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同行“E”样精彩——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E学习”的策略研
2014-08-15冯祥国
冯祥国
(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江苏 镇江 201000)
信息时代,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E学习”,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突破与创新。“E学习”带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进入内部才有生命力。本文从分析“E学习”的特点入手来谈一谈,“E学习”在思品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E学习”的特点
“E学习”是飞速发展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与挑战,理应成为现代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前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高度融合的体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E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展性
在传统课堂中,受时空的限制,信息技术的运用形式简单,如运用PPT课件,这些生动活泼的课件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依然很被动。
基于“E学习”平台的教学应包括现实课堂和虚拟教室。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进入学习系统“我的教室”,这样的虚拟教室里有各种课程、丰富的资源、教师发布的信息及学习要求。虚拟教室里栏目清晰、任务明确,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相关栏目,实现全班资源共享。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不能回放的,在这个虚拟教室里可以回放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再次学习,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主性
传统课堂中,学生受教材、教师、时间、空间等因素的束缚,其学习是被动而没有生机的。自主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E学习”平台应运而生。在“E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更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而“E学习教室”,实现了学生一人一机(平板电脑),有线无线全覆盖。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建设多样化学习终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3.鼎分三足,缺一不可——交互性
传统课堂有两个关键要素:主体地位的学生、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很难及时全面的把握,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而“E学习”平台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生成的重要媒介。在“E学习”课堂上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学生在“E学习”过程中多维交互性大大增强。“E学习”平台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工具提升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让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提升、情感的熏陶。
二、思品教学中开展“E学习”的实施路径
E学习的研究,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探究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深度融合,着力于“E学习”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进一步拓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空间,不断激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步形成较之传统学习更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为与品质,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开发丰富多样的“E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的教育、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感悟,这就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E学习”平台,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组织学科教师与学生,广泛搜集整合学习资源,建立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库,从而增强学习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从而使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扩宽学生的视野。如:在学习《我国的人口问题》一课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进行预学,并根据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我国出台的“单独二孩”相关政策、镇江市首张“单独二孩”出生证等相关资源上传“E学习”平台,实现全班乃至全校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思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创设开放自主的“E学习”平台,实施分层教学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生学习起点不同,对各种学习内容的反应以及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思想品德学习的博客、论坛、QQ群等平台。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实现关注个性、尊重差异的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改变传统教学中单向传授的方式,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学习《感受科技创新》一课时,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预学,搜集我国从古至今取得的科技成就。(提示:可以从农业、工业、国防、交通等方面分类搜集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搜集、加工、整理信息,并上传到学生平台的相关板块,教师进行评价反馈。课上,学生对依据教师的反馈意见修改后的探究成果进行集体讨论,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课后设立分层作业,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资源库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再次学习提升。如果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时面向大海,教师得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滴水,这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在“E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同时处于知识的海洋中,教学的目的是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3.实施多元化的“E学习”评价,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评促学,即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因此,思品教师应注重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E学习”平台,可以较好地实现评价方式的改革,做到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例如在“E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像传统课堂上只关注到一部分孩子的表现,而可以运用“E学习”平台提供的及时评价功能,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给予帮助,及时给予引导。例如在学习《相逢在花季》一课时,利用“E学习”平台开展“男女交往情况小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男女生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真实全面地掌握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思品教师可以利用“E学习”平台,为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并形成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评价方式的变革,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总而言之,“E学习”在一个更加宽广而自由的时空里实现了思想品德“教”与“学”的创新,拓展了思品教学的宽度、深度,提高了思品教学质量。信息化时代的“E学习”平台,必将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让孩子们在思想品德课堂的这方天地中驰骋的更悠然,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