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川氏泰山和歌与清代泰山诗
2014-08-15李杰玲
李杰玲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303;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904年前后,一位三十多岁的从军法务官、随笔作家涩川玄耳(しぶかわ げんじ)随着军队来到了晚清政权下的东北地区,那时正是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日俄为争夺东北三省而展开斗争,并不断扩张各自的势力。涩川玄耳在途中结识了东京朝日新闻社的特派随军记者弓削田精二,开始为朝日新闻社撰写现场通讯,后来进入了朝日新闻社任职,负责社会版块的报道。
在东北地区的几年中,涩川玄耳去了青岛和泰安,并登上了崂山,又坐着轿子上了泰山,并在泰山顶上拍了几张照片,其中有玉皇殿、碧霞元君祠,还有他在山顶上的留影。他去参拜了孔子故里曲阜,写下了不少随笔与和歌,并整理成书,回到日本后,于大正年间陆续出版《在山东歌集》(诚文堂,大正九年1920)和《岱崂杂记》(玄耳丛书刊行会,大正十四年1925)。涩川玄耳本就热爱和歌创作,曾经积极参加夏目漱石的俳句社“紫溟吟社”,并成为俳句社的骨干。抛开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日俄战争不谈,涩川氏的随笔与和歌大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他研究过泰山的封禅、泰山的信仰,以一个外国人的目光,记录了当时他在泰山的所见所闻,其作品具有史料保存价值。他还写过《中国游侠传》、《中国仙人传》等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著作。
在涩川氏的和歌中,有一组以“泰山”为题的和歌,记录了他登山所见所感。由于浓厚的诗歌研究兴趣,笔者不揣浅薄,反复琢磨、修改,把这组和歌几乎都翻译成了汉语古典诗歌,以期抛砖引玉。
这组和歌夹杂着一些古典日语用词和语法,翻译起来很不容易,根据原作的特点,有的比较适合翻译成自由体新诗,但为了前后一致,还是尽量修改成了五言或七言诗,但在平仄韵律与句意之间,有时很难选择,只能舍韵求意。另外,正如有的日语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语言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都有其代表各自民族性的特点。……鉴于中日语言表达的差异,在进行日译汉时,为了确保意思的完整,往往要加译。”[1]笔者在翻译涩川氏泰山和歌时,也难免要加译,但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尽可能全面地传达歌人的原意。如果我们把涩川氏的泰山和歌与清代或近代的泰山诗歌比较来看,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不同的诗人,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同一个写作客体,却写出了完全不同的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晚清时期的泰山与当时的民俗、百姓生活。
一、涩川氏泰山和歌里的中日民俗
涩川氏泰山和歌的一大特色,就是反映民俗和传统信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反映当时泰山碧霞元君信仰进香的盛况。涩川氏的和歌虽然写泰山,但由于作者本人深受日本文化的浸染,所以他的泰山和歌经常会联系到日本的文化。比如他登上泰山玉皇顶,联想到日本的猿田彦神和少彦名神,走到碧霞宫,看到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像,却想到了富士山女神。如:
碧霞元君祠
碧霞宫为泰山顶上一大女神庙,历代受朝廷尊崇,在北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很大影响。附近各省年年来此参诣者达数万人。
求神许愿向此君,有谁祈祷国永存?小小绣鞋献台上,哪个石女心悲辛?
