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4-08-15廖绍权
廖绍权
(昭通市农经站,云南 昭通 657000)
1 总体情况
昭通市人力培训转移办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市目前共有农村劳动力288.38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88.1万人,剩余率达到62.5%。按照农业部的统计要求,昭通市人力培训转移办以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起报单位,对到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外的地方,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时间全年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统计。2010年,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达到123.46万人(其中省外输出45万人,省内跨地区转移63万人),比2005年的85.06万人增加了38.4万人、增45.1%;实现务工工资收入达121.21亿元,比2005年的51亿元增加了70.21亿元、增137.7%;实现务工纯收入达71.46亿元,比2005年的21亿元增加了50.46亿元、增240.3%;农民人均务工纯收入可达1368元,比2005年的445元增加了923元、增207.4%;“十二五”末农民人均务工纯收入预计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8%,比2010年的34.2%增长16.6%。“十一五”期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达56.59万人。从转移的性别上看,昭通市2011年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中,男性占67%,女性占33%,男女性别比例为2∶1。
同时也应看到,昭通市与省外许多劳务输出搞得好的省、市相比,农民工务工现状不容乐观。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率在全国仅排名第21位;昭通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根据2008年12月云南省农业厅和昭通市农村人力培训转移办提供的数据分析,昭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农业的部分与农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几位的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省市相比,差距约2000元;但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与这几个省市的差距则在2800元~5200元。这说明,昭通市农民收入与发达省市的农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是由于昭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质量不高,加之转移缓慢的原因所造成的。
2 特点及存在问题
2.1 农民是主导
昭通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核心是农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主体是农民,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重心和关键也就在农民身上。没有农民为代表的培训转移就不可能有整个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前景。农村社会经济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在农民问题能否解决,以农村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了,开发的目标和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2.2 对象多样化
昭通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地级市,存在着各民族人民在经济发展与生产实践中创造形成的各种生产技术。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进程中都有所创造和发明,产生了一些精良的技术。这样一个多民族市区,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生产技术和多样化需求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力资源,必然打上这种多样化的烙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规律的具体体现。
2.3 层次多样化
昭通是一个多区域类型,环境多样化,经济发展程度多样化,区域发展层次差异大的地区。这些因素表明各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的质与量的差别也是有的,由于经济、文化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必然导致昭通农村劳动力资源层次性突出,如中部区域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区域,从总体上讲接受以上条件的机会就不一样,体现在农民的身上的质能也就不一样。再如,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的地区的人们,他们所得的社会经验也不一样,导致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从而体现出了层次性。加之昭通各经济、文化和区域社会条件和层次性差距较大,因此,昭通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层次性明显而突出。就昭通市辖区内农民工来源来说,据昭通市统计局逐级统计上报数据显示,昭通市农民工省内主要来自镇雄、永善、巧家、昭阳区等县区,市外主要来自四川、湖南、贵州等省。男性农民工占70%。昭通市农民工平均年龄28.6岁,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昭阳区及各县城。昭阳区农民工人数占全市农民工总人数的30%。
2.4 困难问题
昭通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是资源受教育和素质程度不够高。由于地质条件、交通设施等因素的限制,现今昭通农村依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劣势状态。总体上讲,以农民和类农民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不高,反映出来的劳动者的素质也就不够高,或者说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全市288.38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8%,小学文化的占18.3%;高中以上文化的仅占12%,男劳动力占51.8%,女劳动力占48.2%。务农人员中掌握农业实用技术的仅有15%。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大中专毕业(含自费生)尚未就业的约有1.9万人,职业高中未就业的约1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约5万人,加之从前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返乡不能外出的农民工不断增多。
