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用药现状及安全用药对策探讨
2014-08-15罗刚
罗 刚
(宁洱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宁洱665199)
茶叶是直接用开水冲泡的大众饮品,如果喝了农药残留溶入的茶汤,就等于喝了农药,这不仅影响茶的芳香品质,还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茶叶病虫害对茶叶品质有严重影响,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控,可导致产量减少甚至绝收。虽然各级政府大力实施生态茶园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推广安全、低毒生物农药,通过综合防治,减少用药量,提升茶叶质量品质,但是茶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及安全、合理、经济、高效的使用农药,依然是病虫害防治不可缺少的内容,为此,笔者就宁洱县生态茶园安全用药的对策措施提出探讨意见。
1 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同时也导致茶叶病虫害的频繁发生,病虫种类繁多,茶树害虫有40多种,病害有30多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毛虫、蚜虫和螨类;病害有茶饼病、芽枯病、云纹叶枯病和地衣苔藓等。随着茶叶价格的连年上涨,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在利益的驱使下,茶园使用国家禁用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据统计,宁洱县有证有照农药经营户93户,持有农药经营上岗证人员126人,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和县城农贸市场;在85个村委会农家小卖部均有农药销售,仅在靠近县城和乡政府交通比较方便的少数几个村农药经营户有证照,其他村委会农药经营户都是无证经营,通常与其他百货混合经营,不容易监督管理;农药经营店绝大多数是夫妻店,文化素质偏低,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赚取更多利润,常常忽视行业管理规定,向茶农开大处方,加大用药剂量,推销茶叶禁止使用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等。部分茶农用药普遍存在盲目性,轻信经销商,不按适期施药、不对症施药、不按安全间隔天数用药,甚至反复使用茶叶禁用农药,茶叶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 存在问题
2.1 市场监管不力
在现行农药法律法规制度下,县级农业、工商、公安、质监、安监等部门对农药进行协作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没有专项管理经费,存在政出多门、缺乏沟通、互相推诿扯皮情况,造成对农药市场谁都管,但谁也管不到位,村级终端市场无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局面。
2.2 茶叶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经相关部门认证后才能上市销售,但目前经销商向茶农购买茶叶,无需经过农残检测就流入市场,市场上销售的散茶,无论是产区市场还是销区市场,无论是大市场还是小商店,商品包装上一无商标、二无产地、三无企业名称的茶叶比比皆是,检查发现问题也无法追溯。即便是印有QS质量认证标志的包装产品,也存在不是每个批次都进行检测,难免出现农残超标的情况。
2.3 茶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经费,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能到达每个茶农手中,许多地方茶农仍然只知道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而且只求高效不顾有毒,造成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部分茶农认为化学防治成本低、见效快,非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成本较高,销售茶叶价格无区别,多数茶企业和茶农选择化学防治,造成农残超标。
3 对策措施
3.1 健全管理机制
农业部门要加强和稳定执法队伍建设,让执法人员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学习,提高执法水平;积极争取把执法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执法人员到乡、村、组开展执法有工作经费,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协调沟通,开展联合执法,农药专业执法与农业综合执法相结合,加大农药批发市场监管力度,杜绝高剧毒农药进入本县市场,从源头控制茶叶农残。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取缔无证照农药经营户,有效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禁用产品,对知错不改,严重违法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的人员要从重处罚,保证农药市场得到净化,有序、健康发展。
3.2 加强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和评选“生态茶园用药专营店”
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农药经营从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政策、茶叶病虫害诊断、防治知识、农药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学习,使他们不断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以便在销售农药过程中能更全面指导茶农科学、安全使用农药;通过业主申请,在每个市场授权1~2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保证、信誉良好的农药店为“生态茶园用药专营店”;签订农药销售服务承诺书,督促他们建章立规,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3 建立茶叶农残检测体系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是农残检测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向各级财政争取项目资金,保证开展日常检测工作,同时,政府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农残超标产品流入市场,确保使用者消费安全、健康。
3.4 加大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
在茶叶病虫害防控中,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根据全县大叶种茶树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发生特点,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大力推广非化学防治方法。非化学防治方法很多,如生态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目前技术人员不掌握,茶农更不了解,很多还没有应用于生产。特别是一些先进的物理防治方法,如杀虫灯、性信息素色板、昆虫迷向诱导技术等,需要经过学习培训,逐步示范推广。因此,要加大推广力度,使非化学防治方法尽快应用于生产。
3.5 积极推广水不溶性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由于人们喝茶的过程是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汤,所以水不溶性的农药是不会进入人体内的。根据陈宗懋院士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在泡茶时中的浸出率与农药在水中溶解度密切相关。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愈高,
在泡茶时进入茶汤中的浸出率也愈高。因此,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水溶性高的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乐果、马拉硫磷、敌百虫和敌敌畏。陈宗懋院士利用他在担任国际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的机会,对各国送来农药样品进行筛选后,将表现较好的帕力特、凯恩等几种水不溶性农药进行多点、多次重复试验,表现很好,可以替代吡虫啉等水溶性较高的农药。
3.6 大力推广统防统治
在统一测报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为害特点,抓住防治适期,在同一茶园采用统一药剂、统一剂量、统一时间开展专业化防治;在茶叶基地、茶叶专业合作社要配备专业植保员,负责病虫测报、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储藏、施药技术指导工作,并建立病虫的防治档案,档案要记录防治时间、地块、防治目的、防治措施、投入品名称、剂量、防治效果、安全间隔期、操作人等内容,建立可追溯制度。开展统防统治,不仅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关键是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