何事珍重令人求,求神神来肯停留?富士木花开耶姬,此处行宫暂歇休。
此处女神意难料,忽晴忽雨云变早。云欲封路不能封,雨又扑来为哪般。
山神威吓凡人惧,雷声隆隆空鸣怒。日本八雷①心犹定,今在此处吾不去。
风吹雨打岩泉涨,见多风浪意气壮。大大金字题“望东”,二字恰如我心想。
这首写碧霞宫的和歌,将碧霞元君和富士山女神木花开耶姬联系起来,关于富士女神木花开耶姬,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已有记载,被视为开花女神,还有传说认为她可令人间谷物丰收。和歌最后两句表达了歌人内心思乡盼归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涩川氏对碧霞元君信仰做过一些探索,他认为:“泰山(信仰)盛行的地方在于碧霞元君庙,……碧霞元君,又称天女、玉女,又说为泰山神之女,……成为满足现世利益欲求的神灵而被世人尊崇。”并指出:“对碧霞元君的研究,是对中国宗教、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研究中的一个有趣的问题,作为女神,她与西洋的玛利亚圣母崇拜、日本的弁才天女信仰有类似的心理共通点。”[2]
弁才天女,原为印度教的河神,掌管音乐、智慧与财富的女神,在佛教中视同吉祥天女,在日本,是七福神之一。然而碧霞元君主要是作为道教女神被信仰的。从日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来看,无论是弁才天女还是碧霞元君,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其宗教性质,她们是多宗教思想混合的信仰体,涩川氏在此将二者并提,是从民间神信仰的角度来说的。关于弁才天女神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弁才天信仰在日本民间很受推崇,有的图像显示弁才天是多臂的,有的则是两臂,拿着书籍、珠子、琵琶或水瓶。也有的记载显示弁才天有“八臂”,各持弓、箭、刀、斧等武器,作为战斗女神的形象出现,到了镰仓时代,弁才天与宇贺神信仰结合,以福神的形象出现[3]。而有的学者则指出,弁才天信仰是经由中国和朝鲜传到日本的,弁才天的性别,则是超越了人间男、女性别,而具有神秘性质,但作者又认为,从拜祭弁才天的场所需要献祭者有强健的体魄,加上古代日本“女性禁制”,即女性不允许拜祭神灵,否则就是渎神。因此,弁才天应该是一位男神[4]。日本史学界、宗教学界对弁才天信仰的研究不少,但就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对弁才天女与碧霞元君作比较研究的。涩川氏是第一个指出碧霞元君信仰与弁才天女神信仰有关的,但他并未展开论述,而他的这一观点,似乎也并未在研究弁才天信仰的学者当中产生多大反响。
涩川氏不止一次在他的随笔中指出:“碧霞元君是吸引泰山登山者最大的动力,每年都有数万名参诣者登山,大部分都要参诣此神,祈求现世的福利。”[5]由于亲眼目睹了当时碧霞元君信仰在民间的盛况,他对碧霞元君信仰是怀着较大的研究兴趣的。
涩川氏的泰山和歌中体现中日文化交融的,还有如下几首:
吕祖洞
仙人吕公曾在此炼丹,又称金母洞。洞内有吕纯阳之石像。
吕公炼药成,洞内蝙蝠轻。仙药非我欲,只愿见吾卿。
百丈崖
水分神社向,虔诚祈雨吾。点滴可开怀,今赐瀑布下。
水分神社,是几乎遍布于日本各地的供奉司水之神的神社,较著名的有吉野水分神社、葛城水分神社、都祁水分神社和宇太水分神社。《续日本纪》中已有关于向水分神祈雨的记载。这首和歌是说涩川氏在看到百丈崖的瀑布时,惊叹于瀑布的大和美,原本只想远远地向水分神社讨一点儿雨,没想到水分神却赐予了他这么大的一面瀑布,实在令人惊喜。这里是以曲折之笔,即绕了一个弯来赞美百丈崖瀑布。由此可见玄耳的泰山和歌中,融入了较多的日本民俗信仰。这是玄耳泰山和歌不同于清代泰山诗的一个特色。我们来看看近代诗人笔下的百丈崖瀑布,作一比较,如山东诸城人成榑的诗:“双崖夹青天,水帘天放下。有客隐玉壶,日午不知夏。”成榑把百丈崖瀑布的水想象为从天上来,而涩川氏则想到了水分神社,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写出了不同的百丈崖瀑布。我们再看涩川氏的其他泰山和歌:
朝阳洞
岩上贫土植莳萝,待秋能得几升果?
