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2014-08-15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王一涵

中国商论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高级化合理化变迁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王一涵

伴随着经济改革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结构主义学派认为,产业结构的异同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区别。中国经济发展多方面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中,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同产业间比例关系不断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效应,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1 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要素投入和要素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要素投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影响。按照帕西内蒂的理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第一,通过数量效应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的直接路径,例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投入数量等,这种方式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间接路径,将产业结构充分放置在市场环境中,从而进行结构的调整,使生产要素从自由流动或是从生产率慢的行业向生产率快的行业逐步转变,利用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要素间的配置。

1.1 劳动力的重新配置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据重要比重。因此,长久以来活动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重较大。第一产业的边际产出值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负值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市场体制的改革深入人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第一产业(农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逐渐解放劳动力,释放出来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经营到个体经济中来。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渠道,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促进了多种经济结构的形成,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样化。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了广大内地充足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沿海地区。自由流动的劳动力促进了沿海地区就业结构的灵活性,并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时,逐渐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不断改进,从而极大地促进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1.2 资本流动效率的变化

随着各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也剩余了大量资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农业收入的增加,将农业收入的比重投入了第二产业,土生土长的企业发展得到了回流资金。同时,第二产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将资金融入到自己的体制之内,只留下仅有的一小部分投入第三产业的经营中。改革开放之后,面对资金短缺的经济问题,工业投资逐渐加大,这与外资在投资过程中能获取较高的回报率是相关的。资金的缺乏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逐步地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伐,也为中国创造了丰厚的社会财富。在大量财富的积累下,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占有重要比重,成为未来积累社会财富的主要途径。

1.3 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资源配置效率的落差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也与我国的体制建设有紧密的联系。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城乡之间形成的二元结构差异是导致形成鲜明落差的原因。我国地大物博,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模式普遍存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逐年上升,出现过剩的状态,引起劳动价格由于供过于求而导致较低价格。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需求受到了人民平均收入的限制,导致增长缓慢。在劳动力过剩的条件下,加快人均工资大幅度上升实属不易。因此不改变就业结构,很难促进城市化。第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是长期的,不能求之过急。只有循序渐进地改革,才会让市场机制更好地释放出作用。改革初期阶段时,放开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只有这样才会使市场发挥出优化配置的功能。

1.4 产业结构的内在机制

从现代经济增长的数据上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资本积累与劳动投入是重要因素。但经济投入的产出效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产业结构不仅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具体表现,而且更是各种资源配置的深层反映。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来促进经济增长。首先,现代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技术创新是具体的,与特定产业的经济部门相联系的。其次,现代经济增长主要是企业的主导产业部门相互配合的过程。各部门间都有若干个与之相应的主导产业,它率先采用新技术,成为新的增长点,带动其他部门,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最后,引进新技术以及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的增长,己成为当今社会财富积累以及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 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迁不仅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面都经历了几次波动。在几次波动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这些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改革是紧密相连的,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在不同阶段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或者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或多或少地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但这也是在各种时期都是有差异的。产业结构合理性与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性本身,而且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紧密相连。当经济增长率呈现缓慢的趋势时,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能维持经济的增长。但是当经济增长呈现较快的趋势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会很明显地抑制经济的增长,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

2.2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按照经济周期的理论,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更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经济的波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波动,即含趋势波动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的变迁不仅对经济波动具有明显影响,而且对整个经济的波动、趋势的波动以及周期的波动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这种波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正好相反。但因为有众多因素的制约,产业的结构变迁对经济的波动是很难预料的。

2.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这种影响不是仅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而是二者之间具有较平稳的关系。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不仅只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因素,还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的增长二者间的关系较稳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分析这些因素,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激进作用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更快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虽然短期中看不到巨大的效果,因为短期内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可能会出现抑制经济成长的表现,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就不会出现这一现象。

2.4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不论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还是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来看,都可以得出一个与政策相关的结论,政府的调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较多地重视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方面,关注产出结构和要素结构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聚合关系。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意孤行地加大经济的服务化功能。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而且还能避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带来的抑制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减少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一系列的波动。

3 结语

总的来说,将发展技术与改善产业结构从要素生产率中逐渐分解出来,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入手。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成果显著。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若干发展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共同导致的结果。这些因素也表示中国的市场机制有待于完善。

[1]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

[2]李成林.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有效性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刘博.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

猜你喜欢

高级化合理化变迁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