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月二, 龙抬头

2014-08-15钟芳

资源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五谷丰登龙抬头行云

□钟芳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儿时背诵过的传统民谣,至今仍印在脑海里。春回大地,垂柳吐绿丝,草木绽新芽,随着每年二月二脚步悄然翩至,我的心就会莫名地雀跃和欣喜。

在我的故乡,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一个喜庆热闹的节日,也是农人庆春迎富的日子,又被称为春龙节或龙抬头日。

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形的能走、能飞、能游泳,可兴云作雨,利万物生灵的神奇动物。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介绍:“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它昂首舞身,光临乾坤,人间欢腾,万象更新。它抬头,视察乾坤,营造风调雨顺,安排五谷丰登。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冬眠的龙会在二月初二这天醒过来抬头看人间,行使龙王的职责——行云布雨。于是,春风春雨便会接连而来,标志着姹紫嫣红、绿意盎然的春天真正地到来,也寓意新的一年农事耕作即将开始。

小时候,二月二那天,一大早,我们就被父亲催促起床去踩门槛,叫“登龙门”。然后,跟着父亲来到院里打囤、填仓。父亲到厨房里掏一簸箕烧锅草灰,用手抓着草灰在院子里、大门口打一个圆圆的大大的草木灰“粮仓”,并抓一把五谷杂粮放于“粮仓”中间,大家一起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其意是预祝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粮钱满囤,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填仓结束后,母亲摊的龙鳞饼很快出锅了,热腾腾的香喷喷的,让人食欲大增。听母亲讲,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和龙有关的食物。吃春饼叫吃“龙鳞”,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所有这些,都是图个吉祥,盼着来年有个好收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炒豆。蚕豆、黄豆、豌豆、黑豆、玉米豆,家里有什么豆都可以拿来一炒。有道是:“金豆开花,龙王升天,行云布雨,五谷丰登。”但炒豆子也是有讲究的,把豆子炒得噼里啪啦响,就好像人过日子一样,越过越响,越过越红火。每到这个节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豆花的香味中。

吃过早饭,父亲就带着我们去村头的理发店里“剃龙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龙头,龙不抬头我抬头。”有谁不想做“龙头”的呢?于是,大家要赶在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图个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晚上,全家围坐一堂,喝了春酒,揭了龙皮,挑了龙尾,吃了龙眼等饭菜后,便喜气洋洋地到村礼堂看龙灯、庙戏,锣鼓喧天,热热闹闹的景象,甚至比刚刚过去不久的元宵节还要隆重。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伴着踏春悄然响起的足音,二月二又要到了,真是让人感叹和怀念,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猜你喜欢

五谷丰登龙抬头行云
行云曲
劝思
童画世界
九月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二月二 龙抬头
欢乐小猪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