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双缺口的问题研究
2014-08-15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雷晓凌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雷晓凌
云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杨林泉 金鑫
按照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关系,中小企业融资双缺口是指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的总和。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资产总额、职工人数、产品销售额等方面的限制,融资双缺口问题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更加突出。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我国不断受到各界关注,中小企业融资受到一些政策性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缺口还是呈现出扩大趋势,与国外的缩小趋势形成明显的反差。
1 文献综述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理论进行文献综述。
1.1 关于融资缺口存在性论证的理论综述
英国在其1932年的“金融产业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到“麦克米伦缺口”,这也是“融资缺口”的原型,这份报告说明了在当时英国就已经出现融资缺口。之后,世界银行组织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比如著名的Bolton报告,Wilson委员会报告、Aston商学院报告等,这些报告共同证明了融资缺口存在的普遍性。上世纪70年代,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1993年,Gorelon Murray提出两种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类型: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
1.2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缺口成因的文献综述
(1)企业内部问题。徐洪水认为,因为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导致中小企业逃离银行债务情况十分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杨思群认为,中小企业受内在缺陷和外源投资的双重影响。中小企业本身存在投资风险大这一内在缺陷,同时又存在金融机构不愿投资给风险大的中小企业,而愿意投资给风险较小的大企业这一外源性投资问题。同时中小企业的透明度不高,信息传播渠道太过单一,这就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被外援投资充分了解;冯勤、胡鸿指出,中小企业还存在管理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对于财会制度不重视,而且管理观念十分落后,不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
(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徐洪水说:“地方政府在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方面做的不够好,但又十分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地方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做出贡献,很显然,其要求与努力是十分不对称的。”
(3)金融系统不健全。马慧敏认为“资本市场落后,中介机构缺乏”;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滞缓(郭志芳,2005);杨思群说,由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高风险特点,很多金融机构和银行都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这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巨大障碍。
(4)融资环境差。余鹏翼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徐洪水说,我国存在实际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的金融压抑现象,这种金融压抑现象又造成了资金的供需不平衡,出现金融缺口现象。同时,由于存在银企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有效供给减少加剧了金融缺口;Stiglitz和Weiss指出,如果出现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就会长期存在。
(5)其他因素。钟朋荣指出所有制歧视问题;中小企业的财产抵押问题;要有一大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发展柜台交易,使企业的股票上柜来募股集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陆烯炀说,企业资金的缺口表面上是国家宏观调控以及银行及所信贷的结果,实际是因为消费分流,市场平稳;相互拖欠,恶性循环;流动资金,自有不足;结算纪律,执行乏力;经济合同,管理松懈。
1.3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弥合的文献综述
(1)国内主要观点:马慧敏认为,扩大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可以进一步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王宝喻、储小平指出,倒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使得级层不同的资本市场对应的融资规模不同,中小企业作为底层,其对应融资规模也只能是小范围民间借贷市场融资。因而,发展民间融资是一个解决融资问题的不错方式;徐洪水认为,正在建立中的中小企业征信制对于提高企业的信用观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信誉,拓宽融资渠道;林毅夫认为,大型的商业银行不适合给中小企业融资,如果强制融资,只能造成收支不平衡,从而影响基层业务发展。但是小的金融机构在给中小企业融资时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2)国外主要观点:Petersen和Rajan研究表明,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能获得贷款有着重大影响;Berger和Udell认为,处理好银企关系有利于降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成本要求和利率要求。Banerjee给中小企业贷款最有优势的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保持长期互动,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同属一个地方,没有地域差距,这方便两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第二,可以共同监督,中小金融机构基于利益需要,会和中小企业之间相互监督。
1.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量化分析的研究
对金融缺口进行量化估计是解决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缺口首要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量化融资缺口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只能假设,而不能实际证明某企业在弥合资金缺口后,其盈利状况是否会好转,所以估计投资成本也就变得十分困难。虽然融资缺口量化困难,但还是有一些学者建立起了比较科学的量化模型。
2 中小企业融资双缺口分析
2.1 经济学分析
从市场机制内在要求来看,资金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必须符合市场的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必然存在融资缺口。
