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定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调查和思考

2014-08-15杨春永

云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武定县农技技术推广

杨春永

(武定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云南 武定 651600)

1 发展现状

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武定县共有县乡(镇)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1个,编制198人,其中:正高级岗位6个,副高级岗位29个,中级岗位67个,初级岗位64个。目前在岗人员178人,分别为副高级岗位13人,中级岗位80人,初级岗位83人。而在岗人员中35岁以下39人,大多数分布在乡(镇),36~50岁 69人,是技术骨干,51岁以上 34人全部在县级。

2)工作条件逐渐改善。县乡(镇)21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除县级10个机构在两个地方混合办公外,11个乡(镇)农推中心都有独立的办公地点,拥有国有、集体建筑用地面积15025m2,有土木、砖混不同结构建筑综合用房面积7103.6m2,乡(镇)办公住宿混用为主;有5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起了职工食堂;有计算机65台,照相机25部,摄像机1部,投影仪2套,下乡、下田配备了人均一个钢卷尺、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基本具备了起码的工作条件。

3)农田基础建设不断加强。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武定县实施了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滇中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日元粮增项目、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基本口粮田建设、“五小水利”建设、土地整形、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和施肥水平。目前拥有有效灌溉面积9626hm2,为高产稳产和农业科技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农业科技推广稳步推进。据调查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从2012年生产情况看,共种植农作物4.0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2.63万hm2,实现粮食总产11.65万t,比上年增产8.4%。其中:推广农业科技增粮技术措施3.97万hm2,科技入户率达99%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配方施肥达95%,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达1.33万hm2余,病虫草害防治率达95%以上,病虫草鼠危害造成损失控制在了5%以内,机耕机耙机播种等农机作业率达80%,确保了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5)各项职能工作有序推进。现在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在是单纯的增粮技术、农业机械推广等,而是增加了多项职能:一是农业机械推广迅速。2012年底拥有农机总动力22745万W,增长13.6%,有农用拖拉机5751台,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责任重大;二是随着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经营权的放开,全县拥有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经营户240户,销售种子约60万t;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氮)1.4万t,农药施用量231t,农用物资经营市场监督管理不可放松;三是随着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可忽视;四是随着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城乡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塑料制品应用只增不减,废气、废水、生活垃圾、废塑料、农药包装物等的污染给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压力;五是随着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和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开始推行“农业保险”又给农技推广工作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嘴上谈的多、实际落实的少,认为农业生产劳动是农民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特别是粮食生产你不说农民也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管理、什么时候收割。不知粮食亩产的提高、总产的增加是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得来的。加之,多数乡(镇)财政不预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业务经费,究其原因,这几年上任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必须是公务员,年轻又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更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善于学习,导致领导岗位上懂农业工作、特别是懂农业科技推广的干部为数不多。

2)待遇偏差,人才流失。目前,武定县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除狮山镇人员流失少外,其余10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在流失,而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艰苦而待遇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落脚点在田间和千家万户农民朋友中,工作条件艰苦,而待遇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3)村级无阵地,试验无基地。目前,大部分乡镇没有配备农科员,这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带来诸多的困难,县乡试验基地全部被撤并和无偿征用,使无事业经费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干部职工搞一项试验、落实一块试验地都要一家一户地央求,农户高兴的时候就把田地租给你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展示,不高兴的时候就百般刁难。由于试验基地的不固定,导致试验数据没有连续性,影响了试验的准确度,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设施设备差,不适应发展。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仍是带上一个钢卷尺、一本笔记本,用两条腿跑步、两只手做事、一张嘴宣传的原始模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完整的培训楼和咨询服务部及办公设施;乡(镇)级农技部门包罗万象,所有乡(镇)农推中心都是办公和住宿混在一起,且都是七八十年代建盖的土木结构和无防震柱的砖混结构房,来一个亲人、朋友都无法安排住处,只好领到旅社、宾馆去住。

