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路径思考与探索
2014-08-15钟邦旺
钟邦旺
几年来,武汉铁路局按照“合二为一、前店后厂、网管集中、分台值守、智能追踪、流程优化”的思路,以主体功能实现“场景可看、数据可见、脱标可报、语音可通、闭环可查、信息可寻”为目标,初步实现了电务信息分析中心与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有机结合,率先实行通信网管中心与指挥中心合署办公,着力推进了“管理智能化、系统模块化、指挥流程化、应急专家化”等标准化指挥中心建设,建成了真正意义上“不熄灯”的全天候段级指挥中心。
在此基础上,路局先后建成了动车车载、核心机房、RBC区域分析中心和电务车间分析控制中心及通信网管分中心,形成了分级监控、上下联动、互为补充、全面覆盖的立体监控体系,初步构建了“1+N”的生产调度指挥格局。
1 形势与挑战
1.压力越来越大。“7.23”事故后,原本不为外界所知的信号、联锁、闭塞等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热名词,甚至地铁追尾、机车故障等都认为是信号的过错,社会高期待的同时也给了电务无形的压力。汉宜、郑武高铁开通后,武汉铁路局高铁实现了由线到网的延伸,武汉所处的中心地带,一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四周,进入媒体视野。这些需要我们主动适应。
2.问题越来越新。随着电务新技术革命性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室内显示故障而室外正常、CTC正常而联锁异常、软件退回等,无一不是新课题。电务设备仍然要边发展、边摸索、边应用,“天天遇到新问题”将与电务技术发展进程相伴相随。
3.处置越来越难。电务系统不是行车组织单位,但需要回答“车怎么走”,诸如CTC黑屏后停车还是前行、ATP故障后限速还是目视、通信中断后的远程指挥等一系列问题。更由于一些突发故障影响大面积行车,在确保安全与缩短延时上存在两难。
4.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设备的运用、管理的规范、作业的控制、素质的提升,电务系统还有太多难题需要攻关,还有大量基础工作需要去适应高标准、严要求。
5.风险越来越多。近期,全路连续发生计算机联锁数据变异,软件版本错误导致C3行车许可延长,列车区间占用丢失等不导向安全的隐患,预示着电务设备仍然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
面对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无论是传统的生产组织,还是原有的应急指挥,都难以适应,亟需进行突破,因此打造新型电务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也就迫在眉睫。
2 构架与功能
2.1 总体设想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以“合二为一、前店后厂、网管集中、分台值守、智能追踪、流程优化”为总体思路。
合二为一。打破以前调度与分析中心 (网管)分设的局面,按照界面共享、系统整合、人机互控、智能优先的思路,将调度指挥中心与分析中心整合或合署办公。
前店后厂。将分析中心 (网管)与指挥中心功能进行实质性融合,调度指挥中心作为各种指令决策的指挥前台,分析中心 (网管)收集汇总各类信息,为调度指挥中心发布指令决策提供后台支撑。
网管集中。整合网管资源,将分散的网管集中,建立通信“大网管”,强化全程全网的监控管理。
分台值守。网管中心现设传输、数调、视频、防灾、动环监控、基站等专业网管45台,电务段分析中心根据区域,既设置微机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台,又设置了LKJ、ATP等车载专业分析台。调度指挥中心设置生产调度、施工管理、应急指挥、运行监控等4个调度台。其中调度以台定人,分析以系统定人,专业管理、分工协作、各司其责。
智能追踪。综合利用调度台及监控台对日常作业、“天窗”管理、故障应急、干部履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痕迹化管理,并通过软件自动化,将人员从纷繁的信息人工浏览分析中解放出来,转向针对性地分析、有重点地追踪盯控,确保将每一项设备的每一项性能指标、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置于可控范围。
流程优化。结合标准化建设,优化日常作业、“天窗”管理、故障处理、应急抢险、干部履职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同时按照“能自动不人工”的思路,分别固化指挥系统的对应模块。一键启动,系统即可自动按照事先设置进入相应流程,从而打造集信息派发、过程提示、智能调度功能为一体的指挥系统。
2.2 基本框架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由多个“1+N”组成。
1.中心的“1+N”。即以电务段 (通信段)为中心,有若干个区域分中心或专业分中心支撑。分中心具体为:信号现场车间区域分析中心、驼峰车间区域分析中心、高铁区域分析中心、动车车载区域分析中心、核心机房、网管中心、通信现场区域网管中心等。