(1)供求不平衡。从供求关系来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调节下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与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供给最终会达到均衡。在均衡的资金价格——利率条件下,中小企业愿意且有能力借入的资金总量与资金盈余部门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资金总量相等,资金的供求达到平衡。当市场竞争出现异常,引发资金价格上升时,就会出现中小企业融资缺口。
(2)信息不对称。通常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比较落后,信息透明度比较低,导致金融机构不能够完全掌握中小企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缺口的主要因素。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性显得非常严重,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会产生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3)金融抑制。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龙的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如果存放款利率是被金融机构硬性规定的而不是根据市场的供需自动调节的,那么存放款利率就无法准确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供应与短缺程度。”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较高的通货膨胀情况,资金需求远大于资金供给,金融机构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只能以配给的方式授信,并进行相应的资金投机等。
2.2 融资双缺口的宏观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短期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呈现出逐渐增大的现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只占银行信贷规模总额的8.0%左右,而我国中小企业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0%。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除了利用银行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外,仅有0.6%的中小企业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和其他方式融资来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减少的幅度不会太大,总的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双缺口会逐渐增大。
2.3 微观分析
2.3.1 理论假定
首先对于大企业来说,假定不存在融资不足,无融资缺口,融资不足问题只是在中小企业存在,那么就可以比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者的融资状况,分析融资缺口的存在性。金融机构借款是债务资本融资的主要形式,因此,可以用金融机构贷款衡量企业的债务性资本融资情况。发行股票是权益资本融资的主要形式,由于我国对企业上市融资条件进行了规定,所以无法衡量企业本质上是否能够上市融资,仅仅对中小企业的债务资本融资缺口进行分析。
根据这一假设,只考虑金融机构借款这个因素,金融机构在对大企业进行贷款时,要综合考虑大企业盈利能力、抗风险水平。自变量选取4个:盈利指标=净资产利率(P2);风险指标选取资产负债率(P1)、流动比率(P3)、及累计贷款/总资产(P4)。以大企业本年度新增借款数额(D)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出回归方程:
D=a1P1+a2P2+a3P3+a4P4
2.3.2 大企业数据
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比较容易收集,于是随机选取了沪市中14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网站查询,收集了这14家企业2004~2011年最新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沪市代码为600601~600616作为样本,其中600603数据不全,600607缺乏相关数据。
利用SPSS回归分析的结果为:
D=-0.76-0.02P1+0.19P2+0.703P4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R2为0.015,对应的F统计量的值为78.27,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认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分析说明金融机构在考虑对大企业贷款时满足上述方程。
2.3.3 中小企业数据分析
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比较难收集,选择深交所中小板里的中小企业作为样本,随机选取了14家企业的最新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它们是云南旅游、博深工具、日发数码、远光软件、卫士通、通产丽星、丰东股份、世纪游轮、司尔特、嘉应制药、日发数码、海隆软件、金智科技、北化股份。
选取与大企业的相同指标:资产净利率(X1)、资产负债率(X2)、流动比率(X3)和金融机构借款余额/总资产(X4)。
利用SPSS回归分析的结果为:
Y=0.397+0.38X1
非标准化的回归系数B的估计值为0.38,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的值为9.234,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Sig=0.012<0.05,可以认为方程显著。
3 分析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回归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结论一:金融机构在考虑对大企业贷款时,企业资产的净利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关注企业以往的负债情况,累计贷款在总资产中比重。
结论二: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被金融机构很看重,而中小企业恰恰大多数属于那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的情况,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十分严峻,融资缺口相对大企业来说要大出很多。
结论三:通过对比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累计贷款/总资产这一项,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占的比例要远远劣于大企业,甚至不及大企业的一半。金融机构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是有差别的。
结论四: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均高于大企业的流动比率,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影响中小企业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一方面,中小企业保持高的流动比率一定程度说明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易从金融机构借款,所以为了应对市场中突发事件要保持高的流动比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过高的流动比率会使得自己的盈利能力降低,不利于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分析表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存在规模歧视,中小企业会推迟更新固定资产,使用长期借款弥补短期资金紧缺,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整体经营风险,当长期借款临近还款期时,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量会增大,将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差,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1] 张玉明.金融非正式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
[2] 黄亮,付伟,倪克勤.逆向选择与信用配给: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