莳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小形,黄色,果实椭圆形。用以调味,可提炼精油,亦可入药,药用价值颇高。在东北、两广地区均有种植。这是涩川氏在经过朝阳洞时的断想,涩川氏一反他人描述朝阳洞的奇景,和表达喜悦的心情与雄壮的气势,而仅仅写了莳萝。清代赵国麟的诗《朝阳洞》云:“石洞覆泉脉,亭榭护云根。千松稀绝壁,举手若可扪。泉石争趋避,松云互吐吞。高兴不得遏,狂歌舞蹲蹲。”两首诗歌是多么不同。涩川氏仅以容易被人忽视的洞边莳萝为角度,抒发了颇有屈原《离骚》的感叹“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翼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又隐约透露出歌人“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心情。涩川氏在春夏时节的泰山朝阳洞看到了这片青绿的莳萝,恍惚之中想到秋天的时候这片莳萝会结出多少果实。涩川氏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秋天的时候,他或许已经不在泰山上了,也看不到这片莳萝的结果。同时,当时的涩川氏,经历过人生的起伏跌宕,在异国他乡,生了一场比较严重的病,他发出了这样的悲叹:“我在中国已经很久了,已经走不动了……谁料病情加重……”他甚至想到离世后的嘱托:“我骨子里深爱着自己的出生地,(一旦离世)请把尸身保存,运回东方。”[6]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他或许想到,自己的人生结出了怎样的果实呢?这正是衰病之中的悲伤感想,因此,涩川氏才写下了这首与清代诗人风格、情调完全不同的朝阳洞之歌。而这也与日本文学“物哀”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我国诗人看来能激发豪迈之情的泰山景色,到了涩川氏的笔下,往往成了感物兴叹,表现玄幽、闲寂、悲伤意境的对象。再看:
玉皇顶
泰山绝顶有玉皇庙,故称玉皇顶。中央露出巨岩,称为泰山巅石。
宫柱粗大立山中,身心清净待神降。猿田彦神少彦名,吾攀此山盼君临。
攀登此山恨无伴,平田笃胤荻生惣。费尽天工山色美,试筑富士当何如。
这首和歌虽然写中国泰山玉皇顶,但却透露着浓厚的日本特色的信仰,在日本的信仰中,神通过山顶降临人间,而且,神一般会降临在山中高处的巨石上,因此,山顶巨石往往被当做神体来祭拜。也因此而产生了灵山、灵石信仰,这些山、石在民间也就具有了驱魔祛邪的信仰。神灵降临山顶时的寄居物,被称为“よりしろ”。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涩川氏登上泰山玉皇顶,才会特别注意到中间露出的巨大岩石,这块岩石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神:猿田彦神和少彦名神。猿田彦,是记纪神话传说中的神,天孙降临时曾担任向导,据说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鼻梁高挺,后世将其同庚申信仰和道祖神联系在一起。而少彦名神则身材矮小,但具有很强的谷物精灵性,据说他与大国主神共掌国土,作为医业、温泉、酿酒之神而受到崇拜。可见创作者的文化背景会深深地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我们对比一下清代或者近代的中国诗人笔下的玉皇顶,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是多么明显,如王鸿的诗《玉皇顶》:“登山未涉太平顶,那识山灵秀气钟。片晌罡风云散去,插天千仞青芙蓉。”这首诗极力描写玉皇顶上的奇秀之境,将泰山比喻为插天而上的青芙蓉,大气磅礴。
歌中的平田笃胤是江户后期日本学家,秋田人,提倡古道学,主张尊王复古,形成幕府默契国学主流“平田神道”,被称为国学四巨头之一,著有《古史征》、《古道大意》等。荻生惣指荻生徂徕,通称为荻生惣右卫门,是江户中期儒学家,江户人,徂徕为其号,初学朱子,后提倡古文辞学,站在古典主义的立场上,提倡重视政治、文艺的儒学,著有《论语征》等。涩川氏登上泰山玉皇顶,想象着如果与江户时代这两位学者一起登山,该是多美的一件事。在泰山玉皇顶,他还想到了日本的富士山和富士信仰。在前面的《碧霞元君祠》和歌中,他把泰山女神和富士山女神联系了起来。