5)职称比例不协调,职工老龄化严重。就武定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而言,有职工20人,这些职工绝大多数都是楚雄农校毕业的中专生,年龄在50岁以上 9人、40~49岁 8人、30~39岁 3人,无 30岁以下职工。目前符合申报任职高级职称资格的有8人,实际岗位才有3个;符合申报任职中级职称资格的有16人,实际岗位才有10个,而已获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但无岗位聘任的有3人。还有县植保站有编制4人,而在岗的只有两个女同志,一个年龄超过50岁。

6)乡(镇)缺员严重,工作难以开展。就武定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看,除狮山镇人员编制满外,其余10个乡(镇)都不同程度缺员,主要原因是调离流失多、补员少。自2008年机构改革以来共调离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30余人,而招考补充人员仅8人,目前全县乡(镇)农推中心缺员22人。

3 对策思考

1)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武定县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明显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依赖明显增强。维护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第一武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关键支撑;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根本出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核心依托。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新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按照规定建设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从现在起,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过硬措施,着手进行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完善工作,即要在充实和加强现有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推中心的同时,在行政村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点,配备1~2名农业科技员,负责人由村委会的一名副主任兼任,业务上归乡(镇)农推中心管理。力争近两三年内在全县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探索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模式。以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依托村级农技员、植保员、科技示范户等,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逐步建设村级服务站点,探索对农民的服务机制,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及科研成果的推广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点,农业政策的宣传点。使之在全县形成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推中心为桥梁,村级农技服务站点为纽带,农村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技术培训、示范(辐射)、推广体系。

3)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振兴农业中的作用,在组织上要强化对农推中心的管理。应将乡(镇)农推中心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剥离出来,所属的人、财、物管理权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划归县农业局主管。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业务指导单位;乡(镇)设科技副乡(镇)长,分管乡(镇)农推中心;把农技推广的有关工作安排列入县、乡(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要求农技推广中心定期向县、乡(镇)政府汇报请示工作。这样,垂直业务领导,一级管一级,确保农技推广工作正常而有效地开展。

4)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机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政府应在工资、福利和业务工作经费上提供充分保障,明确实现统收统支制度和全额拨款。一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条件建设。遵循“国家和省级保基建、县乡两级保运转”的原则,建议发展改革部门尽早启动并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条件建设范围,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预算制度。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投资强度有较大幅度提高,将国家财政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到0.5%以上;改变农业技术推广费用投入结构,调整事业费和项目费的比重以及事业费中人员费用和业务活动经费的分配比例,将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拨款中业务经费的份额保持在适当比例。三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方式。处理好公益性和市场化技术推广的关系,对事关稳定和粮食安全领域的公益性技术推广采取稳定支持,经费主要用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病虫草鼠害防控、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技术培训和服务等公益性事业;对可通过市场方式推广的技术,采取市场竞争择优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引导社会力量和农业企业参与推广。四是国家财政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事业费。在地方政府保障农技人员工资的基础上,督促各地完善基层农技人员社会保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无法负担推广人员养老保险等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县乡两级财政给予补助。五是要落实好农技推广中心的办公及业务活动经费。县、乡(镇)两级要将农技推广体系的办公经费及业务活动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农技推广中心的办公、差旅费开支及试验、示范、推广等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5)提高农技推广整体队伍综合素质。一要全面实行以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二要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目标责任管理,逐步建立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提升机制,搞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制度,保证人才资源储备,改善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提高“三农”服务队伍质量。四要在农业系统继续掀起学习 《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热潮,自觉学习,深入领会每一章节内容,做到学为己用并认真贯彻落实。

6)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创新方式。一要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探索与农资经营企业合作互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效能,不断丰富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和内容,不断扩大农技推广服务对象和领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好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二要高度重视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协会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放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新生力量。三要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动植物疫病防控信息、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创新农民技术培训方式,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率。通过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实现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科学化,真正发挥好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全面推动武定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武定县农技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武定县总工会:举行第一届职工气排球联赛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浅谈武定县海绵城市
武定县鲜切花发展探讨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