2.平台的“1+N”。即打造一个平台,有若干个系统支撑。电务动态智能管理平台依据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则,智能挖掘各种分散孤立的海量数据,科学地进行整合,实现信号设备故障的自动报警、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作业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应急处置的智能决策,满足集中指挥、过程监控、故障透明、智能预警、数据再现、场景支持、静态评判、动态追踪、专家帮助、远程支持、应急联动、信息录入、后台管理等要求,以服务一线职工、服务调度指挥、服务领导决策为目标,实现平台的动态、实时、复现、链接、追踪和智能决策。
电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生产信息实现综合复用,达到资源共享,归口管理的效果。在功能实现上,按照能自动不人工 (如故障信息的群发、报表的生成等),必人工不自动 (场景的调看、数据的检索,均需按权限操作),能网录不文字 (如作业计划的录入提报)等原则,通过自动化考量,提高了劳动效率,进而实现了“计划生成”自动化、“问题闭环”自动化和“设备评分”自动化。
3.集成的“1+N”。即一个系统集成,有若干个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多达40个,主要包括:信号集中监测、电务综合预警平台、区间设备监测系统、道岔动态智能监测系统、TDCS/CTC复示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多媒体维修系统等。
4.应急的“1+N”。即发生一个事件,就会有若干个数据支持:标准数据、常态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还有若干个场景再现支撑:交通导航图、厂家技术服务热线、应急网络 (专家库、备品备件配置信息表、抢修器材分布表)、设备实时监测图示及数据、故障处理流程表等;以及若干个抢险小分队支持。
5.管理的“1+N”。即一个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有若干个管理子系统支撑。具体为:LKJ数据模拟仿真系统、车载设备管理系统、车载设备质量寿命管理系统、分路不良动态管理系统、调度智能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天窗”修计划管理系统、TDCS/CTC网络升级管理系统、信号动态测试评估系统 (管理)、限界管理系统、智能问题库管理系统、信号设备履历系统、应急备用器材管理系统等。
6.信息的“1+N”。即汇集到一个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信息,有若干个信息源支撑。信息源包括:上级通知、领导检查、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道口工、联防队员、巡线人员、动态检测、安全检查、天气预报、供电信息、下级汇报、外界报料等。
7.结合部的“1+N”。即汇集到一个结合部管理功能,有若干个结合部支撑。结合部具体为:局间、车务、机务、供电、工务、车辆、信息、通信等。
2.3 基本功能
1.场景可看。通过多媒体维修系统、“天翼”3G手机平台、视频监控等手段,在指挥中心显示出机房、现场的环境、交通路线、车辆轨迹、人员状况等信息,为调度指挥提供直观的参考评判。
2.数据可调。可随时调取管内人员、设备、机具等基础信息,电气特性指标、电路、环境等数据可直观展示。
3.语音可通。能够直接与现场维修人员通话或发起群呼、组呼,指挥现场维修或故障处理。
4.远程可控。就是对机房运行、作业过程、施工现场进行卡控,对视频、空调、门禁、照明等进行远程控制。
5.信息可寻。第一时间启动链接远程技术支持,快速检索厂商技术人员及现场处理人员电话、设备电路及主要参数、判断处理流程、典型故障案例等信息。
6.过程可查。对工作计划按照给定的要求自动生成,分劈到月,精确到周,同时根据需要追溯计划执行的过程记录,并自动查询故障、隐患问题的处置、销号的过程。
7.预警可报。对设备告警及故障等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实现声光报警并自动通知有关人员。
8.应急可用。应急时能够实现“一键启动”,完成人怎么通知、路怎么走、场景怎样再现 (包括前期历史故障详情、处置措施、音频、视频资源)、专家怎样联系等功能。
9.功能可扩。根据用户需求及系统不断扩展的要求,形成了一个易管理、可扩展、能互联的智能结构。
3 探索与实践
几年来,武汉铁路局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完善功能、分步实施”思路稳步推进,2013年已完成武汉电务段、武汉通信段试点,2014年将在局内全面推广施行。
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与相关厂家合作,研发了电务动态智能管理平台、电务综合预警平台,多媒体维修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分别引入指挥中心,基本构建了“1+N”的应急指挥格局,力求做到“第一时间场景自动关联、第一时间信息快速流转、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出动、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第一时间进行远程指挥”。
1.第一时间场景自动关联,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以微机监测为基础,虽先后开发或安装了预警平台、列控动态监测系统 (DMS)、区间设备监测系统、道岔动态智能监测系统、车载分析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但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又研发了电务动态智能管理平台,将分散的、独立的信息整合并集成化展现。当设备发生故障后,指挥中心预警平台弹出报警窗口,出现声光告警,直接进入故障设备自动关联画面,立即自动显示所在站场平面图,自动链接微机监测曲线,自动弹出设备应急处置流程,具备条件时,站场视频指向该设备,道岔缺口视频动态画面进入指挥中心,区间监测实时传回室外设备电气特性数据。同时,技术图纸、抢修人员行进路线、应急抢险器材库、专家库、典型故障案例、厂家远程技术支持电话等,可依据需要显示在指挥中心屏幕上,为应急指挥提供最大可能的资源。
