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度学习,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2014-08-15李玉霞
◆李玉霞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目前,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与大纲设计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形成直接操作性问题,带领学生通过例题与练习进行熟练性操作。伴随问题的简化,操作流程的聚焦,学生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形不成知识的系统性结构,学习结束后,也就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学生没有学习需求,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所在,一直处于一种浅层学习的状态。浅层学习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最终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1976年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联名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首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新的知识和思想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相对于浅层学习来说,在学习目标上强调应用与分析,学习态度表现为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法上通过头脑风暴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习结果上能够迁移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引入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第一,创设深度学习的环境。信息技术课强调操作技能与基础理论的结合,强调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衔接,所以在开展学习的前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深度学习环境。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给予学生熟悉而又能驾驭解决的问题情境,充足的资源与发散性的答案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深度学习提供平台。
第二,建立平等的学习共同体。广义上来讲,学习共同体不再仅仅包含教师和学生,教师、学科专家、小组成员、小组顾问乃至家长等各种角色都可以成为该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学习共同体可以共同设计学习活动与目标、学习资源及评价因素,甚至互变角色来满足深度学习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伴随学习的深度开展,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促进者、帮扶者,学生则会具备更高的参与度、自主性以及合作精神。
第三,基于学生的能力起点设计教学目标与学习主题。开展深度学习之初,教师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能力起点考虑深度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出的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将待探索问题转化为学习主题。开放式问题的探讨与总结,无疑都会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第四,设计学习活动体验深度学习。设计学习活动时遵循以行动为导向、做中学的理念,开展问题式学习、情境学习、项目学习等。例如,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团队意识、终身意识及交流意识。项目学习强调以“经验、学生、活动”为中心,属于发现式的学习,在各种探究活动中收集相关资料,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建构新意义,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与完善,最后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
第五,给予学生内省体验,形成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和支持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可以在学习活动结束阶段运用问题回顾、多元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与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揭示相关知识的本质,探索一般规律,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新一轮深度学习的需求。
总之,在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关注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探索深度学习,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进一步领会深度学习的实践意义。
[1]孙天山.深度学习:核心要素及案例呈现[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8):70 -72.
[2]胡丹.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3]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4):73 -77.
[4]王秀云,宓宁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78 -79.