3 对策建议
一是在培训的宣传发动上要抓住村干部这个关键环节,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因为村干部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对上头负责的干部,另一方面是老百姓(村民),长期和老百姓一起生产生活,是联系政府部门与老百姓的中心环节,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所以针对贫困偏远山区的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要抓住村干部这个环节,除了讲解说服村干部之外还要付给村干部适当的劳动报酬。由于人手有限宣传发动不宜同时四面出击,最好先选择一些容易开展工作的村干出亮点产生影响,逐渐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劳务转移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以达到提高劳务转移输出质量和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否则昭通市农村人力培训转移工作就会在有的地方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无法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改变师资观念。昭通市的培训师资不应仅仅局限于培训基地。建议根据培训的需要在师资问题上拓宽路子,聘请或邀请社会技术能人或厂家技术能人。这样可以弥补目前基地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
三是要重视先抓到订单后再开展技能培训。昭通市有的地方先培训后找市场。先培训后找市场难免专业设置不合理和培训内容盲目,不适应市场需求。抓到订单后与厂方恰谈培训事宜,能使昭通市的培训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投入到培训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才能转化成为人力资本。
四是选择必须在输出地进行的培训方式。针对昭通市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强、设备设施购置不够等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建议培训可以考虑在输入地(厂家)进行。据调查,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许多用工厂家愿意接受这种培训方式,在厂家培训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条件是现成的,并且在培训期间农民工吃住厂家全包之外还有一定收入,技能培训成熟的农民工随即就可以从事收入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时间短的工作,这种培训方式特点是针对性和适应性强,容易操作,成本低效率高。
五是培训要规范,内容要有深度,层次要有高度。昭通市很多培训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淘汰机制,变成了大家走过场,混日子,结果培训做了,钱也花了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殊不知,不淘汰就会被淘汰,为了整体的和谐生存,建议劳务开发管理政府部门必须淘汰滥竽充数的培训机构。必须明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是人才,而不仅仅是人口。
六是转变市场开发方式,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要系统地开发劳务市场。在市外选择重点区域,抓住当地企业信息部门这一关键环节,建立企业信息库系统地开发市场,政府劳务部门就容易抓住主动权和占领市场开发的制高点。直接与厂家远程对话洽谈好后再组织实地考察来开发市场,在经济危机中为农民工寻找机遇。这样昭通市的市场开发才避免盲目性,针对性才强,效率才高,成本才低。这样市场开发为培训提供动力和落脚点,培训反过来又促进劳务转移输出,为人力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就能使劳务转移输出质量有效提高,促进昭通市劳务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
七是加强农民工管理和维权保护。建议在市内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扶持村干部注册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开展劳务转移输出和维权管理等工作。彜良县洛泽河镇龙潭村支书王宗辉注册成立中宏劳务派遗公司输送217名农民工在洛泽河驰宏公司务工,王支书负责管理好这217名农民工,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医疗保险和意外保险等事宜全由王支书负责办理,驰宏公司按每月每个民工提取30元的管理费付给王支书,这样王支书每月有6500多元的劳务收入,民工也放心,驰宏公司也满意,王支书也乐意。这217名农民工,普工月工资2000~3500元,技工月工资4500~8000元不等。技术工种主要是钻工和电车工。这种管理模式优点是集转移、输出、维权、管理、服务为一体,利于开展工作,成本低,效率高。缺点是受地域限制,只能在就地就近区域进行。
八是加大农村人力培训转移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论是在市内还是市外培训,不论是开发市内还是市外市场,或者是人力开发的其他工作,都必须要资金投入作保障才行。2008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出现了返乡潮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力更需要培训输出,人力开发的任务更艰巨,社会经济发展更需要人力开发,人力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要狠抓资金监管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九是劳务输出管理部门做好维权救助等各种服务工作,保障稳定务工。逐步增设劳务联络点和同乡会,提供信息咨询和跟踪服务;增加聘请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救助的律师事务所数量,明确职责,规范管理,提高维权效益;继续加强与用工企业、用工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远程维权。着力实施村组联动,及时化解留守群体教育、生产、生活难题,确保务工人员安心、稳定务工。
十是政府部门做好“两引”工作,促进就地就近转移。以承接广东佛山南海玩具加工基地向昭通市转移为契机,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金沙江库区移民就业。加大宣传昭通优惠政策、丰富的人力资源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昭通籍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促进就业,引进外地企业到昭通落户带动就业。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领域,切实帮助创业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