秦无字碑
玉皇庙前立一大石柱,四面玲珑,却无刻字。何代何人建立,不得而知。俗称秦无字碑。
两千年来无刻字,又过千年待谁笔。可惜忆良不在此,好歌可刻此宝石。
歌中的“忆良”指万叶著名歌人、奈良前期官员山上忆良,据说忆良曾来唐学习,归国后在朝中历任数职,汉文学造诣颇深。涩川氏的这首和歌是说:这块无字碑是一块很好的石碑,可惜千年来没有留下一个字,如果山上忆良与我一起登上泰山,他肯定能写出很好的和歌来,说不定还可以把和歌刻在这石碑上呢。
后石坞
岳北后区,距岱顶约十五里,故称后十五。泰山幽胜过此者无,黄华洞传为玉女炼真处,至今修仙以此为佳者多矣。
富士白霜眺望遥,此山林间岩穴好。窃闻惧祸入山者,仙家自乐水音绕。
仙人若还在当世,会见吾饮溪间水。所知有限寿有时,苦思长生可有期。
不知人世尊何宝,遗忘红尘入山讨。无酒有风忽满袖,乘云欲去心思重。
思妹情意山烦恼,无鱼传书海滔滔。
这首和歌开头写涩川氏在泰山上想起了富士山,但马上思绪又转回到泰山的幽静山景中,看到树木掩映间的岩洞、清澈凉爽的溪水,想到应该遗忘红尘,归隐山中,如果古代的仙人还在,应该会遇到这时来溪边饮水的歌人吧。虽然涩川氏心里想到了不如乘云而去,但马上又想到了人间的红粉知己,难以割舍远在故里的佳人,因而又激起了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从《万叶集》开始,和歌多与男女相思之情有关,表现的都是很细腻、纤柔的情感,女性色彩较浓厚,所以,虽然涩川氏写的是雄伟的泰山景色,仍然难免时时涌现心底的婉转情思。
二、泰山和歌中的乱世百姓生活
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刻画,也是涩川氏泰山和歌的一个特点,如描写乞丐、村姑、赌徒、尼姑等,反映了当时的百姓真实生活状况。在清代的泰山诗歌中,描写乞丐的诗作不多,晚清和近代偶尔有之,如江苏南通人徐宗干的《乞儿行》:“蓬头赤脚抟泥沙,树为屋兮石为家。或腾逸如窟兔,或瑟缩如盘蜗。讶马街之要路,为螳臂之挡车。山灵垂悯任高卧,虎狼不敢劘齿牙。男妇解囊掷金钱,饥分糗饵渴施茶。”这首诗描写了当时乞儿的情形。关于清代和近代泰山一带乞丐的出现,相关的记载还有:《岱史·香税志》称:“方其(香客)摩肩涉远,接踵攀危,襁至辐辏,岂特助国而已,……即行丐亦赖以须臾不死。”由于香社盛行,沿途乞丐光靠乞讨也可免于饿死。
御史余缙以使者至泰安,登泰山,见沿途乞丐甚多,在《登岱记》中记曰:“土人以丐钱为业,道傍多塑土偶,恣行秽亵;妇女瘿疾,逢人乞施。……此数者,俱当厉禁,而当事曾不措意,真大败人意耳。”(《大观堂文集》卷十八)孙嘉淦《南游记》也记载了当时的情形:“(二更)起,遥见火光明灭,高与星乱。至则皆贫民男女数千,宿止道旁,然炬以丐钱。教养失而民鲜耻,可慨已。”(《虞初新志》卷十七)萧惟豫《登岱二首》云:“扰扰乞钱子,纷纷求福人。”(《但吟草》卷八)又,蒋维乔《泰山纪游》载曰:“是时正值香市,愚民男妇老幼,登山进香者不绝。一路所至,皆为乞丐,构茅屋以乱石为墙,沿路索钱,颇可厌。”(《小说月报》1915年第10号)②涩川氏的泰山和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泰山一带的乞丐活动。
涩川氏在他的泰山和歌中,还有如下几首是描写泰山一带百姓生活的:
山氓
泰山登山路左右两边有小屋,又或在山岩间居住,以农、樵、狩猎、乞讨、偷盗等维持生计者,似有上千人。
鳍伏叩首石头响,灵山此处忍饿老。双亲只叫乞米饭,嗷嗷小儿犹待哺。
白杨耸立树荫凉,家家看似狗洞狭。路边儿童成群过,半慌半泣乞凄怆。
路边蹲坐乞儿忙,少女乱发带花芳。爬山涉谷负子行,乞食天天夏日长。
乞食拾柴时当盗,子若成人心仍慅。即为圣人说神道,难忘悲辛曾乞讨。
此“氓”同《诗经·卫风·氓》之“氓”,指民,百姓。此歌记载的是乱世之中山民的生活景况。尤其着力于描写乞讨儿童,对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关注,是涩川氏和歌的又一个特点,除了乞讨儿童,他还写了村姑等,在泰山景色之外,对人,不仅对历史名人,尤其对当时普通人的关注,使这些和歌读起来让人感到生动而亲切。再看:
一天门
登岱诸多路径在此会合,有四五十户人家,称为红门街。有“孔子登临处”之碑。
孔子登临处,题字在上头。乞丐四五人,赌博正忙碌。
