经典故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结合起来,把毛泽东的顽强斗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与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把打不倒的精神、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决心与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把共同富裕、幸福指数、人的尊严、和谐社会等主导范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无疑将会增加理论的吸引力。

四是把理论运用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增强理论的解释力。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寻找理论内容和社会实践的连接点,触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始终遵循价值导向,善于从学生感性的生活层面去挖掘理论的理性阐述,善于用正面的、积极的社会现象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价值观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次,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启发式、参与式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强调要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和动力,增加学生感官体验和情感激发强度,在课堂模拟出的特定情境,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换和升华。因此,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主题讨论教学等方式,辅之以演讲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形成主次分明、立体交叉的教学体系。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理解、消化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做好总结和提升,点透教学的价值目标。同时,现代化的网络媒体技术,特别是新兴媒体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便捷性、即时性等作用,因此,鼓励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学会运用短信、微博、微信、QQ群等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达到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5]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把它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体系中,按照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施;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挂牌合作的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兼顾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社会免费资源,协同学校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服务群众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从2007年开始至今,每年春季组织学校新生5000多人前往海军纪念馆、姜堰河横村、农业生态园和湿地公园等多个主题鲜明的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指导学生感受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体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考察湿地生态环境,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这些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既能为国家的日益发展和振兴而欢呼雀跃,也能够对社会建设中产生的突出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些实践活动成效之大、规模之众、持续时间之长是鼓舞人心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社会实践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做好实践活动全程的组织工作,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和问题视野,撰写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因此,实践活动的后期讨论和总结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二是解决社会实践渠道狭窄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实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合二为一的双基地,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寻路径。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新形势下推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举措。

此文为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2013014)

[1]本书组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吴志娟.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3):77-78.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高职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