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
——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2014-08-15李聪
卷首语
农业物联网
——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一台电脑、一名技术人员,坐在监控室就能掌控多个大棚,这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吗?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农业物联网将这一切变为了现实,开启了智慧农业新时代。
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在传统农业中,浇水、施肥、打药,全凭农民的经验和感觉。而如今有了农业物联网,就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运用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各种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参数,并依据这些参数对农业生产实现自动控制,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农业物联网是一场科技革命。首先,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物品具有可标识性、可追溯性和可继承性。他既能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作物投入,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实现精确控制,又能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还可以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建立二维码食品溯源,通过食品追溯标签使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信息,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其次,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实时了解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数据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和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土壤pH值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帮助农民抗灾、减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农业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农业物联网技术促进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宽带网络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也是农业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未来每年能创造1 000亿元左右的产值,并呈逐年增长态势,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后3G时代乃至4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
发展农业物联网是我国农业部门在21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农业物联网近些年发展迅速,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但也要看到,现阶段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农业物联网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新形势下,各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继续依靠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以物联网为支撑的智慧农业,让这种新型的智慧农业项目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本刊编辑:李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