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西峰地区玉华早富苹果矮密栽培技术

2014-08-15窦利锋王建玉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1期
关键词:茸毛灌水

窦利锋 王建玉

甘肃西峰地区是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最适栽培区,也是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基地县区和重点扶持县区。2006年3月,从陕西铜川市果树研究所引进玉华早富苹果苗木在甘肃西峰定植,经多年栽培观察,其综合性状在中晚熟品种中表现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甘肃庆阳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天富公司矮密栽培示范园,于2006年3月建园,面积13.3 hm2。园地海拔1 146 m,年平均气温11℃,1月份平均气温-10℃,年平均最高温14.6℃,年平均最低温5.7℃,年极端最高温31.8℃,年极端最低温-17.9℃,年均降水量500 mm,平均相对湿度60%,无霜期160天;≥10℃活动积温2 783.5~3 209.2℃,年日照时数2 449.8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雨养旱作农业区。园地土壤为黄绵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8.6 g/kg,碱解氮含量45.7 mg/kg,有效磷含量13.5 mg/kg,速效钾含量192.2 mg/kg,pH 值 6~8。

2 引种表现

2.1 生物学特性 玉华早富在甘肃西峰表现树势强健,树冠扩展迅速,结果后树姿开张;萌芽力较强,成枝力中等;长、中、短果枝和腋花芽均可结果,其中初果期树以长果枝和腋花芽结果为主,以后转为短果枝和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较高,花序自然坐果率68%,花朵坐果率24%,无采前落果;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于晚熟红富士,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丰产、稳产。幼树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树冠扩展快,新梢生长量大,结果后树姿开张,与红富士相似。多年生枝粗壮,黄褐色,皮孔椭圆形、较多、微凸、黄褐色。新梢长,中粗,黄褐色到红褐色,皮孔圆形,红褐色、微凸、大小稀密不规则,茸毛中多,节间平均长2.58 cm,枝条基部皮孔较密,茸毛少。叶片中大,平均长7.87 cm、宽5.28 cm,卵圆形,百叶质量89.4 g,绿色到浓绿色。叶片光滑,先端渐尖,叶基较圆,叶缘复锯齿中深,叶背茸毛较多,黄褐色,叶脉突起,叶柄中长、中粗、淡紫红色,有小托叶,叶柄离层处呈紫红色,叶芽中大,圆锥形,茸毛较多,贴伏,暗红褐色。顶芽圆锥形,中大,鳞片较松,茸毛较多,贴伏。腋花芽多着生在粗壮新梢顶部,比一般叶芽饱满肥大,茸毛多。

2.2 果实性状 果实圆形到近圆形,果形指数0.88,果皮薄韧有蜡质,底色黄绿或淡黄,着条纹状鲜红色;果面光洁、无锈,果点较大,圆形,明显,黄到黄白色;果梗中粗,梗洼中深,较广而缓,萼片小,半闭合;大果型,平均单果质量231 g,最大304 g,与晚熟红富士相当,但整齐度、优果率要比晚熟红富士高,其中80 mm果实横径集中在75~82 mm,优果率60%以上。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腻松脆,汁多,有香味;果心小,种子褐色、卵圆形。9月18日采收时测定果实硬度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9%,总糖含量12.9%,可滴定酸含量0.36%,Vc含量6.5 mg/100 g,品质上等。贮藏性好,室温下可贮至春节,冷藏条件下可贮至翌年4月份,无肉质松软、果皮底色变黄和蜡化出油现象。

3 栽培要点

3.1 品种及密度 主栽品种玉华早富和长富2号,株行距2 m×3 m,中间砧 M26,基砧为山定子,授粉品种为夏丽和青富13号,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8∶1,南北行向,作业行宽3 m。中间砧嫁接部位高出地面20 cm。

3.2 建园 栽植前一年秋季开挖定植坑,坑直径与深度分别为60 cm和80 cm。先将铡碎的秸秆每穴15 kg拌土填入穴底,再将50 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0.5~1 kg磷肥与表土混合,分层填入,底土回填到上部,边填边踩实。填到离地面30 cm时,将土培成小丘状待栽。栽植前,用磷酸钙1.5 kg+黄土10 kg+水50 kg+甲基硫菌灵少许搅匀制成磷肥泥浆液,将苗木根系完全浸入其中,半小时后栽植或随蘸随栽。在定植坑内挖宽、深均30~40 cm的小定植穴,将苗木放在穴内定植点上,使根系向四面舒展,均匀分布,填土浅埋,苗木根颈与表土持平,踩实。每株浇定根水30~50 kg,水下渗后扶正苗干,平整树盘。沿树行覆幅宽1 m的地膜,封土保墒。