2.第一时间信息快速流转,解决信息滞后问题。一段时间,安全信息靠领导过问、调度所通知,始终处于严重滞后的尴尬状态。为此,建立了短信平台,安全信息归口指挥中心闭环管理,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掌握。通过电务综合预警平台,力求安全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来自于设备本身,故障“0”延时掌握。按照“能自动不人工”的思路,把主观人的意识、经验、思维,分门别类固化为客观指挥系统的对应模块,自动生成短信分类派发。司机拨打“110”通知的LKJ故障,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通知的故障,以及车间工区上报的故障,均能实现一键发送,通知相关人员,并由指挥中心追踪,从而形成信息一个口汇集,一个口派发,一个口反馈,多径路追踪的格局。
3.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出动,解决快速到位的问题。在应急处置中,一些干部习惯于遥控指挥,往往错失快速排除故障的时机,为此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天翼”对讲系统、多媒体维修系统,并结合综合视频等手段,对应急出动进行动态卡控。现场车间接到故障通知后,零分出动,专业车间同步出动。指挥中心利用“天翼”系统的“路径追踪和定位”功能,提供路径规划导航服务,实时查询应急人员的位置信息和车辆移动轨迹,对出动情况进行追踪,利用“框选调度”功能,建立起临时群组,组织附近人员快速到达现场。
4.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孤军奋战问题。以往发生设备故障时,往往是“三个一”的单线联系,即一名调度员、一名指挥员、一名现场处置人员,故障处理取决于职工的个人素质。信息分析中心与指挥中心整合后,发生问题一旦需要,立即形成技术科、厂商、专业车间的技术支持。分析人员结合场景与典型设备故障案例,利用监测设备,分析电气特性曲线,进行场景回放,查看实时数据和状态,比对标准数据、常态数据和历史数据,研判故障范围、性质、原因,指导现场处理故障。对于器材故障,由指挥中心就近跨车间调用。一时无法恢复的故障,由调度所盯台人员积极协调非正常行车,减少对运输的干扰。
5.第一时间进行远程指挥,解决“令出多门”问题。以前发生问题后,常常是现场处理人员一人要应付多个方面,电话应接不暇,大家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现场处理。为此,在培养职业调度员、职业分析员、职业指挥员上下功夫,借鉴火箭发射“0”号指挥员做法,不以行政级别来指挥故障处理,由段领导、技术人员、调度人员、信息分析人员组成应急处置小组,现场处理故障的同时,分析中心同步全方位进行分析,指挥中心集中决策,下达单一指令,实现故障处理由多头指挥到“单一指挥”、由领导指挥到专家指挥的转变。
武汉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自2012年8月启动,到2013年7月初步建成,2014年7月实现了生产管理系统与电务动态智能管理平台的融合,2014年2月武汉通信段也率先实行了通信网管中心与指挥中心整合。2014年7月在武汉召开了电务系统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现场会,向全路作了推介。
4 效果与启示
1.推动了修程修制的变革。新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能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逐步推行预防修、状态修、故障修与周期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创造条件。同时还延长了部分设备的检修周期,改变了巡检作业方式,减少上道作业频率,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2.推动了生产组织的优化。通过整合工区、网管,重新优化组合人、财、物,减少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已在潢川车间进行试点,将车间管内京九线、宁西线沿线通信工区全部撤销,人员集中至车间所在地,分别成立线路工区、设备工区、传输工区,实行集中管理,生产环境得到改善,职工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从生产计划、质量验收、联调试验、施工组织、工电配合等方面真正实现了“生产组织上移”,有效破解了电务系统“站站有兵、点点有人”却无法监管的难题。
3.推动安全质量的提高。由于强化了作业过程的控制,设备养护质量得到了保障,初步解决了“单兵作业”、“跑表”现象,实现了基本养护制度的“回归”。武汉铁路局信号设备故障呈逐年下降趋势,通信大通道也实现全年未中断的好成绩。
4.推动了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了管理规章,建立了分类处理流程,形成了“问题闭环追踪、现场作业可控、分层履行职责、定期考核评价”的格局,为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