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康市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4-08-15杨佩霞田贵荣顾本军

新疆农机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阜康市购机收获机

杨佩霞,田贵荣,顾本军,俞 芳

(1.阜康市城关镇农机站,新疆 阜康 831500;2.阜康市农机局农机技术推广站;3.阜康市农机推广中心;4.阜康市农机局农机监理站)

1 实施玉米机械收获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格局。玉米作为第二大粮食作物,粮、经、饲兼用,经济效益可观。推进阜康市玉米生产机械化,切实提高玉米机收水平,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油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截止2013年,全市玉米机收面积达到了0.833万hm2,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拟定示范区的技术措施,积极申报项目,通过展销会和网上获取的资料拟定试验示范的技术措施和一些技术数据,形成实施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将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作为重点项目进行申报,争取资金,引进机具。

(2)积极宣传,做好选型工作。项目确定后,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并装订成册,在各乡镇进行宣传讲解,组织农户到已购买的县、市,让农户亲眼观看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要领及配组方法,以便激发农户的购机热情。

(3)开观摩演示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生产厂家在本市做好现场观摩会的演示工作,使农民了解机具的技术性能、操作要领及作业效率。培训的人员扩大到各乡、镇的农业农机服务人员及市局农机技术人员、乡镇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以及村干部,从而使农民了解玉米机收推广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4)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为了保证该项目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阜康市农机局召开会议,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和推广站站长担任副组长,农机技术推广站人员和乡镇农机站站长为成员。项目实施小组实行课题组主持人负责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5)将玉米机械收获列入全市四大园区建设,把玉米机械收获大面积推广做为亮点工作来抓。

(6)确定了推广此项工作的重点村组。阜康市农机局在2008年底就把玉米机械收获工作确定为近几年的重点工作,2009年初步选择了部分村组为推广的村组,又结合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组,结合各乡镇实际,最终确定滋泥泉子镇二道河村为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市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稳步推进。

2 存在的问题

(1)种植地块分散,制约了玉米机收的发展。在阜康市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零散分散的经营方式给机械化发展制造了障碍,也妨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农村,一家一户的经营由于过于零散,并且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同,面积比较小,不能够进行规模化作业。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推广,势必导致机械收获玉米作业收费相对偏高,阻碍玉米机械化收获。

(2)收获期短,经济效益不高,机具性能有待提升。由于玉米种植的分散性,机械收获作业效率较低,加之作物的收获时间很短,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只有15~18天,因此,收获机的使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玉米收获动力消耗大,油耗高,使得机械收获的作业成本高,回收期长,极大地降低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由于玉米收获机械仍处在技术成长期,在设计和创造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克服,多表现在籽粒破损率、损失率以及果穗损失率较高,玉米籽粒的纯净率较低;很多机具的作业功能局限于摘穗、扒皮,但扒皮效果不理想,存在扒皮不净,分离不清和秸秆粉碎率低,影响秸秆还田等问题,导致机具作业时故障率高,堵塞现象和卡死现象频发;背负式玉米收获机通用性差,装配困难;对倒伏后玉米,多数机型无法收获。

(3)玉米收获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不高。目前,生产玉米收获机的厂家众多,但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偏低、制造工艺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且不能很好地解决倒伏玉米的收获问题。特别是被广大农民一致看好的一机多用可换割台兼用型机械作业问题较多、稳定性较差,玉米收获机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4)购机户的培训问题。现阶段,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购机以后,急于收回投资,往往机具还没有进行调试就下地作业。同时,多数机具操作者,未参加技术培训,在未掌握玉米收获机性能和操作技能的情况下上机作业,同时对这类新型农业机具的构造、性能及操作技术要求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作业操作时易出现事故,这也是造成玉米收获机作业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生产企业和农机推广部门应重视农户培训,否则势必造成玉米收获和作业效果差,农民投资收益不佳,影响机具的推广。

3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对策

(1)多方协作,机制推动,保障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健康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作业环境。农机部门应以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积极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由地方政府来协调农机、农业、环保、公安、交通、石化等职能部门,建立一种多方大协作机制,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此项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农机主管部门要协调好生产指导、农机推广、安全监理等部门,以及生产(销售)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一种行业内部小协作机制,共同解决好玉米收获机发展过快而带来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售后服务、跨区作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2)加大力度,补贴扶持,促进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是各级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投入,在中央农机补贴资金的基础上,推行累加补贴制度,减轻农民一次性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负担。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补贴,鼓励扶持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农民购机过程中,农机部门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在玉米机械化收获跨区作业市场尚未形成之前,避免某一区域收获机集中度过高而引发的恶意竞争和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二是由于收获机械的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购买价位相当高,建议加大购机补贴力度,由此带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同时,可由政府牵头,鼓励科研和相关部门集中精力,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引进、改造适合玉米生产的先进机械类型。充分发挥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针对目前农村经济条件和玉米收获机的使用效益,对农民购机、用机应给予财政补贴和贷款支持,引导农民走玉米收获机械化道路,推动玉米机械收获的发展。

(3)开展跟踪调查与技术反馈,做好机具选型工作。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生产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农机部门要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好行距对比试验,搞好玉米收获机的跟踪调查与选型工作,为补贴目录把好关,将真正适合作业的玉米收获机,具有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的收获机械推荐给农民使用。同时,要加强与收获机械生产厂家的联系,及时向生产企业反馈玉米收获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生产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实现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4)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可采用“集中办班、现场演示+实地培训、电脑讲座、播放电视科教片”等方式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从而使机手懂原理、会操作、知保养、会维修,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使用效率。同时,深入玉米机收作业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服务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玉米机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玉米机收作业的顺利进行。协调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加大机具的售后服务力度,为机手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保证机手的效益,争取在广大群众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作业效果、技术模式、技术要求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同时,积极举办各种农机推广培训会、现场会、演示会,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集市、田间、场院,大力宣传和普及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

[1]李建芳.灵丘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思考.当代农机,2013(11):67~68.

猜你喜欢

阜康市购机收获机
甘蔗收获机提升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干旱绿洲区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耦合分析
拖拉机与玉米收获机的保养与维修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断尾机构虚拟试验研究
谷王联合收获机结构特点及操作要求
阜康市城镇基准地价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当阳市购机补贴实施进度快 效率高
茌平三部门联合检查农机购置补贴机械
泸县“五到户”落实购机补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