3.3 肥水管理

3.3.1 土壤管理

1)中耕保墒。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果园行间应及时中耕松土,以利调温保墒和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一般为5~10 cm。

2)覆草埋草。覆草宜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可用麦秸、麦衣、玉米秸秆和其他杂草等。覆盖物先按厚度15~20 cm覆在冠下,然后在上面零星撒压少量的土,3~4 年后浅翻(深度 10~15 cm)。 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3)果园生草。提倡行间生草。可在立秋后播种或立夏前趁雨播种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等,每亩用种0.5 kg。每年刈割2次,刈割后的草直接覆在树盘上,也可饲养家畜,过腹还田肥地。

4)窄幅间作。幼树期行间空地在留足营养带(树下整平或做成高12~15 cm、底宽120 cm的拱形低垄,未覆膜的全垄覆盖地膜)后间作。第3年停止间作,只在行间种草或覆草。间作物与果树争水、争肥、争光矛盾应小,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或中间寄主。一般适宜间作的作物有豆类、绿肥、低秆草本药用植物、西瓜、辣椒和大葱等。

3.3.2 肥料管理

1)基肥。秋季果实采收后尽早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氮素化肥。一般每亩施3 000 kg有机肥(随结果量增加而增加)。可沟施或穴施。施肥位置一般在树冠投影外围,施肥深度为40 cm左右。

2)追肥。①土壤追肥。每年3次:第1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混合施用;第2次在幼果膨大期及花芽分化期,以磷、钾肥为主,混合施入适量氮肥;第3次在果实生长后期(采收前30天),以钾肥为主。树冠下开沟施入,深度15~20 cm,最好结合降水或施肥后及时灌水。②叶面追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萌芽期和结果树果实套袋前可补施钙、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1~2次。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 0.3%、硫酸亚铁 2%~4%、硫酸锌 2%~5%、美林高效钙0.2%、氨基酸螯合钙0.3%~0.5%、氨基酸高效液肥400倍液。

3.3.3 水分管理

1)灌水时间。萌芽至开花期、果实膨大期、采前30天和封冻前各1次。

2)灌水指标。一般保持土壤含水量在16%~20%之间,不可过干或过湿。

3)灌水方法。采用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也可结合追肥实施肥水一体化管理。

3.4 整形修剪

1)树形选择。结合陇东旱塬苹果产区实际情况、栽植密度及品种特性,纺锤形及其改良树形符合简化修剪和快速培养树体结构的需要。

2)修剪方法。①春季以“逼芽促梢”和“抹芽除萌”为主。②夏季主要是调节新梢生长量和生长势,对幼树和初结果树采用拉枝、捋枝等手法缓和长枝生长势,促进小枝和多年生枝成花。③秋季以“拉枝开角”为主,同时调整枝条生长方向,使其分布均匀,充分占据空间。④冬季主要对树体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包括大枝数量、枝组比例、枝组大小、总留枝量和花芽数量的调节。

3.5 病虫防治

1)农业防治。细致清园,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粗皮、翘皮,深翻施肥,抑制病虫发生。

2)物理防治。采取太阳能或电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性诱芯、树干绑缚诱虫带等方法诱杀害虫。

3)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捕食螨,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等害虫天敌,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卷叶类害虫成虫交配。

4)化学防治。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合理用药。幼树期每年使用农药不得超过6次,盛果期不得超过8次,有机合成的农药在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1次,农药交替使用时注意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喷药距采收期30天。幼树重在保树保叶。为防止金龟子、卷叶蛾等危害叶片,可在展叶期、亮叶期(展叶后40天)喷2次杀虫剂。为保叶可从夏至开始喷2~3次防落叶病的杀菌剂(间隔期7~10天),喷后遇雨可在雨后第3天补喷。

猜你喜欢

茸毛灌水
大中型灌区设计灌水率影响因素研究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超级大的蒲公英
有趣的胖大海
画 鸭
茶树茸毛的研究进展
吹茸毛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