轿夫与乞丐,见我乱开口。索要身上物,不去别处讨。
此山几度登,不厌登临频。无论多险要,我愿勇攀登。
木石山川灵,召吾附此身。所言又为何,惘然问知否。
斗母宫
从红门到万仙楼孤舟蓑亭,经过斗母宫。右边流淌着桃花涧的水。余曾经夜过此路。
日暮登山心中怯,吱嘎轿响虫声歇。观音塑像华光闪,汲茶尼僧芳龄洁。
此外还有描写缠足的登山老妇与儿童的:
柏洞
远去春未画,无风山路拦。木暗柏花散,缠足老媪叹。且牵贫儿险登攀。
中天门
卖果老翁仙人面,牧童岩上拉家常。牛羊顺流缓缓下,远看白石似群羊。此山此夏牛草美,归去恐见屠刀举。
在泰山顶上,涩川氏浮想联翩,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思归之情溢于言表,他还描述了山中道士的生活,展现了泰山美丽的景色:
泰山绝顶
吾今居高山,仿佛自天降。山中迷雾重,静待拂晓还。
东方鱼肚白,雲照天未明。裾野尚茫茫,汶河流不停。
待日日观峰,岩坐呼吸松。徐徐天地气,深味贯日红。
高峰此远眺,史上几王临?谁知在东国,有吾来攀登。
俯视山下界,依稀不见地。仰观白云出,起伏星满天。
吾国日之本,试问在何方。请君一远眺,日出东方处。
飞鸟皆东向,我心徒悲伤。欲从鸟归去,心跳欲出膛。
掌据山下城,城郭如书画。跃然纸上见,分明漏音声。
动乱齐鲁国,触目尽苍绿。可喜初夏风,清凉送人过。
日上羊群动,山沟攀峡谷。再登峰顶头,缓缓白云生。
神山如裳裾,缠绵白云间。白云间相见,故里不忍看。
可惜故里远,未能携双亲。攀登此神山,豪气难一伸。
树稀绿苔少,岩间涌清泉。可堪煮香茗,潺潺源不断。
群道集此山,生计托其间。时若枯槁季,灶火常难燃。
牛粪点为烛,围坐在其旁。道士语殷殷,山中秘事出。
索酒于道士,道士言无酒。反复索求之,付钱始得沽。
夜班朗空清,星近山低静,片片白云轻。高峰二三日,云寝我欲眠,虽有饥渴时,夕阳心底宁。
三、泰山和歌中的历史兴亡之叹
涩川氏泰山和歌中透露出沉重的历史兴亡之叹,当然,他并不吝啬笔墨去赞叹泰山的雄伟和奇丽的自然景色,这一点,与我国清代泰山诗歌是相同的,先看下面几首和歌:
泰山
远远地 黄河 流逝 东方的天 矗立着岩岩泰山
岱庙
在泰山山麓,泰安县城内,祭祀“泰山之神”。
代代革命代代君,古碑并立风俗淳。王威竖起石碑亘,孩童并作胡桃分。
环咏亭
在岱庙内,历代著名的岱庙诗赋题记刻于石上,嵌于四壁,亭前碑龛处收藏了秦碑残片两枚。
帝业十年尽,今怀始皇秦。秦碑断旧迹,亭有二石新。
秦碑
始皇统一四海,于天下六处立颂秦功德之碑,泰山为其一。传为秦相李斯所书,所谓小篆之代表。其石原立于绝顶。经历霜雪两千年,至清中叶,火灾亡佚。七十余年后,于碧霞宫玉女池中发现残缺的十字,即今山麓岱庙中之物。始皇石刻,会稽、芝罘、碣石、峄山的四处早已不见,琅琊台的近年也丢失了。今存世的仅有这十字。
长城血不守,高峰千载雪。火烧水浸未消歇,罪臣李斯秦篆瘦。
汉柏
岱庙内老柏多矣,炳灵殿前有数株传为汉武帝所栽。
昔日不可追,时光悠悠;想此树萌芽,可在汉末?今抚树叹息,又当怀谁?芽出,地肥,风静。历朝历代谁叹咏。
经石峪
阔有千坪③余,溪间平岩刻着金刚经。规模雄大,堪称泰山名胜一号,每字大一尺二三寸,字体在隶楷之间,雅朴可喜。被推为榜书的最好模范。全文三千字,现存不到三分之一。笔者虽然不确定,但推测是六朝所作。
真金槌打朝夕功,余音袅袅回荡中。桃柳清溪还绕过,千年守护妙经诵。
夏雨溅落岩上松,金刚九百字字宗。我今坐此岩床上,小啖干粮酌泉淙。
回马岭
国土几经践踏,嬴政龙马蹄,越关。
十二盘路
二里三里同攀登,回首山间羊肠道。小小骄傲满心间。
酌泉亭
世上若有久存物,当数石刻动人言。护驾十万踏石裂,不老不死徒心愿。
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时,遭暴风雨,在树下躲避,因授其树五大夫之爵。其后几经代谢,今袭其名者三株。
雨下大树避,念念终不弃。万世植青松,松名今犹在。可怜秦二世,阿房主人空。岩间乞栖居,竟有关锁拒。遥遥不可及,与君清贫侣。掬清水,拾落木。小小岩屋,又度一春。
石壁峪
山裂岩尖似涂血,两壁岩倾欲脱落。如画如斯,此山景色,夺人目。
我们看看清代诗人笔下的石壁峪,会发现二者对景色的描写有共同之处,如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山东章丘人刘家龙的《石壁峪》一诗:“石壁分明岭畔沟,忽成孔道任夷犹。桑田沧海从何定,妙悟还须据上游。”当然,由于创作主体的不同,面对同一客体时,具体的感想也是不同的。
涩川氏泰山和歌中表达历史兴亡感叹的还有:
南天门
扶攀石阶千八级,天门屹立浓云间。四顾目眩蝙蝠扇,天门高风拂下轻。
南天门楼短髭吹,快意历历山下城。寥寥可数几处经,足踏靴底平原静。
古登封台
泰山绝顶最高处,今有玉皇阁。自古帝王巡视山川岳渎,登上此处祭山祀天。盖于泰山封禅之礼为帝王特权,三代以前封禅情况不详,然秦始皇、汉武帝、后汉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于此山留下颇多史迹。清朝皇帝先来者,如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间,登山达十次。
治国几代帝此临,渺小如我不悔来。帝王奴隶皆拜倒,盗改帝名④备神祀。
通过以上笔者翻译的涩川氏泰山和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特点,即歌中带注者甚多,这些自注是作者为了解释或者补充和歌所咏对象而作,《万叶集》已经出现和歌小注。明治时期,西方文化与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成了汉诗与和歌吟咏的主要对象,捕新猎奇,可以说是明治和歌、汉诗的一个特色。涩川氏来到山东,登上泰山,看到的都是全新的景色和百姓生活,他用和歌记录下来,并在和歌前写下小注,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歌的意思。
由于日语语音的原因,和歌表现出强烈的散文化,即读起来、看起来都很像散文,与我国古典诗歌严谨的体式和音律有很大不同,而且,正如中西进指出的日本文学的特点之一“非逻辑性、缺乏合理性”[7]一样,我们读到涩川氏的泰山和歌,会感到与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思维有很大不同,有时甚至难以理解,比如他写到柏洞的时候,先写了景色,突然就转到了一位缠足老妇牵着贫弱的小孩登山。写中天门的时候,只写牧童和羊群,还联想到这些羊群牛群虽然在山间自由自在,但回去之后恐怕还是难免被屠宰。翻翻清代或近代诗人写的柏洞或中天门,就可以感受到中日诗歌是多么不同。当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虽然异大于同,反过来却可以吸引我们的阅读兴趣,如果中日诗歌所写所思基本一样,那我们再看涩川氏的泰山和歌,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了。
[注 释]
①日本通常用数字“八”来表示数量之多,这里的“八雷”之“八”亦有此意,尤其是在记纪万叶时代,以“八”表示数量众多的例子很多,如“八云”、“八重”等。
②在此衷心感谢泰山研究院陈伟军院长提供《全泰山诗》给我参考,并感谢周郢老师提供关于清代和近代泰山香社和乞丐流民的资料。本文所引清代或近代我国诗人的泰山诗,均出自袁爱国编《全泰山诗》泰山出版社,2012。
③坪:面积单位,一坪约为3.306平方米。
④盗改帝名,曲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之意。
[1]刘肖云.从日译汉的加译现象看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A].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日本研究论集(2003总第八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434.
[2]涩川玄耳.在山东 歌集[M].东京:诚文堂,大正九年(1920):27.
[3]山田雄司.弁才天的性质及其变化[J].日本史学集录,1994:(17),18 -26.
[4]荒木祐治.日本五大弁才天所见身体观[J].冈山大学,1990:830.
[5]涩川玄耳.在山东歌集[M].东京:诚文堂,大正九年(1920):33.
[6]涩川玄耳.岱崂杂记[M].东京:玄耳丛书刊行会,大正十四年(1925):自序.
[7]刘德润,张文宏,王磊.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2.
(责任编辑 梅焕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